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远背着沉甸甸的铜钱,踏着青石板路大步走进首饰铺。店内檀香袅袅,古朴的木质柜台上摆满了各式首饰,几个伙计正在忙碌。
“掌柜的,这些铜钱,全换成药材。”韩远将钱袋往柜台上一放,发出沉闷的响声。
掌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连忙放下手中的账本,招呼伙计上前接过钱袋。他捻着山羊胡,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掌柜,我们以后会常来,能不能给个优惠?”韩远笑眯眯地说道,目光却紧紧盯着对方的表情变化。
掌柜的眉头微皱,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柜台:“这个”他迟疑片刻,“九折如何?”
韩远轻轻摇头,语气诚恳:“掌柜的,我们可是要长期合作的,量还会越来越大。您想想,长期稳定的买家,总比零星客人强吧?”
“这”掌柜的面露难色,眼神闪烁不定。
“八折八,这是最低了。”掌柜终于松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成交!”韩远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这个时代虽然商业尚未完全发达,但精明的商人已经开始懂得薄利多销的道理,这让韩远感到些许意外。
店内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伙计们清点铜钱的声音。韩远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掌柜的,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掌柜的面色一变:“这”
不等他说完,韩远已经从怀中掏出几个金黄酥软的面饼:“掌柜尝尝我们的手艺。”
掌柜接过面饼,狐疑地咬了一口。面饼外皮金黄酥脆,内里松软可口,红豆的香甜和枣的甘甜完美融合。他眼睛顿时一亮:“好吃!这面饼”
“每天送二百个如何?也是月底结账。”韩远适时抛出诱饵。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老爹掏出官印,掌柜的态度立刻软化下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药材八折月结,每日送二百个金丝面饼。
离开药铺,老爹笑着拍了拍韩远的肩膀:“你小子,倒是会做生意。”
韩远心中暗喜,这些不过是后世经商的基本手段罢了。
转战粮食铺子,却碰了一鼻子灰。这些粮商个个背景深厚,根本不缺买家,对他们的要求嗤之以鼻。韩远心中暗自盘算,直接从乡民手中收粮或许更划算。
路过牲畜市场,韩远拉着老爹去看马价。市场上人声鼎沸,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两万钱一匹老马?”韩远倒吸一口凉气,“这也太贵了。”
老爹摇头叹息:“军府给的钱,连匹像样的马都买不起。”
正要离开,街边传来几声清脆的犬吠。韩远循声望去,只见三只小黑狗正挤在竹筐里,毛发油亮,眼神灵动。
“多少钱?”韩远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小狗的脑袋。
“一百文一只。”卖狗的老汉蹲在地上答道,眼神浑浊。
“三只二百文,都要了。”
讨价还价一番,成交。韩远又在隔壁摊位买了两只小猫,这才心满意足地准备回家。
终于在下午时分到家,岳山等人已经在家门口翘首以盼。远远地,他们就跑来报喜。
“三郎!面饼全卖完了!好多人预订明天的呢!”岳山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算盘。
“收了多少定金?”
“三千多文,光预订就有两千个了!”
韩远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看来得扩大生产了。”他转身对岳山说道:“岳七叔,去请村正来,我要招工。”
“招多少人?”
“二十个,一天三顿饭,外加二升糜子。”韩远掰着手指计算着,“现在订单越来越多,人手不够根本忙不过来。”
岳山等人纷纷表示要让家里人来帮工。韩远欣然应允:“当然好,优先考虑自己人。”
看着众人兴奋的样子,韩远心中也是一片火热。这面饼的生意,看来真要红火起来了。
工序繁琐,时间紧迫,但韩远并不担心。有了这些帮手,一切都会步入正轨。他开始在院子里规划新的灶台位置,思考如何提高效率。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韩远站在院子里,看着新买的小狗小猫在地上打闹,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远处传来炊烟袅袅,夹杂着饭菜的香气。
村里人陆续开始做晚饭,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在暮色中缓缓升起。
他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小狗的脑袋。小狗亲昵地蹭着他的手,发出欢快的叫声。这一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
日子,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只要肯动脑筋,处处都是机会。
夜幕缓缓降临,院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韩远站在厨房门口,望着忙碌的众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明天还要早起准备面饼,韩远开始安排明天的工作。他知道,成功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终会开出绚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