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从1987开始 > 第1863章 听懵了
    郭华书回来了。

    他后来面跟着六个人,其中就包括刚才在楼道里碰到的那个女人。

    这些人看着都三十多点,和小哥差不多岁数。

    就是那个女人年轻点。

    二十五六岁的样子。

    一个人手里拎着一个热水瓶。

    其它几个人还拿着一些杯子。

    几个人给大家七手八脚的到上水。

    就是白开水,连个茶叶沫子都没有。

    然后都坐到了对面。

    倒是有一股谈判的味道。

    郭华书说道:“这几位是我们厂里的技术骨干,名字我就不给几位领导介绍了,反正领导们也记不住,我本来这几天要去市里的,正好领导来了,我就把厂里的情况以及要求向领导说一下。”

    易飞都有点懵了。

    他都不问问领导来干什么的?

    就不问问自己和小哥是来干什么的?

    拉来一堆人就要汇报工作?

    难怪厂子搞成这样,做事也太乱七八糟了。

    省副总督、市副府长带着几个人来,明显不是来听他汇报工作的。

    有工作要汇报,也得先搞清楚对方来的目的吧。

    郭华书技术水平有多高,易飞不知道。

    但他知道的是,郭华书实在不适合担任厂长这个职务。

    说实在的,但心有一点头脑,有市里区里支持的厂子,就算生产出一坨狗屎,都不至于卖不出去。

    几十年后,就有人说过。

    在80年代,是搞生产的黄金时代,真的是生产出一坨屎都能卖出来。

    刘副府长刚才说了,飞灵玻璃厂最早是生产浮法玻璃的。

    易飞对玻璃不太精通也知道,浮法玻璃法生产的是玻璃原片,稍微加工就可以加工成建筑玻璃,这也卖不出去?

    哪怕利润低点。

    随便卖卖养住工人没问题吧?

    看曲季天和刘孝军都没有说话,易飞自然也不说话。

    说是汇报工作。

    却不是郭华书来说,而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说。

    有说原料涨价的,有说现在产口太单一,应该再上生产线,也有的说干脆关门算了,他们都两个月没领工资了。

    总之说啥的都有。

    易飞饶有兴趣的听着。

    这帮人还真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说起玻璃来那是头头是道。

    居然有一个说应该上汽车玻璃的生产线。

    这家伙还是有眼光的。

    后来那个闻名世界的汽车玻璃大王也就去年才转型汽车玻璃,这时候,不知道生产出来没有。

    自己也不太清楚,也许正在研究汽车玻璃,也许正在为打入汽车市场而努力。

    如果拿下这个玻璃厂。

    易飞肯定也做汽车玻璃,那个利润太高了啊。

    易飞听了一会,也听明白了。

    这些人不是汇报工作。

    是诉苦,同时也讲了玻璃厂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最终的目的是要钱。

    曲副总督和刘副府长也许听懂不懂他们的话,易飞却听懂了。

    这帮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而且正是年富力强的的时候。

    他对这个厂有兴趣起来。

    别以为国人的开发能力弱,浮法玻璃国人就是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完成的,而且工艺水平一点不比国外已经正式运营十多年的差。

    他也佩服这几个人。

    对面坐的可是行省副总督和江城副府长。

    除了那个女,一个个都侃侃而谈。

    就是国营大厂见到这两个人,恐怕有很多技术员都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说了一阵。

    郭华书摆摆手,大家才都闭了嘴。

    他对交流内容进行了总结,如果这也算交流的话。

    曲季天和刘孝军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话。

    郭华书说道:“两位领导,不想办法的话,真的撑不下去了,一两个月不发工资行,几个月不发工资吃啥?要么让我们关门算了,市里给他们另行安排,我都不让市里管,要么,市里也好,省里也好,借我们点工资,再出点钱,让我们上汽车玻璃。”

    他说完一脸惆怅的看着曲季天和刘孝军。

    易飞都差点笑了。

    这个郭厂长很有意思,绝不是袁立忠那种人。

    不是说袁立忠有多坏,那个人功利心太重。

    易飞说道:“郭厂长,你想生产汽车玻璃?”

