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闭上眼睛沉心感受脉搏,老爷子是明显的虚症,脉沉而凝。

    曲司令瞥着叶柔看病的姿势,问应琴,“这小丫头医术不错?”

    应琴点头:“何止不错,那是相当好啊。”

    她语气骄傲道:“昨天医院开问诊活动,格外火爆啊,今早还有不少人冲着叶柔来的,进医院就说要找叶柔看病。”

    曲司令笑眯眯看向刘金堂:“小金啊,你看看这一代比一代强啊,这么小的年纪就是军区医院的坐诊医生,都能给老首长看病了,我们这些老头子真该退休喽。”

    “曲司令,您这话说的不对。”刘金堂悠悠道:“西医看几本书就能自学成才,中医学问深,道行也深,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没师父领着,靠自己可研究不出门道。”

    中医按照病情分为伤寒派、温病派、寒凉派、补土派……,派系不同治疗病人的方法也不同。

    不论何种派系都讲究资历和辈分。

    刘金堂之所以一回国就备受推崇,正是因为他打出了师父的名号。

    中医推崇他,是因为他师父是金陵最有名望的中医,直至今天,他的师父还有一座雕像立在金陵广场。

    国家照顾他,是因为他师父是烈士,带着炸药包和r国高级军官同归于尽。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刘金堂说因为战乱和师父失联,只学了半本针法。

    不过这半本也足够了,回春针法每每亮相都让人惊叹不已。

    因此,说刘金堂是京市中医第一,当之无愧。

    “好了,都知道你师父厉害。”曲司令乐呵呵看向应琴,“这小丫头有师父吗?”

    应琴听俩老头一唱一和说相声,听的津津有味。

    她没想到还有自己台词:“她师父刘中医肯定认识。”

    刘金堂来了兴趣,“我认识?”

    “就是你师弟刘玉堂。”应琴眼见刘金堂变脸,心里畅快,打趣道:“曲司令,您说巧不巧。”

    “怎么可能?”刘金堂下意识否认。

    两个人一唱一和,无奈另一位主角根本不接话。

    叶柔道:“老首长,要为您下针了。”

    她帮着老首长背过身,在脊背上下针。

    这次下针,叶柔有了新的感悟。

    她催动体内精纯内力配合针法下针。

    三阴交、血海、太溪、照海、关元、命门……

    下针准确毫不犹豫,金针尾部微微晃动。

    应琴和曲司令对针灸不了解,单看叶柔手法也能看出她医术确实很强。

    毕竟现在很多中医连穴位都记不清楚,时时刻刻都要带着人体穴位图,到了要下针的时候,翻图现看。

    叶柔的下针手法已经超过京市百分之九十的中医了。

    更何况她还如此年轻。

    外人只当是平平无奇,只有老首长感受最深。

    一根根金针似是一股股小的暖流,暖意穿透皮肉渗进肺腑,舒服的他长长叹息一声。

    杜秘书此时推门进来,原本是要给老首长汇报事情,见到叶柔在给老首长下针,站在一旁等待。

    他将刘金堂和叶柔下针,放在一起对比一番。

    刘金堂下针迟缓,下一针要停一会,似是思索下一针在什么部位,有时候扎错穴位,还要拔出重来。

    叶柔则不同,她下针不犹豫,一针接一针速度极快且  从未出错。

    最为关键的是,杜秘书发现叶柔前半部分下针位置和刘金堂的下针位置一模一样,正是刘金堂的拿手好戏回春针法。

    叶柔唯一和刘金堂不同的是,她会的是完整的回春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