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重生没金手指,我做团购养活全家 > 第80章 二月二,打灰囤吃料豆

第80章 二月二,打灰囤吃料豆

    花须柳眼,蜂蝶欢舞,惊蛰刚过,马上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不仅春色独好,而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令,这一天,要理发、要吃料豆,要回娘家。

    提前好几天,二舅就交待了,二月二正好是周六,四个孩子要一起回姥家。云平知道,二舅这是要她们代替妈妈“回娘家”。

    以前每年这一天,妈妈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姥家。

    这天正好是约好拿西红柿的日子,云洁挂挂着要看看“小能人”的暖棚,四个人准备一起回去。

    于是,云洁带着云升连莲坐车,云平骑着自行车带着筐子,大家一起出发。

    等云洁三个来到姥家,云平已经在和姥姥一起收拾蒜苗了。

    “我说还是骑车快吧。”云平笑嘻嘻,“小心点,别踩到姥姥的打的灰囤。”

    云洁仔细一看,院子果然有一处显眼的灰囤。

    “打灰囤”是鲁西北地区一个普遍的习俗。二月二早上,各家的当家人用簸箕盛灰,以木棍敲击簸箕边沿,使灰徐徐落下。灰线约二寸宽,围成圆圈,名为“囤”,中间放少许五谷杂粮,粮食放在中间的地上。第二天,看什么种子先发芽,就说今年什么丰收。如果灰囤被风刮散,则预示今年收不满囤。

    所以,各家非常重视二月二打灰囤,姥家每年的打灰囤,都是由姥姥亲手操办。

    “你们几个理发了吗?”姥姥问。

    “还没有呢,就等着姥姥亲自给我们理发。”云洁笑嘻嘻。

    “来,快坐下。一个个来。”

    姥姥在院子中央放上一个高脚凳子,云平云洁云升,还有小连莲挨个坐到高脚凳上,姥姥撩起一小缕头发,轻轻剪下一段,象征着“剃龙头”,一面剪一面念叨“平安成长、出人头地。辞旧迎新、鸿运当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两个舅舅在身旁看着,对这几个孩子正月里没有理发感到很满意。

    刚给连莲剪完头发,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大勇二勇的大嗓门响起来,这是大姨一家来了。

    姥姥忙说:“正正好,大勇二勇赶紧来剃龙头了!”

    大勇正处于变声阶段,一声“姥姥”,把姥姥和云洁吓了一跳,姥姥笑成一朵花:“俺家大勇也长大成人了!”

    “姥姥,我比他还高呢!”二勇不忿,忙跟姥姥和众人比划自己的身高。看着比大勇确实尖生一些。

    云洁看着这两个不是双胞胎却胜似双胞胎的人,感叹大姨为什么两个一模一样的人要生两遍。

    心里也嘀咕,云平好像发育有点慢,才比二勇小2岁,个头却比二勇矮一头。

    为了招待女儿女婿和外甥们,姥姥做了很多好吃的,样样还都有说法:油炸糕叫龙胆,麻花叫龙骨,水饺叫龙耳,还有必不可少的春饼,叫做龙鳞。

    今天的菜品感觉主食有点多,但过了一会儿,云洁就知道姥姥为什么做这么多面食了。

    因为大勇二勇太能吃了!

    虽然看出来,两人已经很控制自己了,但还是不停地“吃吃吃”,大家已经吃饱了,闲坐在桌前,看着两人把桌上的吃食全部扫光。

    云洁看看风扫残云的两人,再看看云淡风轻的云平云升两兄弟,心里感慨,要想赶上大勇二勇的体格,他俩还得使劲吃啊!

    吃过午饭,还有饭后小食——料豆。忘了还有这个,大勇二勇有点后悔刚才吃得太饱了。

    姥姥家的料豆花样可是真多,不仅有五香料豆,糖料豆,花生豆,还有各种颜色的鸡蛋棋子。

    炒料豆一般用玉米,也有的人家用黄豆,还有的用花生米,玉米、黄豆、花生米都要专挑那些个儿大且颗粒饱满的,炒料豆前,要用糖精水或者五香佐料浸泡一段时间,晾干后再倒入锅中翻炒,翻炒时还需拿捏好火候,炒轻了则难免香劲不足,炒过了则显得焦糊,都无法叫人十足满意。

    而姥姥显然是有大本事的,每年炒的料豆那是又脆又香,鸡蛋棋子越嚼越香,叫人不停地往嘴里扔。

    姥姥每年都花费大量精力来准备这些花样繁杂的料豆棋子,一是为了美好的寓意“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二是为了给孩子们当零嘴解馋。不仅在姥家吃个够,临走时每家还带走一包。这将是孩子们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小零嘴。

    下午,徐忠得了空闲,带着云平云洁来“小能人”家里参观蔬菜大棚。

    下午两点钟左右光景,太阳还是大高高,一进棚里,云洁只觉脸上的汗毛“忽”得就立起来了。

    棚里温度太高了,又密不透风闷闷的,有一种奇怪的味道,说不上来到底是土壤的味道还是植物茎叶的味道,反正就是生机勃勃的感觉。

    大棚确实很高,是云洁能直立站住的高度,云平却要稍稍侧身,云洁看了一眼“小能人”,站得笔直,正大踏步往前走着。

    云洁心里偷笑,原来“小能人”是照着自己身高建设的。怪不得人家叫他“小能人”,身材确实比较袖珍,可在逼仄的大棚里却来去自如,果然个子矮也有个子矮的好处,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啊。

    西红柿刚刚摘过一茬,现在挂在枝头上的都是还没熟的,小能人开玩笑:“早知道你们今天要来,就等着你们一起摘柿子,下次早点来哈,不劳动不给柿子。”

    云平爽快地答应着,不就是摘柿子嘛,简单。

    参观完西红柿大棚,小能人把给云平留的货拿出来,大大小小的都有,也有歪歪扭扭的,但总体都能看过眼。

    云洁掰开一个裂口的西红柿,浓郁的汤汁瞬间涌了出来,清新甜蜜的番茄香味萦绕口鼻,唾沫开始不受控制的分泌。

    大冬天的西红柿,真是个好东西!

    云洁觉得这一批的西红柿模样虽然不如上一批整齐,但口感却是高出一大截,大概是因为日照时间长,糖度上去了。

    这样口感的西红柿,必然能征服家属院的老师们。

    云平也很高兴,这批西红柿只收他15元一斤,真叫二舅猜到了价格,一共四十多斤,除去损耗,也能挣四十元,都快赶上半个月的补助了。

    真是幸福得要晕倒了。

    云平对钱没有什么概念,每逢计算大钱,就拿一个月的遗属补助来做对比。

    每月100元的遗属补助可以保证四个人的基本生活,如果每个月再额外挣上100元,那么大家的生活水平就能提高一大截,如果每月挣200元,生活就很宽裕了,甚至可以存下不少钱,如果每月挣300元

    云平使劲晃晃脑袋,想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