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19章 农门贵子关我什么事19

第19章 农门贵子关我什么事19

    怀庆三府的情况被上报后,朝廷就要尽快赈灾。

    朝堂上,内阁和六部也都拿出了具体的方案,修建临时住所以避寒,尽快调拨粮食过去,平息物价,稳定粮价,还要注意雪后的防疫,及时泼洒生石灰。

    但这还只是开始,大雪毁掉了三府的庄稼,老百姓不止今冬颗粒无收,明年春耕的种子,也都无处可寻了。

    所以赈灾粮的筹集,就成了当务之急。

    有朝臣建议从江南征粮,可江南道也是寒冬,只能从旧年存粮里面挤一挤。

    北方几个州府就更不用说了,每年的粮食还要靠江南救济,现在也都是勒着裤腰带,挤出了赈灾粮。

    几经商议后,还是决定派人去南边买粮,户部既要拨银去安置灾民,又要拿出买粮的钱,开年后还有各地的河道要梳理,军饷也要发。

    户部尚书一大把的年纪了,愁的胡子都快掉光了,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只好去求新帝。

    新帝看着面前哭穷的大臣,知道这是哭给自己看的,每个衙门都说自己穷,每次出钱就跟割肉一样,否则这次痛快的拿了钱出来,下次就会让他们掏更多的钱。

    新帝安慰了户部尚书一番,说能体谅他的难处,也明白老大人忠君爱国之心,然后就让他先回衙门,稍后会派人去找他。

    元平帝驾崩后,新帝即位,贵妃娘娘被封为太后,迁居寿宁宫。

    新帝来到寿宁宫的时候,太后正在修剪花枝,见他的情绪不太好,就让众人都退下,只她们母子两个在内殿说会儿话。

    新帝:“母后,他们真的来哭穷了。”

    太后亲手给他泡了茶:“这花茶,是你姨母送来的,说能解郁行气,我喝了一阵子,晚上睡觉时都舒服多了。”

    新帝看着杯里的花瓣,叹了口气说:“要是没有姨母,朕现在的处境,简直无法想象”

    长安带着人去归化城前,就曾和他提到,在去年进京前,附近靠着山的村子里,出现过大虫,这种猛兽从深山里出来,那只能说明大山里也没吃的了。

    尽管去年秋末下了雨水,暂时缓解了旱情,但年初时,气温回暖的早了,很有可能出现寒冬,尤其要预防大雪的出现。

    新帝想起他看过的前朝记载,有过北方水患和南方雪灾的记录,于是就派人去取来,和长安一起研究了一番后,还是决定相信这个猜测。

    他会相信长安的话,因为姨母是亲人,是先帝嘱托他可以信重的人,是亮于南方的天相星。

    可朝臣们不会相信这种猜测,毕竟不是口头说说,而是要真金白银的去防范,只会觉得是他年少无知,或许还会迁怒于姨母。

    长安告诉他:“圣上,现在最要紧的,不是考虑大臣们信不信,而是要防患于未然,准备好应对灾情的物资,是要先有银钱。”

    所以,长安在剪羊毛的时候,新帝也在等待,每日都会看书房存放的前朝天灾记录,并让侍卫以休假为由,前去怀庆府打探,近期可还有猛兽出现的事情。

    等到羊毛做的各种成品,被摆在了他的面前时,去怀庆府打探的人也回来了,情况确实不好,甚至还出现了猛兽伤人的现象,只是当地官员未曾上报。

    新帝明白这些人为何不敢上报,因为他践祚不久,不能出现此等凶险的迹象。

    而这,也是他决定相信长安,并假借先帝托梦告诫他的原因。

    如果到时候,没有出现雪灾,那就是上天庇佑,祖宗显灵,新帝是众望所归。

    可一旦真的有雪灾,那他就是被祖宗选中的后继之君,是名副其实的天命之子,而不是政治妥协下的选择,他的威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至少朝臣不会将他当作是无知小儿。

    总之,对新帝而言,去做这件事情,只会得到两种结果,一种是好的,另一种是更好的。

    翌日就有内侍去了户部,传新帝的口谕,让户部开展赈灾工作,迅速调拨银钱和粮食,快速安抚灾民,后续还会有粮食被运到怀庆三府,要提前做好接应安排。

    而此时的长安,也刚从归化城赶到江南道,还带了大批的羊毛织品。

    这些毛衣手套,以及针织玩偶,是用来从江南富户手中换粮的。

    在新帝和阁臣们用了手套后,穿戴羊毛织品就成了时髦。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新帝就是最好的带货人,当时长安就把八成的货物都卖到了江南。

    虽然不是大张旗鼓,但明眼人一看,打理这个生意的是魏老二,就能猜到背后的东家了。

    但长安的这些买卖,既没有与民争利,又没有盘剥重利,雇佣的工人,也都是当地的穷苦人,所以尽管都看出来,毛线制品很赚钱,却没有自作聪明的人跳出来弹劾。

    没有人找事,不代表没有人模仿。

    那段时间,发财几乎都要住在草场了,盯着那些在周围晃荡的陌生人,然后一路跟着,看对方想使什么坏,然后就发现有人也在剪羊毛。

    它气呼呼地去告状,长安说:“这有什么可生气的,天下那么多羊毛,总不能全是咱们的吧。”

    发财气不过,但也知道没办法,总不能不让别人也剪羊毛吧。

    然后它又去盯着对方,发现他们给羊剪了毛后,没有抹药,也没有防虫,真的就是剪一只死一只。

    发财替那些死去的羊感到可惜,这要是做成烤羊腿,撒上孜然和辣椒,该有多美味啊。

    下一刻,它又怀疑自己出故障了,否则怎么会知道烤羊腿的味道呢,真奇怪。

    长安听发财说了后,就让魏老二去找对方,以超级低的价格,买下了草场和绵羊。不得不说,虽然剪羊毛的手艺不行,但挑的地方是真不错,草料丰富,绵羊也都肥嘟嘟的。

    长安接手之后,就从归化城调人,去新工坊给羊洗药浴,小羊们又开始活蹦乱跳了。

    现在看来,那些人也反应过来了,长安不防着他们,是因为知道他们无法保证羊的成活率,白费劲折腾一通后,最后还要赔钱,那些心思叵测之人,才真的消停了。

    从五月出京后,长安就一直在归化城,这次也是直接南下,赶在腊八前来到江南道,见一见几个月以来,一直托关系见她的几家。

    发财:“还以为他们会来偷药方,我天天守着呢。”

    长安:“都是聪明人,跟着做羊毛生意,咱们就算是不高兴,也不能让人家关门,但要是敢来偷方子,那就是不要命了。”

    的确都是聪明人,模仿不成,就上门求合作。

    魏老二早就说过,有好几家私下去找他,想在这买卖里掺上一股。

    长安拒绝了,羊毛工坊的买卖,关键是在药浴的方子。

    这个方子,是长安琢磨出来的,针对的就是被频繁剪毛的绵羊,而一般的牧民,是不会年年都把羊剪成个秃子的,所以也用不上这种药。

    只要她手里握着这个药方,这门买卖就能做成独家的。

    她几世以来,从未曾停下学医的脚步,在这时得到了回馈。长安在心里感慨,她艰难走过的每一步,终于有了具象化的意义。

    在这样的感悟中,元平三十三年落下了帷幕,延和元年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