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神农壶 > 第126章舍一保一

第126章舍一保一

    “大人,何故如此愁眉苦脸?”旁边郡丞陆权询问。

    郡丞类似县丞,也是辅助郡守管理一方政务的。

    陆权是洛寒衣心腹,洛寒衣直接道:“中州传来密信,说这次寒冬不只是提前到来这么简单,天上太阳离位,太阴近地,寒冬可能会持续半年以上,而且最冷的时候即便是南方地区都会超越严寒!”

    陆权闻言脸色也顿时一变:“持续半年以上,南方也会达到严寒的地步——那这岂不是要冻死饿死所有凡人?”

    洛寒衣眯着眼睛道:“是啊,如此灾难,那些凡人根本不可能扛得住,我管理的郡内若是凡人都死光了其中罪责可不好受。”

    “朝廷已经派人运送北洲那边耐寒的粮种过来,让这边百姓种植,可不等那些粮食种植起来,只怕人都要饿死冻死光了!”

    陆权闻言也陷入了沉思。

    洛寒衣起身踱步,走了几圈后他眼神多了几分狠辣:“如今之计只能是丢弃一县保一县了,否则全郡内的凡人都熬不过。”

    陆权闻言顿时一惊,仿佛明白了什么,试探问:“您的意思是,集中一县的资源供养另一县?”

    洛寒衣面无表情点头:“没错,将资源集中起来,供应给一部分县,让这一部分的人都能活下去。”

    “粮食,棉花,柴火,木炭,这些资源集中起来!”

    “举例来说就是把赤岭县的资源都集中起来,移交给休岭县,赤岭县的富人们自然有办法过冬,那些穷人们反正也熬不过去。

    不如把他们的资源都集中起来分配给休岭县,这样至少能保住一个县的人口不被都冻死饿死!”

    “未来寒灾过去,人口繁衍恢复,在迁移多的人口那些人口损失大的县城就行了。”

    “而哪些享受保护的县城百姓会对我们感恩戴德,将会形成政绩口碑。”

    “至于那些被抛弃县,呵呵,死人是无法左右记载历史的。”

    陆权道:“舍一保一,这的确也是个办法,只是如此一来会不会引起那些被掠夺资源的县城爆发民变?”

    洛寒衣面无表情道:“民变就镇压好了,正好杀了把资源集中,你把青云十八县的地图拿来。”

    “是!”

    很快,陆权取来一副青云郡的地图,

    洛寒衣看着这些县的地图,拿起毛笔在上面写画。

    有的县城地图上面打个勾√,有的县城地图上面画个叉x。

    他看向赤岭县,眼眸微微眯起。

    这是他的家乡,可是他的父母当年早就将他抛弃,除了武馆就没有亲人,而武馆如今也和他背道而驰。

    洛寒衣面无表情的在赤岭县的地图上狠狠的画了一个叉!

    “其他县的人头税提高两倍,而赤岭县——提高三倍,此外,要求赤岭县的武秀才每人都必须上交百担粮食,所有修士都必须上交十担以上粮食,如今正是国家危难之际,朝廷培养他们,也到他们为朝廷付出的时候了!”

    “谁要是拿不出,哼,革除功名,废其修为!”

    陆权闻言心中一惊,大人这是要把赤岭县往死里整啊。

    赤岭县的武秀才,有一半都属于杨氏武馆出来的,修士也有差不多四分之一都是武馆出来的,所以杨氏武馆在当地威望都要超越县衙。

    作为洛寒衣的心腹,他是知道洛寒衣如今和杨氏武馆的关系矛盾的,如今是要借助这个机会正大光明铲除杨氏武馆的根基。

    “属下明白了!”

    陆权拱手,然后退下。

    黄沙河村。

    寒风呼啸,冻得人脸颊生疼。

    村长马大爷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手持铜锣,重重敲了三下。

    “铛——铛——铛——”

    浑厚的锣声穿透寒风,传遍整个村落。

    村民们纷纷推开结霜的木门,裹紧棉袄,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朝村口聚集。

    “长青那孩子说,有要紧事跟大伙儿商量!”马大爷扯着嗓子喊道,白胡子上挂满了冰碴子。

    人群里,有人搓着手哈气,有人跺着脚取暖,几个半大孩子躲在父母身后,脸蛋冻得通红。

    长青站在槐树下,身旁站着八金、二丫,小雨等人。他手里捧着一卷图纸,神色凝重。

    “各位叔伯婶娘,今年冬天,恐怕比往年更冷。”

    长青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我观天象,推演历法,发现今年寒气极盛,甚至可能达到‘大寒’的地步。”

    人群里顿时响起低声议论。

    “大寒?那岂不是要冻死人?”

