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东站在楼梯口,盯着那个戴口罩的男人背影喊了一声:“等等!”
男人脚步顿了一下,没回头,加快速度上了楼。
李亚东皱眉,这人走路有点僵,像腿脚不方便。
他犹豫了一下,没追上去,毕竟手里没证据,贸然拦人反而打草惊蛇。
他看了眼101的门,大妈依旧还在低声抽泣,声音断断续续,像压不住的慌张。
李亚东一边下楼一边过滤着脑海里的信息。
101大妈的丈夫前天晚上十点多出门买烟,穿着一件黑夹克,跟敲门男特征是重合的,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点就是年龄对不上。
敲门男35岁,大妈丈夫五十多岁,差了近二十年,怎么着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除非罪恶之眼骗了自己。
但这明显不可能,那就只能说明自己陷入误区了。
他揉了揉太阳穴,他倒是希望是自己想多了,但这楼里的事越来越不对劲了,隐隐约约的让他感觉压抑。
走到院子,抬头看了眼四楼,窗帘还是老样子,没动静。
李亚东回到派出所,坐在桌上翻笔记。
目前的时间线都挤在前晚十点到十一点,101丈夫失踪,三楼听见打架,四楼吵架,早上还有人回现场。
怎么越看越乱的感觉,李亚东叹了口气,他完全理不出头绪,难不成自己不是刑侦的人才?
不管了,先从101丈夫入手,毕竟失踪是个硬线索,总比瞎猜靠谱。
王猛正从办公室里面走了出来,打算分派任务,看见李亚东,随口问道:“六号楼咋样了?”
李亚东回道:“有点进展,昨晚有人报失踪,我得查查。”
王猛皱眉:“失踪?谁啊?”
“101的住户,前晚十点多出门没回来。”李亚东顿了顿,“我怀疑跟院子里的动静有关,打算深入调查。”
王猛摸了摸下巴:“行,你去查,别拖太久,城东电动车的事还没结呢。”
李亚东点头,拿上笔记本,刚好快下班了,他离开了派出所,先去了巷子口。
大妈说她丈夫去买烟,这附近只有一家烟摊,离六号楼不到两百米。
他走到摊前,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穿件旧棉袄,正低头摆弄打火机。
摊子上烟种类不多,白沙,红塔山几样常见的摆在显眼处。
李亚东问道:“大叔,前晚十点多有人来买烟吗?”
大叔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穿警服,愣了一下:“前晚?有吧,记不清了,那会儿人不多,我忙着收摊。”
李亚东皱眉继续问道:“你想想,有没有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黑夹克?”
大叔眯着眼想了一会儿:“好像有这么个人,个子不高,买了包白沙,没多说话就走了。”
白沙?李亚东心一动,巷子里的烟头就是白沙牌的。
他赶紧问道:“他走哪边了?”
大叔指了指后街:“那边吧,我没注意,收摊就回家了。”
李亚东谢过大叔,走到后街转了一圈。
街边都是老房子,天也黑了,路灯稀稀拉拉,地上有些碎纸片和烟头。
他蹲下捡了根烟头,白沙的,滤嘴上有咬痕,跟巷子里的很像。
他盯着看了五秒,面板弹出:
【物品关联罪恶值:60】
【记录:前晚22:20,疑似与院内事件相关】
60,跟巷子里的烟头一样!
李亚东装好烟头,心想这烟头可能是101丈夫留下的。
他沿着后街往前走,路过一家小卖部,门口坐着个老太太在嗑瓜子。
他上前问道:“大妈,前晚十点多有没有人从这儿过?”
老太太瞥了他一眼:“有吧,好几个人呢,我哪记得清。”
李亚东换了个问法:“有没有个穿黑夹克的中年男人,走路有点急?”
老太太停下嗑瓜子,想了想:“还真有个这样的,拎着个袋子,走得挺快,朝巷子那边去了。”
巷子?李亚东心跳快了点,那不就是三轮车停的地方吗?
他谢过老太太,回到巷子。
三轮车还在,车斗里的破布被风吹得翻了边。
他掀开一看,铁棒和毛巾没动,车轮边的泥巴干了些,旁边多了个浅浅的鞋印。
他盯着鞋印看了五秒,没数字浮现,可能是风吹的,也可能是普通路人留下的。
他拍了张照,脑子里开始拼凑线索。
前晚十点多101的丈夫去买烟,然后朝巷子走了过去,敲门男也在那个时间出现,院子里有打架声,之后血迹、铁棒都出来了。
他皱眉,101的买烟之后到底撞上了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李亚东回到派出所,把烟头交给技术室的小刘:“帮我查查指纹,看能不能对上。”
小刘接过证物袋,随口问道:“哪来的?”
“六号楼附近,可能跟失踪案有关,尽快。”
小刘点头,拿着袋子进了实验室。
李亚东坐回工位,盯着电脑上的照片发呆。
血迹,鞋子,铁棒,这些东西指向伤害事件,可到现在连个受害者都没找到。
他揉了揉眼,这案子要是拖下去,他这刚入职的小民警怕是要被王猛骂死了。
傍晚五点,小刘从技术室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指纹查出来了,有个匹配的,是个叫赵强的,五十岁,三年前因偷窃被拘过十五天。”
李亚东接过纸一看,照片上是个瘦削的中年男人,眼窝深陷,跟大妈描述的差不多。
他问道:“有地址吗?”
小刘点头:“有,六号楼101。”
李亚东心一沉,赵强就是101丈夫!
他前晚出门买烟,敲门后失踪,现在指纹跟巷子里的烟头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