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想了一下,又道:“因为战场之上好勇斗狠,那是对待敌人,既使只有三分本事,也得使出十二分来。
而吕将军与我同为袍泽,彼此之间没有必要争强好胜,更没有必要以死相搏。就算有十分本事,使出来三分也就够了。
之前与吕将军比试之时,末将料知自己并非吕将军对手,便适时收招认输。”
“原来如此。”
董卓重重地点了点头道:“穿之深明大义,实属难得!原本以为穿之年未弱冠,尚需磨砺,不敢大用。
今日始知穿之虽然年轻,却屈已待人,处事老成。加之胸怀似海,又有勇有谋,可当大任!
此战,你先是射杀武安国,后又相助奉先打败刘、关、张三人的围攻,最后又射伤刘备,当为此战首功。功劳极大,处事稳妥,足显大将之才!
本相破格擢升你为荡寇将军,望你戒骄戒躁,再立新功。”
终于挤身将军之列了。
王通心中暗喜。
在向董卓施礼道谢后,王通又请求道:“现在末将的手中,已经收集了方悦、方容、穆顺、武安国等四具死尸,应该足够换回恩师华雄将军的遗体了。
还请相国大人派出使者,前往关东群贼营中与袁绍交涉,以便能使恩师的躯体可以早日与首级葬于一处。”
“穿之放心。”
董卓点了点头道:“这件事,本相自会派人与袁绍交涉。”
说罢,便挥了挥手让王通退到一过,转头对吕布道:“吾儿奉先,今日大发神威,亦是让为父心慰。”
“多谢父亲大人。”
吕布口中称谢,心里却非常懊恼。因为自己才是这次出战的主将,而董卓却将首功给了王通!
再回头一想。
这一战的功劳还真的几乎都被王通“捡”走了一大半。吕布自己只是杀穆顺一员大将,外加击伤了武安国和打跑了公孙瓒。
但是,王通却射杀了武安国;“解救”了吕布,独战刘备张飞,又射伤了刘备。
自己本想借刘备和张飞之手弄死王通,却反而让王通捡了便宜。不仅成就了王通的勇武之名,还夺了首功,并且被董卓提拔为荡寇将军。
想到这里,吕布对王通恨意更深!
而恰在此时,又有斥候来报:“虎牢关外的关东群贼,已经后退三十里下寨。”
吕布闻言,便又主动请战道:“义父大人,孩儿愿领兵出战,直捣敌军营寨!”
董卓点了点头,却不置可否。
而是向王通,问道:“穿之,你怎么看?”
……
“回禀相国大人。”
王通向董卓施了一礼道:“末将觉得,战之无用,胜之亦无用。”
“为何?”。
“善战者,当有所战,有所不战。”
“说来听听。”
“谢相国大人。”
王通向董卓拱了拱手道:“首先,关东诸侯不缺人口,不缺兵员,纵然攻破联军大营,也不能平定关东诸侯的叛乱。
其二,昨天与咱们交战的,还只是关东诸侯的一部分军队。如我所料不差,袁绍、孙坚、袁术的大队人马,也必然离得不远了,也许今天他们就可以合军一处。
待到他们合军一处,兵力将是咱们的数倍。咱们主动出击,未必就有胜算。而且纵然是打了胜仗,这种毫无花巧的战场厮杀,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既然如此,还不如守住虎牢关待敌来攻,利用高大坚固的城墙,来消耗敌军的兵力和士气。”
董卓听完,微微点头。
此时,又有李肃快步走了进来,对董卓说道:
“相国大人,属下刚刚接到消息,西凉韩遂,令其子阎行带兵数万逼近萧关,意欲兵犯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