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峰满是嫌弃的撇了撇嘴,喝道:“滚一边儿去,别在这里碍眼。”
……
掖县县丞胡七七,是被跛五拎过来的。
真正意义上的拎。
随手把胡七七扔到地上,跛五又将找来的户口簿子等东西都交到了杨少峰的手里。
“陈大,男,未婚,胡元至正十七年八月七日生,祖籍山东莱州掖县,父陈初一早逝,母王氏秀娘。”
比朱标还小一岁,普普通通一个农家子,没有读过书,务农为生,基本上和王秀娘说的一样。
至于那个所谓的胡元外,倒也算得上是个正儿八经的士绅——祖上出过在胡元作官的读书人,因罪被杀之后,后人就在莱州这里扎下了根,被划做儒户。
当然,现在的大明已经没有了什么儒户、匠户、农户、丐户之类的分别,统一都划做了民户。
杨少峰放下手里的资料,又瞥了胡七七一眼,猛的一拍惊堂木,喝道:“胡七七!”
胡七七不自觉的打了个冷颤,连声答道:“下官拜见驸马爷。”
杨少峰呵的笑了一声,问道:“你与那胡德昌胡员外是什么关系?王氏之子陈大在胡德昌家里做工的事情,你是否知晓?”
胡七七的眼睛不自觉转动两下,答道:“回驸马爷,下官与胡德昌乃是同宗的兄弟,算是隔了一层的堂兄弟。”
“至于王氏之子陈大在胡德昌家里做工的事情,下官并不知晓。”
略微顿了顿,胡七七又补充了一句:“胡德昌家里每年都会雇佣一些短工帮着干活,陈大或许就在其中,只是下官与胡德昌终究不是亲兄弟,对他家的事情也不甚了解,不甚了解。”
每年都会雇佣一批短工?
杨少峰本能的感觉有些不对劲。
无论表面上说的多么光鲜亮丽,所谓的儒户也难掩其地主老财的贪婪本质。
像“屙出颗豆子都得涮涮再吃”虽然是调侃,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些地主老财们到底有多么贪婪和抠门。
而胡员外的祖上只是一个因罪被杀的犯官,本身并不是那种世代传承下来的世家大族,他家又为什么会每年都雇佣一些短工帮忙干活?
当然,如果搁在胡元时期,每年都雇佣人手干活也能说得过去,毕竟胡元时期的官老爷们连赋税都是承包出去的,谁会管地主老财们兼并了多少地主?
没人管,所以家里的地多,单凭自己家的人手种不过来,雇佣人帮忙也正常。
问题是随着阶梯累进税制的推行,相当多一部分地主老财们已经开始清退自己手中的土地。
毕竟手里的土地越多,就要承担越多的税赋。
这个胡员外能例外?
如果不能,那他雇佣短工帮忙种地是为了积德行善?
再说了,正常地主老财雇佣短工也只会在农忙的那段时间雇佣,在大明没有全面推行分配土地之前,甚至有些无地的百姓会在农忙时主动出门找短工去做,由此也诞生了帮人收割麦子的“麦客”这一职业。
问题是陈大是九月初一开始去胡员外家做短工——那时候都已经是农忙过后了,他去胡员外家做什么工?开荒么?
杨少峰呵的笑了一声,随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刚刚赶来的莱州知府霍凌岳。
霍凌岳一进掖县县衙的大堂,就被眼前堪称诡异的景象给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