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谨记。”

    那名博士只是连连点头,不敢说一句反驳的话。

    清北大学的泰斗们互相看了几眼,便纷纷在题板上写下自己的分数。

    他们虽然不都是材料学专业的。

    但是科研本就触类旁通,一项实验设计中的创意含金量与科研素养是无法作假的,自然也能看出来个七七八八。

    外加上刚刚发话的二人都是该领域最为专业的人。

    其中材料学系主任孔教授,是国家超导型材项目的学术资讯,唐学礼老人更是清北大学新型超导技术项目的组织者,他们的就是权威的代名词。

    既然他俩都表示赞许,那证明这名博士生可圈可点。

    就这样。

    简单的三言两语,便决定了一位龙国科研界明日之星的光明前途。

    看到所有人都写完了自己分数。

    坐在旁边的校务秘书点了点头,喊道:“下一位。”

    很快,又是一名博士生走上来。

    这位博士生年纪不大,二十六七岁的模样,胡子拉碴,穿着不修边幅,眼神里透着和年龄不符的稚气。

    看到他走上来,在场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

    “咦,该荣雨了。”

    “他应该是清北大学近三届少年班里面测验成绩最好的吧。”

    “毕竟当年也是天才培训计划的学科第一名呢。”

    “他应该是没问题,温斯特教授,等评审结束后,你去和他接触一下,看他愿不愿意来我们的凝固态实验室就职……”

    很明显,在场的这些人中,除了来观礼和了解科研趋势外,还有不少人是来挖墙脚的。

    毕竟清北大学所有博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

    哪怕最后落选了,在外界也是一等一的香饽饽。

    这位荣雨博士选择的命题是“高氢离环境下的纳米突变规避”,该命题是针对聚变能直供微型器械稳定性问题,属于是实用型命题。

    所以他同样选择了实验设计的方式进行作答。

    “各位老师,我开始了。”

    这位荣雨博士并没有进行多余的对白,招手喊上来几名科研助理帮他调试设备参数,自己则是熟练配备起旁边的微型核聚变供能装置电路组。

    看到这一幕,清北大学的泰斗们都是轻轻点头。

    不错。

    没想到荣雨身为一名理论物理出身的博士,竟然能这么熟练地进行跨领域实操。

    并且整个过程没有停下来思考数学适配性。

    说明不仅功底过硬,而且对于高氢离环境的变化曲线非常熟悉。

    “这孩子不错啊。”唐学礼老人和副校长笑着说道。

    “他的偶像是齐之一,我听他们主任说,这孩子经常在寝室里喊着要成为龙国第二个三十岁以下的工程院院士,哈哈哈,私下里当然没少练。”

    听到这话,周围的清北大学泰斗们都是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那可难了哦。”物理学院院长慢悠悠道。

    另一名泰斗笑道:“齐院士太特殊了,主要还是沾了……沾了那里的光,加上有战略研发部作保,最后才给了个荣誉院士的头衔,不能算数。”

    “不过齐院士确实是惊才绝艳啊。”

    “小声点老樊,孩子们有积极性是好事,别打击人家。”

    “哈哈哈哈,我还没有老年痴呆到跑荣雨面前说这番话。”

    就在清北大学泰斗们闲谈的时候,场上的荣雨博士也完成了自己的所有准备工作。

    他冲着台下环视一眼,深吸一口气,启动了微型核聚变的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