    “去年冬天就够难熬了,今年还要更冷?”

    “大寒!我们南方上百年都难得有一次大寒啊。”

    长青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展开手中的图纸。

    “所以,我今天要教大家建造一种地下庇护所。”

    长青带着众人来到村东头的一片空地,这里已经提前挖好了一个深坑,坑口覆盖着厚厚的草帘子。

    “这就是地下庇护所的入口。”长青掀开草帘,露出一个斜向下的土坡通道。

    几个胆大的村民探头往里看,发现里面黑漆漆的,但隐约能感觉到一股暖意。

    “走,进去看看。”长青率先弯腰钻了进去,身后跟着马大爷、八金等人,其余村民也半信半疑地跟上。

    通道并不长,大约五六步后,空间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宽约两丈、深约一丈半的地下居室,四壁用木板加固,地面铺着干草和兽皮

    。最让人惊讶的是,明明外面寒风刺骨,这里却暖融融的,呼吸间甚至能看到白气减少。

    “这……这比我家炕还暖和!”周婶儿惊讶地摸着土墙。

    长青微微一笑,解释道:“地下温度本就比地面稳定,冬天地阳之气上涌,外加上我们做了防风保暖的措施,自然暖和。”

    他指向墙壁:“土墙能隔绝寒风,顶棚用木梁,木板和茅草覆盖,再铺一层厚土,寒气就渗不进来,而且不用害怕大雪压垮房屋的担忧”

    “那烟囱呢?生火的话,烟往哪儿排?”有人问道。

    长青指了指角落壁炉上插的一根竹管:“这是通风口,既能排烟,又不会让冷风倒灌,如果遇见下雨,可以加上一根弯管,或者做一个小顶棚覆盖排烟管。”

    为了让村民们彻底信服,长青提议让几户人家今晚就住进来试试。

    马大爷第一个响应:“好!老头子我今晚就睡这儿!”

    马大爷的子女也很快抱来被褥:“我们也来。”

    “我家也来试试!”有村民跟着主动报名尝试。

    夜幕降临,寒风呼啸,外面的温度骤降。

    而地下庇护所内,众人围坐在壁炉旁,炉火映照在每个人脸上,暖意融融。

    “真暖和啊……”马大爷摸着胡子感叹,“比我家那破屋子强多了!”

    马大爷的儿子马小跳裹着被子,感叹道:“长青哥,你这法子真不错,要是全村都这么住,今年冬天就不怕冻死人了!”

    长青点点头:“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建造,互相帮忙,尽快把庇护所搭起来。”

    第二天一早,村民们彻底信服了地下庇护所的好处。

    长青和八金带着村里的少壮男女劳力,开始教他们挖坑、加固、搭建顶棚。

    老人们则负责编织草帘、缝制加厚门帘,孩子们跑来跑去,帮忙搬运干草和木料。

    整个黄沙河村热火朝天,就连村里脾气出名最顽固的老张头也扛着铁锹加入了挖掘队伍。

    “长青啊,你这法子要是早几年拿出来,咱们村能少冻死多少人啊……”老张头叹道:“以前冬天虽然没这么冷,但是很多老人也是熬不过去的。”

    长青摇头道:“以往南方的冬天这么做不行,湿气地气太重了,土地松软,挖下去都是湿润的,地下庇护所会被渗透的水淹没,今年持续的寒冷冻结了地气和湿气所以才有用。”

    此刻,不只是黄沙河村,王子君,李子真,杨氏武馆的弟子,赤岭县官府县衙的人在县下的各大乡镇村到处宣传这种地下庇护所的好处和保暖效果。

    而在县衙的牧长明接到了郡城所来官吏的命令后,整个人都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