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15章 红楼一梦关我什么事15

第15章 红楼一梦关我什么事15

    凉州城外三十里处,是驻军的营地,远远望去是帐篷连着帐篷,操练声喊得震天响。

    许长安和于秋果跟着车队一路到了军营,没等人说她们就自觉停下了,拉着骡车等在老远的地方。

    也没等多久的时间,就看到一个人影朝她们跑来,许大年咧着大嘴跑得贼快,感觉刷的一下就到了眼前,直接搂住她们娘俩,大老爷们也是说哭就哭,丝毫不顾及形象。

    驻军的将士也不都是单身汉,有些是从当地征召的,已经有妻有子的士兵,有些是参军后在这里成了家的,但也要小有军功后才能有资格娶媳妇,普通的大头兵就别想了。

    士兵的家属大都住在军营和凉州城之间的村子里,说是村子,其实规模很大,每户人家还有土地。但像许大年这种充军来的,家属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许大年带着她们来到一个村子,指着村口的一间土院说:“这就是咱们家!”

    夯土的房子,矮小的围墙,破旧的院落,哪怕是间这样的房子,也不难猜到许大年的辛苦和不易。特别是重聚的激动稍微平息后,于秋果发现他的左手少了三根指头,更是悲痛欲绝。

    许大年却一直乐呵呵的,劝她俩说:“没事,都过去了啊。这不是右手还好好的,我人也好好的,别难过了啊。”

    说着又把许长安拉到跟前,满眼都是疼惜:“那年有人来找我时,说是他家老夫人十分看重你,才派他来这里打探我的消息。爹那时候就知道,你一定是好全乎了,但又怕人家让你干啥了,有没有危险,这几年一直想着有机会了就托人去京里打听你们,没想到啊,咱们一家子还能有再见面的时候,这可真是老天爷可怜咱们”

    于秋果就和许大年说起了他被抓走后的事情,事无巨细全讲了出来,许大年也诉说着他这一路流放到西北的心酸,以及刚到军营时的艰难。夫妻二人都没有那种报喜不报忧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受过的那些苦都不算什么,只要人还活着就够了。

    许长安在一旁看着俩人双手紧握,细说这几年各自的情况,就蹲在屋里的火堆旁翻着里面的土豆。不知道村里其他房子是什么样的,这个小院是没有造火墙和暖炕的,只是在屋里的正中间挖了个坑,把柴火扔进去,上面架着土陶罐子,下面还能烤些土豆红薯。

    许大年当初被拉到军营时,待遇是真比不上普通的大头兵,住最烂的帐篷,吃最差的饭菜,偶尔遇到险情还要冲在最前面。他左手的伤,就是在一次剿匪时,给百夫长挡了一刀被削掉的。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许大年养好伤后,被调去了伙房干活,没想到他做的大锅饭还挺好吃,至少比之前那个开水煮白菜的美味,就这样成了营里的大厨。

    许长安感慨,看来无论在哪里,要想过的好,还是得有一技之长啊。

    今天在城门口遇见,是许大年跟着军营的军需官去城里运粮食,天寒地冻的,运送补给的队伍总是迟到,所以佐领就会派人去城里的将军府要粮食。

    许长安听他们叙完旧后,才问:“爹,那你弄清楚为啥会被抓来这儿了吗?”

    许大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当初在来的路上就知道了,押解的不止我一人,到了凉州附近后,更是遇到了从京里流放过来的人。虽然近亲族人都没了,但还是有人知道内情。你爷爷的同族里,有个后生在东宫门下做事,据说在东宫经常被训斥的那段日子,经常为废太子抱不平,甚至还曾口出狂言,后来被人告发,圣人大怒,咱们纯属是遭了连累。”

    “他说了什么狂言,能连累整个家族至此?”许长安深感疑惑,当初也没听到废太子起兵造反啊。

    许大年不敢说出声,只能让闺女从嘴型里猜。

    许长安也确实猜出来了,要不是怕吓到于秋果和许大年,她能原地暴起然后站在大街上骂个三天三夜,她就说这得是犯了什么罪,才能牵连到一个入赘出族之人的后代。再怎么也想不到,那个脑子全是大粪的罪魁祸首,居然在酒宴上劝废太子“天下岂有三十年的太子”。

    许长安抿着嘴,站起身走到门外,打了一套王八拳,才觉得心中郁气稍减,停下后看向两脸呆滞的爹娘,精神状态美丽极了。

    许大年是不能在外过夜的,这次还是营里通融,才让他回来待了一下午的时间。西北之地的初冬,太阳早早就下山了,他也得赶紧回军营了。从衣服里掏出一小袋银子,又交代了母女俩许多话,约定了下次再回来的时间,就依依不舍的出村了。

    按照许大年的说法,他们每十天就要进城去采购些蔬菜,虽然价格不低,但营里总要吃菜的,不能天天都吃土豆红薯。他跟着补给车进城,回来时就能顺道拐到村里待上片刻。

    等到许大年离开后,她们俩人简单吃了些食物就准备休息,许长安怕屋里烧火会中毒,还开了半扇门,睡前还在想这几日得想法子先盘个火炕出来。

    其实在北方地区,早就出现了火炕和土炕,算得上是最实惠的取暖方式。许长安说干就干,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后,发现这里居然没有村长,就花钱雇了几个大婶来帮忙。能在这里当军属的,那都是胆子大又有力气的女人,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烤泥砖,搬石板,垒墙,捶草浆,这些工序很快就做完了,没几天许长安就盘好了一个带灶台的火炕。先用泥砖垒好炕间墙,再把里面的烟道用草浆糊满,这种泥浆是在泥土里掺了干稻草,密封性和牢固性更好,所以就不用怕烟道往屋里漏烟。把大石板盖到上面,然后再糊一层厚厚的草浆,抹平晾干后铺上席子就完工了。

    这种连着灶台的火炕,用起来极为方便,烧火煮饭的时候,热气和烟就顺着烟道烘热了炕,最后烟还会从火炕的烟囱里排到室外,既安全又不用特意烧炕。

    来帮忙的婶子们都看得啧啧称奇,后来几乎全村人都来看了,许长安才知道村子里现在取暖,大部分用的是单独烧炕的方式,有些人家用的还是之前她见过的屋里挖个坑烧木头的法子。

    许长安盘的火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如何设计烟道上,稍微复杂了些,因为要多绕几圈,才让增加受热面积,确保通过的热气把炕烘热了,但又不能拐弯太多导致烟排不出去,所以看起来就很难做的样子。

    等到十日后,许大年再回来时,就发现村子里忙得热火朝天,一问才知道家家户户都在盘火炕,都想赶在下雪前弄好,这样就能舒舒服服的猫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