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思索一下,这个道理很简单,他不认都不行,只能点头:

    “是,行,咱晚点就颁布圣旨,鼓励商贾行商。士农工商平等,行了吧?”

    陈公上去就是一脚:“你态度端正点!”

    朱允熥起身,背着手说:

    “第二,既然说到商业,那还有个巨大的来源就是海上贸易。

    还是说宋朝,宋朝时,沿海各地的生意,就已经做到了海外各国,甚至是非洲。

    海外贸易,也带来了大量的收入。这就是赚国外的钱,不仅让国内百姓富裕,朝廷又多了收入。”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气:“你的意思,取消海禁?可是这海上各国,各有野心,一旦放开……”

    “泱泱华夏,巍巍大明,就被海上那些个跳梁小丑,吓得要封关锁国了?”朱允熥一脸严肃。

    朱元璋张了张嘴,随即说:“开,必须开海禁,咱还能让你小子看扁了?咱大明还能让海外各国看扁了?”

    朱允熥笑了笑:“第三,底层百姓有很重的税,而地主乡绅乃至士大夫阶层,很多都有办法免税。

    于是乎,普通百姓本就没多少地,没多少收入,却要交大量的税。

    而有钱有地方乡绅地主士大夫们,却想方设法免了税。

    也就是说,地主乡绅士大夫们在变着法儿上面吸朝廷的血,下面蚕食百姓。

    而朝廷的赋税也基本上靠本就艰难的老百姓支撑着,我问你,百姓都这么穷,朝廷能不穷?

    百姓穷,朝廷也穷。中间的乡绅地主士大夫们,肥的流油。这合理吗?”

    朱元璋面色严肃起来,这话,说到他心坎上了。

    “咱不是没想过,只是这个问题历朝历代都有,要解决就得大刀阔斧的改革。”

    “那就改革,取消对乡绅地主士大夫,以及王公贵族们所有的税收减免政策。

    地多的,税收也就多收。把田地赋税的重担,让这些富得流油的人担上。给朝廷增加收入,给低层百姓减轻负担!”

    朱允熥侃侃而谈,并不是因为他懂多少,这些也只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站在未来社会视角看古代的基本逻辑。

    说到这里,其实穷的问题,确实能得到改善。

    至于战争花销,朱允熥选择不说。

    毕竟战争有时候不可避免,该有的骨气还是要有的。

    说宋朝花点钱送给敌人,比直接和敌人开战来的划算。

    可毕竟名声不好,也不是长久之计。

    花钱买来的和平,只会让这份和平越发的贵。

    到头来会到一个你买不起,而不得不还是拿起武器反抗的地步!

    所以打仗,在古代或者说任何时候,都是很难避免的。

    因为敌人,不会讲道理!

    总之,按照朱允熥说的。

    鼓励经商,活络国内商业。

    取消海禁,打开海外贸易。

    做出改革,重百姓而轻士大夫阶层,就已经能解决眼下大明贫穷的问题。

    朱元璋此番,也算是受益匪浅。

    很多东西,他确实需要消化。

    而一旁的家长们,也都对朱允熥这一条条的说法,深感佩服。

    朱允熥在大家肯定的眼神里,露出笑容。

    这时候朱五四就问:

    “重八,学会了没有?”

    朱元璋理直气壮:“爹,学会了!”

    “来,重复一遍允熥说的。”朱五四说。

    朱元璋:“?????”

    还没反应过来,鞋底子已经抽在屁股上。

    “说你没文化你还不服,允熥讲了半天,你听进去什么了?”朱五四这个气啊。

    朱元璋这个绝望啊。

    果然,谁也避免不了在学习上被爹娘打……

    又挨了一顿打的朱元璋,摸着屁股委屈极了。

    这时候,蒋瓛回来。

    “陛下,自赵勉家抄家共计银两……十五万两……”

    朱元璋一惊:“多少?”

    “十五万两!”

    “这个该死的东西,贪污这么多?”

    蒋瓛:“牵涉官员五个,都和赵勉这些年贪污有关,各自都吃了不少,他们加起来,也有将近二十万两!”

    “该死,该死。全部都夷三族,全部抄家!”朱元璋怒吼。

    蒋瓛吓得赶紧离开,良久朱元璋才叹气:

    “这些贪官……都该死!”

    “当然该死。好了,这次又得多抄家好几个。凑几十万两银子,户部国库再补点,赈灾不是问题了。”

    朱元璋点头:“嗯,再按照你说的,推行几个政策,长时间应该会让朝廷增加收入,百姓也慢慢好起来。只是,眼下朝廷还是穷,有啥办法,让大明朝廷短期就有钱?”

    如果是以前,朝廷没钱了,老朱就使劲印宝钞花。

    可现在宝钞越来越不值钱,印的越多越不值钱,他只能问朱允熥。

    朱允熥想都没想,说:

    “想短时间有钱,咱们就要打倭国。”

    朱元璋无语了:“这咋又跟倭国扯上关系了?允熥啊,咱知道你想打倭国,但咱能不能别急?别啥事儿都扯上倭国啊。

    本来就穷,再发生战争的话,咱只会更穷。所以咱认为,这事儿不急。只要倭国不主动挑事儿,暂时就先不动他们……”

    朱元璋说了很大一通。

    最后甚至还舔着脸说:

    “咱觉得允熥你是好战分子,应该像咱一样,要爱好和平,不要老说打仗……

    朱允熥就平静的看老朱说,等老朱说的差不多了,朱允熥才说:

    “倭国有储备量巨大的金山银山。”

    朱元璋一愣,说:

    “巨大是多大?”

    朱允熥想了想:“得开采几百年……”

    朱元璋眼睛瞬间火热。

    朱允熥:“只要把他们拿下,咱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愁银子花。

    只不过还要立马取消海禁,否则咱们就算有了大量金银,也只会在大明范围内造成和宝钞一样的通货膨胀。

    只要开了海禁打通贸易,把这些银子流通起来。才不会产生内耗,还能让大明富有起来。”

    只见朱元璋一本正经的看着朱允熥说:

    “你说的没错,咱没文化,你说的那些通货膨胀,经济贸易啥的。咱不懂。

    但是,咱知道一点,金银是好东西,咱们缺啊。所以,你说倭国那个地方有大量金银,开采几百年都有,对吧?”

    朱允熥点头。

    朱元璋大手一挥,目光火热:

    “打,打他丫的,现在就打,马上下旨,让遇春先别回来了,就以高丽为跳板,渡海去倭国。”

    “金矿,银矿,倭国……咱的,都是咱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