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常遇春怒了:“你还挺狂!”

    说着,就提着虎头湛金枪上前,一副要把齐泰一枪戳死的架势。

    齐泰都傻眼了,急忙说:“五千两……真没了……”

    常遇春立马收枪:“那可以!”

    齐泰欲哭无泪,说:“我身上可没带钱……”

    “没事,俺早就准备好字据了,你写上数额,签字按手印!”

    齐泰傻眼了,这打劫的……还能立字据……

    他也只能咬牙叹气,无可奈何的签字按手印。

    接下来的一些官员,看到凶神恶煞的常遇春,也是不敢反抗,或多或少的,都得同意捐钱,立字据后才能进午门。

    一时间,午门外,官员们排起队伍,一个个上去被常遇春“打劫”。

    淮西武勋们还好,毕竟这常遇春,算是他们的头子了,也不敢不给。几千两上万两的,给就给了。

    甚至常升、常森、傅友德、冯胜这些,还主动给一万多两。

    冯胜看到常遇春时,还叹了口气,说:

    “亲家,常茂的事儿……哎,我当初不该和他闹矛盾!”

    冯胜是常茂的老丈人,和常遇春是亲家。

    常遇春也已经知道,之前常茂和冯胜一起打仗时,因为常茂性子太火爆,和冯胜这个老丈人发生了不愉快。

    后面两人互相揭短,导致冯胜没了兵权,常茂被贬去了龙州,后来病逝。

    所以,冯胜对这事儿很愧疚,觉得和女婿斗气,才有了这个结果。

    常遇春说:“那混账东西不懂事,死了活该,你没什么好说的。”

    冯胜心里毕竟还是难受,沉默的叹了口气,进入午门。

    后面的武勋们积极立字据,文官们都就拖拖拉拉。

    到了吏部尚书、左都御史詹徽时,这老东西脸色阴沉,大喝一声:

    “老夫可不惯着,没钱!”

    常遇春一看詹徽,皱眉说:“老匹夫,你是谁?这么狂?大家都捐,你不捐!”

    “什么捐?你这是打劫。哼,老夫吏部尚书,左都御史,詹徽!”

    常遇春:“詹徽????不认识!”

    詹徽才当官十年左右,常遇春不认识正常。

    这位眼下,算得上是文官行列老大了,在丞相制度被废后,明初的朝廷,基本上六部尚书就是实权高官。

    而六部,又以吏部、礼部权力最大。

    何况詹徽还是左都御史,可谓是掌管官员升降考核、以及监察百官。

    天底下官员,几乎都被他管着。

    所以眼下,他狂有他的资本。

    可在常遇春面前狂,那就多少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常遇春也不废话,只问了一句:

    “这钱,你不给?”

    詹徽:“不给,你能奈我何?群不让我进午门,陛下开朝会没人,你一力承担!”

    常遇春笑了,下一刻一拳砸出:

    “你敢威胁老子……”

    砰的一声,詹徽踉跄后退,一只眼睛俨然已经成了熊猫眼。

    詹徽腾的龇牙咧嘴,怒了:“你……你敢打我?”

    常遇春不语,只一味上前,又是一拳,以行动证明,他敢!!!

    詹徽两只眼睛都黑了,又疼又气,怒不可遏,大喝:

    “常遇春,你……你大胆。别人怕你,我詹徽不怕。”

    “你个老东西,俺不管你怕不怕俺,今天你要去不捐钱,俺把你打的你娘都不认识你!”

    说着,常遇春就上去,握拳打詹徽,还一边对常升和常森说:

    “你俩给俺守着午门,让他们捐钱才能进……”

    ……

    奉天殿里。

    朝臣只来了一半,一个个都脸色难看,议论纷纷。

    朱元璋来了,看了一眼,皱眉说:

    “今天怎么就来了这么点人?”

    下方,兵部主事齐泰立马站出来:

    “陛下,开平王常遇春守在午门,向官员索要钱财,动辄几千上万两,不给不让进……”

    朱元璋眼睛一瞪:“他还真……这个土匪啊……”

    他头疼啊,说:“快,说咱让他不准拦着官员,立马来朝堂。”

    说完又一想,这货怕是不会听。

    于是又说:“算了,去找朱允熥,让朱允熥去把常遇春叫回来……”

    ……

    很快,朱允熥去了午门口,看到常遇春把詹徽揍的鼻青脸肿,正哆哆嗦嗦立字据,朱允熥就笑了。

    “外公,果然霸气!”

    常遇春一看朱允熥来了,立马笑了:

    “允熥,军费有着落了,满朝文武,现在欠俺四十万两银子了。剩下这三十几个一人捐几千两,就够了!”

    朱允熥激动的上前:“我看看?外公,你怎么能这样呢?”

    官员们一听,哎呀,皇三孙还是正义啊,终于要为他们说话了……

    常遇春也紧张了:“咋了外孙?不妥吗?”

    朱允熥一本正经:“当然不妥……你这…你这要的……也太少了……”

    剩下的官员们脸色一僵,悬着的心,终于死透了!

    爷孙俩嘿嘿笑着,在那些官员眼里,太可怕了……

    一个常遇春就够可怕了,现在还来了个朱允熥,更可怕!

    本来剩下的官员里,还有人想要反抗一下。

    现在,那是一点反抗的心思,也都没有了。

    大家一个个默默排队,自觉立下字据。

    以前上朝,要提前写遗书,不知道会不会被朱元璋砍了。

    现在上朝,不写遗书了,立字据,回家后,命是保住了,但银子没了……

    这大明朝的官,真难啊……

    官员们陆陆续续立字据,进入朝堂。

    一个个垂头丧气,呜呼哀哉!

    朱元璋就皱眉:“朱允熥还没有去吗?”

    下方,一个刚进来的官员说:

    “陛下,允熥殿下早就去了……”

    朱元璋疑惑:“那他没有阻止常遇春?”

    那官员说:“阻止了,阻止开平王要的那么少……他去后,要的更多了……”

    朱元璋眼睛一瞪:“咱大意了……忘记了朱允熥这混账东西心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