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老太太或许想到刚才何大清的话,又接了一句道,“对了,这周你们厂放什么电影?老婆子也想出去走走,看看电影了。”
“星期六下午厂里有电影放,不过放什么片子我还真不知道,隔壁老许知道,明儿我问问。”
何大清听到老太太想看电影,马上就笑道,“到时候我先回来接你过去。”
“爹,我也要看电影。”
何雨水也没看过电影,但知道,毕竟院子里就有放电影的,许招娣没少和她说许父放电影的事儿,小小年纪的她都看过许多了。
别管电影好不好看,也别管许招娣看不看得懂,反正都不妨碍她向小伙伴吹嘘。
所以,刚才在龙老太太说起看电影的时候,何雨水就是眼睛一亮,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等他们话说完了,赶紧把自己也夹带上。
“好,爹回来接你和奶奶一起去厂里看电影。”
何大清乐呵呵说了句。
一夜无话,第二天何大清和邻居一起出门上班,路上何大清就问起电影的事儿。
“我都不知道,拷贝还没拿回来。”
许富贵听到何大清问起这周放的电影,苦笑着说道。
“怎么,电影不是你去拿的?”
何大清好奇问道。
“是我去拿,可也得军管会那边打招呼了才能去拿,一举一动听指挥。
不过最近听说上映了一部叫《桥》的电影,东北那边拍的,很轰动。”
许富贵开口说道。
“桥?”
何大清愣了愣,这电影没看过,甚至都没听过。
“我也没看过,听说才拍出来没俩月,东北那边已经能看了,好像说就是东北铁路工人保护和修复桥梁,支援前线的故事。”
许富贵开口说道。
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电影,是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放映的《工厂的大门》。
一提到世界第一部电影,那可真是个大话题,各种说法都有。
有的说是中国古代的灯影戏,也有人说是四九城天桥大栅栏那里的皮影戏,但这些跟我们现在理解的电影,差得可就远了。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必须得是能用机器拍摄,然后放映给大众观看的活动影像才行。
所以,不管是皮影戏还是灯影戏,只能算是电影的远祖,或者说是雏形。
电影,那自然就是电和影相结合的东西。
而中国第一部电影呢?
那就是在1905年,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就此宣告中国电影的诞生。
前后相差不过几年时间,只能说这个时期的电影真的很粗糙,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但要说到新中国第一部电影,那就得提前到1949年,甚至是建国前的1949年5月由已经解放的东北电影制品厂出品了电影《桥》就成了开山之作。
《桥》首映时间在1949年5月初,新中国还未成立,但这部电影依旧稳坐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把交椅”。
在当时,这是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意义重大。
1946年初,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厂。
当时全厂职工278人,其中还有日籍职工81人,因为东影前身“满映”,为伪满州国政府服务的电影制片厂。
与今天的电影不同,非常讲究票房回本,还有什么录像带,碟片收入,甚至网络播放权。
在当时的电影是纯粹的“宣传手段”,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可言所以当时制作的拷贝也不多,基本上都是轮流在各地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