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忙活一个钟头,总算拿到新房钥匙。
周勤没待太久,驾车驶向吉城。
第二天傍晚,周勤才抵达阳平县的家具厂。
里面嗡嗡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几十号工人忙得热火朝天,周勤进来都没人注意到。
才离开不到十天,木材厂里的员工又比之前多了二三十号,仓库外面均是刚做好准备上漆的家具。
庞长海和袁威正跟几个老师傅闲聊,周勤来到他们身边,笑着问道:“这都到下班时间了,你们都不饿吗?”
“老板,你啥时候回来的?”庞长海转头看见周勤,眼中露出喜色。
“你这个甩手掌柜回来了,一堆事等着你拿主意呢。”袁威放下手中的工具。
“告诉工人都下班吧,我看厂子门口开了两家小饭店,咱们一会边吃边聊。”
家具厂里不能有明火,大家平时都从外面买吃的带回来。
加上现在厂子里的职工越来越多,有两个小饭馆直接开在斜对面。
庞长海冲着忙碌的工人吆喝一声,众人纷纷放下手里家什,成群地往厂门口走去。
两家小饭馆面积都不大,不多时里面就挤满人,全都是家具厂的员工。
饭菜刚端上桌,袁晓燕和孟茹也带着孩子过来了。
庞长海给周勤倒上酒,说道:“老板,前些天我们又招到三十名工人,现在厂里的生意是越来越好,木料却不够用了啊!”
袁威附和道:“所以我俩商量一下,准备过几天带些人进山,多拉点长白松出来。”
周勤回道:“你们安心在厂里上班,木料的事儿不用担心,我自己会想办法。”
孟茹当初让袁威来家具厂,就是不想他三天两头往林子里跑。
况且伐木这活,周勤自己一个人也能搞定。
“厂子现在名气越来越大,整个东北都只有咱们用长白松做家具,合作过的客户还说要多介绍几单生意呢。”
庞长海笑得很开心,谁都没想到做家具竟然比进山挖参挣钱。
周勤问道:“山火被灭了没?现在那些大集上的山货,都是什么价位?”
袁威几人面面相觑,均被问住了。
他们每天都在厂里干活,订单都做不完呢,平时也没机会出去闲逛。
端着碗猪肉炖粉条的饭馆老板过来了,开口道:“山火前些天是灭了,可惜那片松林被烧毁一大半,现在大集上的山货价钱都涨疯了。”
“老吕,坐下来仔细给我们讲讲。”庞长海摸出香烟递给对方。
“之前大集上卖的野生菌,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一块钱就能买十几斤,现在价钱却翻了两倍,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老吕叹了口气:“尤其是松茸,现在都长到一块钱一斤了,你说咱住在长白山附近,啥时候遇到过这种情况啊。”
松茸这玩意在长白山里多得是,既能入药,又能爆炒炖肉。
往常在大集上,松茸都两毛钱一斤,而现在价钱翻了五倍。
袁威眉头紧缩,攥着拳头恨声道:“都怪王豁子那群王八蛋,真是死有余辜。”
“长白山这么大,烧毁一片松林而已,大家连松茸都吃不上了?”
庞长海解释道:“老板你有所不知,别看长白山绵延一千多公里,进山的路却不多。”
从吉城这边进山,是最安全和稳妥的。
虽然也会遇到凶猛的野兽,但只要谨慎点,不会有太大危险。
反观其他几个挨着长白山的县市,进山路径要么很陡峭,要么被河流截断,而且走不了多远就会踩到石夹子。
众人喝着酒,听庞长海讲起之前放山的往事,周勤也对长白山有了更深的了解。
酒足饭饱,周勤开口道:“仓库里那些木料,应该还能用一个月,我这两天先办点事,之后再解决木料问题。”
家具厂赚得都小钱,周勤此番回吉城,身上可带着两百多万,租地办制药厂才是重中之重!
结掉饭钱,周勤开车回到租住的小旅馆,又给了老板一百块钱。
“楼上的房间,再租一个月。”
……
美美地睡了一觉,翌日清晨周勤简单洗漱一番,吃了些东西,驾车来到县委。
阳平县比石川县还穷,县委大院破破烂烂,铁门都生锈了。
五排三层的小办公楼,乍一看跟危房似的。
桑塔纳刚在大院门口停下,看门的老大爷戴上老花镜,问道:“小伙子,你找谁?”
“我想跟领导们商量下租地办厂的事。”
周勤走上前,看门大爷直接朝他伸出手:“有介绍信吗?”
周勤一拍脑门,把事儿给忘了。
这年头连工作调动都需要介绍信,自己就这么空手来县委,能见到领导才怪了。
“小伙子,你要在我们阳平县建厂?”
周勤正琢磨要不要给徐季森打个电话,一位很精神的小伙子探出脑袋。
此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岁出头,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胸前口袋还夹着一根钢笔,一身的书卷气。
“不错,我想在阳平开一个制药厂,指标已经拿到手了。”
小伙子走出保安室,笑着跟周勤握握手。
“你好,我叫马卫元,县委办公室秘书。”
周勤和对方简单客套几句,把之前和徐季森签好的合同,以及后续一些合作方案递给对方。
马卫元简单看了几眼,就欣喜地问道:“给滨城制药厂代工,这可不是小买卖啊,快进来,我带你去见领导。”
阳平县南面便是绵延起伏的长白山,附近也没有铁路,所以厂子并不多。
周勤要在这儿开办制药厂,前期投资少说也得上百万,甚至能给当地百姓安排许多就业岗位,带动阳平县的药材产业发展。
跟着马卫元来到一栋办公楼门口,里面还有说话声传来,马卫元却连门都没敲,直接带着周勤进去了。
屋里正开会的二十多号人,一时间目光全都集中在他俩身上。
周勤注意到主位上的那名中年男子,长得跟马卫元有八分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