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提燕、代劲卒,长驱南下,其势不可当。设若两军并力合攻,兵临信阳城下,危亡即在眼前!
袁氏与将军有旧,且又为同盟,故而为今之计,莫若举冀州之地以让袁氏,袁氏必厚待将军。
果如此,何惧公孙瓒之铁骑!将军既得让贤之高名,自身又安如泰山,岂不两全其美?愿勿犹疑!”
韩馥闻言,不顾耿武等人苦劝,断然说道:“吾本袁家故吏,且才不及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愿让冀州给本初。”
这就是名传千古的……“荀谌三问。”
……
(附录图片:荀谌。)
……
就这样,荀谌仅仅是向韩馥提了三个问题,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就为袁绍夺得了冀州。
荀谌之才,由此可见一斑。
袁绍当上了冀州牧之后,人才如同“万剑归宗”,纷沓而至,谋士武将多到他用不完。
其中武将包括:
淳于琼、麴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蒋奇、吕旷、吕翔、眭元进、赵睿、汪昭、岑璧、马延、张凯、焦触、张南、韩猛、韩莒子、吕威璜、蒋义渠等等。
谋士包括:
荀谌、田丰、沮授、逄纪、审配、许攸、郭图、辛毗、辛评、陈琳等等。
各地世家大族也纷纷送人、送钱、送粮、送兵、送战马、送器械、送美女给袁绍。
袁绍声势大涨!
……
冀州为当时大州,在籍人口580多万,实际人口650万左右,物产丰富素为天下重资之地。从此之后,袁绍南倚黄河,虎踞冀州,开始了与公孙瓒争夺北方霸主的斗争。
这就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底蕴。
袁绍有幸投胎到这样的人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便可轻松积累起庞大的实力。
再想想那苦逼的王通,步步算计,如履薄冰,历经数战,才占据一个上郡,治下人口才23万,连袁绍冀州人口的一个零头都不够。
有人口才有兵源。
按照战争年代征兵方式,从十人中抽一人,袁绍在冀州可以征兵60多万。
而王通从十人中抽一人,却只能征兵2万。因为被解救的奴隶中青壮较多,又采用屯田的方式集中管理,才勉强将兵力扩充到3万5千。3万5千兵力,已经是现在上郡所能供养的最多兵力,也接近了兵力资源的极限!
所以说,社会阶层的跨越,自古以来都是如同鸿沟天堑。做为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纵然是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也比不过人家袁绍有个好爹。
……
袁绍如此,袁术也一样。
此时的袁术,由于得到豫州汝南袁氏族老们的支持,气势还要更胜袁绍一等,治下人口达到1000多万人,麾下兵力达到35万。
若按治下人口数量为多少来排户,在191年到193年这个时间段里,天下各路诸侯,势力排在第一的是袁术,第二是袁绍,第三是刘焉,第四是刘表,第五是曹操,第六是陶谦,第七是公孙瓒。
袁氏兄弟分居第一和第二。
若两人不内斗,用“锤子、剪刀、布”的猜拳方式,来决定谁为袁氏家主。那么,这天下就是他们袁家的了。
最后,还得提一下韩馥的结局。
原冀州牧韩馥让掉冀州后,袁绍剥夺了他所有得兵权,此后受到多次威胁,儿子被袁绍手下将腿打断。不久后,韩馥逃至陈留太守张邈处。恰逢袁绍使人至张邈处议事,韩馥以为袁绍不会放过自己,在厕所中用裁纸刀自杀而死。
从这件事上,也体现了袁绍“见利忘义”的本性。
……
综上所述,在公元191年这一年里,袁绍的“一号男主角”之位,没有人可以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