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5章 农门贵子关我什么事25

第25章 农门贵子关我什么事25

    延和五年初,王朝上下都开始遵皇令,女子年满十八,男子年满二十后,方能成亲,推行中言及多种益处,皆是圣上为百姓身体着想。

    民间称赞一片,偶有期盼圣上亲政之言。

    这一年,延和帝十七岁,是先帝设想中,他娶范家女为皇后的年纪。

    延和六年夏,渭水暴涨,水患危及六个州府,延和帝在下令赈灾之时,还从自己的私库调拨银钱,专用于水灾区百姓的安置和防疫。

    汛情过后,延和帝又命工部,排查各地河流及工事,新建或加固河堤,疏通河道,并缩减宫中开支,暂停陵寝的修建,降低赋税,与民休息。

    朝臣和大儒们一一上疏,称颂圣上仁慈宽厚,他们有幸得遇明君。

    百姓们也是感念不已,却又疑惑为何圣上还未亲政,一时间流言四起。

    延和七年,有上京告御状者,自戕于顺天府大门前,身旁还放着血书。

    有人上前,将血书上的内容念出,得知该人是怀庆府的一名童生,要状告的是知府和当地大族。

    童生告他们沆瀣一气,望族强占田地,致使他家破人亡,知府私吞赋税,致使他家破人亡,他们既辜负了天恩,又让怀庆府的百姓苦不堪言。

    他在收集证据时被人发现,然后遭到迫害,一路躲藏到了京里,却发现状告无门,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出此下策,望能早日惩奸除恶,他虽死无悔。

    死的是个读书人,还是因为状告当地的官员,一时间物议沸腾,延和帝听闻后当即下令,让有司尽快查清事实,再依律处置。

    顺天府和刑部联合查探,很快就查清了事情。

    怀庆府的知府确有欺上瞒下,贪赃枉法之行,而在当地横行的大族,之所以能和知府勾结,欺压百姓,则是因为族里有了贵亲,这贵亲就是内阁重臣范继臣。

    范继臣的一个孙子,娶的妻子出身该大族,而怀庆府的知府,则是他的学生,所以那童生才会状告无门,一路被迫害,最终选择才会自戕。

    这件事情的始末,以疾如雷电的速度传遍了京城,并以京城为中心,向外扩散开来。

    延和帝也派人去怀庆府拿人,进京后直接交由大理寺和刑部审问,一经查实,必须严惩。

    范继臣绑着孙子,去宫里请罪,他也不为自己辩解,只是请求圣上开恩,准许他归家养老,教导子孙。

    当初的三位辅政之臣,和范继臣做了儿女亲家的那位,极力替他开脱,求延和帝看在先帝的份上,饶恕其治家不严之过。

    而另一个阁臣陈大人,则力主圣上严惩,不能放过任何人,才能以儆效尤。

    延和帝到底是看在范继臣年高,且两朝为臣的份上,没有斥责与他,但范继臣回府后,连上几封奏折乞骸骨,延和帝都没批准。

    等到怀庆府的案子审完,知府和作乱的人都被判刑后,阁臣陈大人率先上疏,恳请延和帝亲政,接连几日,所有的官员都上了奏折。

    延和七年秋,圣上终于应百官所请,提前亲政,这一年,是延和帝即位的第八年,时年十九岁。

    延和帝亲政后,提拔重用年轻臣子,又封赏了几位有功之臣,最后还追封魏夫人的父亲一等侯爵之位,只是这爵位只传三代,也就是只传到魏老大的身上。

    内侍来府里传旨的时候,长安正在廊下看雪,接旨谢恩后,就只留下魏老大在身边。

    魏老大的眼睛很红,很长时间都未曾安睡了。

    看着他憔悴的样子,长安说:“有人缺了一把刀,有人又愿意去做那把刀,求仁得仁,一切都是他自己选的,你为他担心什么呢?”

    怀庆府的知府的确贪污受贿了,当地的大族也多有不法之事,但一个童生,真的能靠他自己,就把证据搜集完整,再一路躲藏进京吗?沿途查路引,就没人发现他的踪迹吗?

    受到欺压报仇无门,却又觉得自己深受皇恩,读书人的骨气让他宁愿一死。

    就如同元平三十三年,怀庆府雪灾,他手里捧着粗饼,听衙门的人说是圣上节衣缩食送来的时,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日后才能报效圣上。

    而替延和帝做事,一路护送童生进京的人,是魏老二。

    所以今日长安才会这样劝他,“老大,个人有个人的命数,管不了他的。你要记住了,别跟皇家结亲,觉得不知足时,想要更多的时候,就想想还在村里时,哪怕粗饼子把胸口都烫红了,你也得藏着一块。”

    “能给你留的,我都放在库房了,你要好好守着家业,好好教导子孙,无论男孩女孩,都要让他们读书,懂得上进,总能保几代人都富贵无虞的。”

    从延和六年起,长安就不再出京了,买卖都交给了延和帝的人的打理,她只管收分红。

    外人以为是她失了圣心,其实她是真的病了。

    她来的时候,原身就是自己吓自己,才跑了的,那时长安把脉时,就察觉到是有心疾。

    她没学过西医,况且也不能在这种条件下,给自己做手术,而中医的法子,只能暂缓调理。

    长安一日不停闲,忙着谋划之前的事情,等到政令推行后,猛地放松了心神,就开始有明显的不适了。

    魏老大每日都要来看长安,知道她是真的生病了,曾问要不要给太后说一声,被长安制止了,如今听着她明显交代后事的话,就像是心里缺了一个角,痛苦异常。

    魏老大走了之后,发财才说:“长安,那些东西我都收好了,放心吧,一毛钱都不会留下。”

    长安笑着说:“我那个小屋,还有地方吗?”

    发财:“有的,有的,不知道为啥,你的小屋又多了一间房,还不小呢。”

    听罢长安又躺回了摇椅,手指搭着脉,和发财说:“时间差不多了。”

    她突然想到了上一世,她的恩师叶岐年,曾在教她诊脉的时候,说过一种很少见的雀啄脉。

    脉象如其名,是中医上讲的十怪脉之一,也是七死脉之一。

    叶岐年在临终前,将她叫到床边,平静而又欣慰地说:“长安,过来给我把脉,这个就是雀啄脉。”

    长安至今还记得,那时的她是如何哭着把脉的,如今这副脉象,也出现在了她身上。

    她闭上了眼,轻轻晃了下摇椅,感觉自己变得很轻很轻。

    思绪飘飞时,发财大喊道:“长安,你怎么变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