    就这厂?

    上汽车玻璃,不说他们能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

    就算他们生产出的玻璃达到国际水平。

    那些汽车厂商会和他们合作吗?

    估计来看一眼就走了。

    现在的汽车厂都是合资的,他们根本就不信这种地方能生产出汽车玻璃。

    想法是好,就算他们搞出来,也是投多少赔多少。

    再说。

    真要想把汽车玻璃搞好,这个投资可就有点大了。

    毕竟这玩意就目前来说,还是空白。

    他们都上个生产优质浮法玻璃的生产钱,当然就算他们能买来这种玻璃原片,汽车玻璃的后期加工要复杂得多,生产线得进口的。

    多少钱易飞也不知道。

    现在来说,起码得上百万美金吧。

    到他们能量产,估计投入不能少于两百万美金。

    市府能出这个钱才怪。

    如果他们效益一直很好的话,还有这种可能。

    郭华书说道:“是啊?那个利润高,一年产量不用太高,挣来的钱就能养住玻璃厂,甚至恢复平板玻璃的生产,异形玻璃也可以扩大。”

    他不知道这年轻人是干啥的,也不知道和老曲、老刘啥关系。

    但小敏看着挺尊重他的。

    好像是是一个什么集团公司的老总。

    只是旁边那个人像,这人不像啊,太年轻了。

    高中毕业没有啊?

    易飞说道:“郭厂长,你想没想过就算生产出来汽车玻璃,卖给谁?“

    建筑用的平板玻璃都卖不出去,还想卖汽车玻璃?

    就这环境?

    能生产出优质玻璃?

    想法是好的,就这个想法,他都可以赶那上那位大佬了。

    可他实现不了。

    曲季天说道:“老郭,易总是来收购飞灵玻璃厂的。”

    这俩人都不是客气的人。

    易飞是年轻气盛,老郭是一根筋。

    别一会说崩了。

    “收购?”

    郭华书说道:“你俩加在一声都一百多岁了,好意思忽悠人家孩子,就这玻璃厂还收购?你们想甩包袱给人家,市里还想赚一笔?”

    他是找过老曲,也找过市里,想让一个有钱的单位接手。

    可也没有让市里卖啊?这他么不是坑人吗。

    易飞和赵秋城都听懵了。

    啥意思啊。

    不想卖?

    不过这郭厂长可也真胆大,虽然和曲季天校友、同乡,但人家是副总督啊。

    这话说得可一点不客气。

    郭华书把眼光投向易飞,“小易总,我跟你说啊,这厂年年亏损,生产的玻璃也卖不出去,浮法玻璃生产线都停快三年了,我不知道你懂不懂浮法玻璃,那玩意生产线不能停,一停就废了,现在就靠着生产点仪表玻璃,赚那点钱连工资都发不起,你要是想在玻璃行业做点事,那是好事,我绝对欢迎,收购就不用了,我们就是市里的包袱,他们想甩了,白给你,他们也干。”

    市里这是要把包袱甩给这年轻人。

    还让人家收购。

    合着人家年轻就欺负人家呗。

    这事做的不地道。

    再者说呢。

    万一这年轻人接了这包袱呢?

    他刚才下楼找这几个人的时候,看停在楼门口的两辆车。

    那辆看着更气派的应该是这年轻人的。

    曲季天这家伙都出面了,说不定还真能成。

    那干吗要花给市府冤枉钱啊,把钱投到厂里多好啊。

    刘孝军笑道:“老郭,你这家伙这么说也太不地道了吧,市府的厂子能直接赠送吗?我们一块钱卖出去不成吗?你就觉我和曲副总督这么没品?”

    谁忽悠谁呢。

    9年前,要不是他忽悠。

    怎么可能会想起建玻璃厂。

    自己和老曲又不懂生产玻璃。

    易飞笑道:“郭厂长,如果我真收购了飞灵玻璃厂,你有没有意见?”

    这个郭厂长看起来人不错。

    至少不是袁立忠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