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之后,景安就正式在藏经阁任职,他每日翻阅前人所留,参悟佛法。
这心境也变得愈发沉稳而踏实。
青山寺一代新人换旧人。
刚剃度不久的发丘往来其间,景安作为过来者,总能根据他们的脾性推荐适合的佛法。
事实证明,景安的眼光是独到的。
那些采纳他建议的僧人,有不少成了同辈中的佼佼者。
更多的人闻讯而来。
一时间,“景安”二字在青山寺年轻一代彻底出名,甚至超过了当今住持“景明”。
景明当然不会任由这个势头下去。
否则,他这住持岂不是白当了?
他将景安叫到跟前,申斥他擅离职守,而且还抢了传功堂的差事,有违青山寺的规矩。
那日之后,他就被调离了藏经阁。
景明住持不再给他安排差事,同时禁止了景安私下给人传功。
再有这类事情发生,就把他逐出青山寺。
景安清楚住持的小心思。
这事情说到底,自己也不占理。
可修行还要继续。
青山寺家大业大,得罪了景明就是断了清闲差事,如今可供选择的就只剩了些杂活。
扫地,挑水,种菜,做饭以及清理佛堂。
景安接受了身份变化带来的际遇变化。
就这样,又过去了10年
[720年心境:冲天受挫,潜龙在渊]
景安没有等到与师父相关的消息,倒是消失了许久的好友荀仕林再次登门。
八十岁的年纪。
景安固然可以永葆容颜,可他还是选择任由相貌衰老。
荀仕林不同,他仍然是那个年轻书生,只不过身上多了几分厚重的官威。
“景安,如今这天下有妖魔肆虐,你何不出山与我并肩作战!”
“匡扶正道,重振清明!”
景安没有拒绝。
他这辈子放在心上的人不多,师尊算一个,荀仕林算是第二个。
景安再次找到住持请求外出云游。
景明住持有过先前的经历,认定景安留在寺里就是隐患,痛快答应了让他离去。
只是,等景安走后。
景明下令直接替景安准备圆寂之礼。
作为前任住持唯一的弟子,景安是有资格举办圆寂之礼的。
他人并不在场,但青山寺的规矩不容挑战。
礼毕,宣告着“景安”这个法号,已经不再属于活人了。
即便将来景安归来,青山寺也不会承认他的法号。
……
景安对此全然不知。
他下山之后,与荀仕林的门人弟子会合。
荀仕林如今是大元帝师,奉旨平叛。
他在朝野间的名头响亮,压得不少朝臣喘不过气,有人索性在私底下给他起了一个绰号。
“儒林”,腐儒荀仕林。
这话本意是骂人的,但荀仕林也不是一般人。
他正好有一群门人弟子。
众儒成林。
这也能算是儒林。
荀仕林带着他的儒林弟子,大战那群从天而降的魔头。
景安亦在其列。
他修炼了这么多年的佛法,当真还没有用到别人身上过。
可是当他见到了所谓的魔头。
这是一群可以摄魂夺魄,寄身他人体内,将人化作奴仆的怪物。
璀璨的佛光应声而起。
知行合一,这个道理在景安的身上具现化。
短短三年的时间。
他对“揭谛”已然有了更深的感悟,终于在与一尊魔物对决之时,再度迈出一步。
佛门的第四境,真空!
到了这等境界,神魂凝练合一,对于本就是魂魄状态的天魔,那更是致命克制。
[1200年心境:浴血斩魔,真空既成]
景安靠着这绝对的力量,成为了站在荀仕林背后的一位神秘佛门强者,名扬天下。
各方都想要刺探清楚他的身份。
奈何,景安并无抛头露面的打算。
又过了四年,魔潮退散。
景安这时选择抽身。
[1600年心境:身经百战,功成身退]
可他留下的身后之名,却成就了一位世人口中的绝世高人“拔魔金刚”!
……
景安回到青山寺,却得知自己已经圆寂的消息。
这让他迟疑了许久。
随后,一阵久违的愤怒涌上心头。
自己若是死了,如何再等到师尊回来。
长时间的征战让景安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他甚至生出了大闹一场的想法。
最终,这等暴怒的情绪还是被他克制住了。
但是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景明肯定不能安然无恙。
这是景安的底线。
于是,他当天夜里潜入了景明的屋子,先是一掌将他打晕,然后直接打断了景明的一条腿。
消息传出,又在青山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不少秘洞中的老僧出动,想要查清楚真相。
景安不以为意。
正好,青山寺里还有不少的扫地僧,他们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授武功、不修禅定、不列入辈分。
即便突然多了景安这么一位,也大差不差。
于是,他开始了进一步的修炼。
……
心魔之外。
方润的化身也突破到了“真空”。
这是西天佛门的叫法,相当于修士的元婴境。
只不过,他的化身为了突破这层境界,同样选择通过战斗突破。
虽然结果成功了,但也损坏了根基,再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最可气的是。
同样是第四境“真空”,方润的心境竟然只有800年,刚到陈景安的一半。
这让他备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