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总裁豪门 > 两万里路云和月 > 第八十九章
    云澜的第一场直播,超出预料的成功。

    直播工作室里,战败贴上了墙:4小时27分,番薯干售出149单,直播间峰值人数破三千。

    整个云澜上下为此欢欣鼓舞。

    “阿囡,看来我还是有些做主播的天分的,是不是?”李阿四背着手,站在太阳底下,仰首挺胸,“我看我讲解的时候,下面的留言特别多……不是我吹,我年轻的时候教了十来年书呢,底下最多的时候,坐了六十多个学生,我都没爬过,这直播就对着个手机,有什么难度?今晚直播,我来坐中间。”

    阿太说:“喇叭四,你可真能顺杆爬。”

    “你不服,你来试试?你自己说,昨晚你总共讲了几句话?”

    “呵。”阿太冷笑,麻利地打包着手里的两袋番薯干,懒得同他废话。

    春日正午的暖阳晒在晒谷场上,胶带撕拉声不断,一个上午忙下来,墙角阴凉处,已经堆满了打包好的番薯干。

    等到下午,刘清宁开着皮卡将打包好的货运到山下的快递站,最快明天,这些快递就能到客户的手上。

    这场直播,她是亏本赚吆喝,卖的这点钱连付给农户都不够,但总算开了个好头。收回来的番薯干不多,按照现在的情况,最多只能撑一个星期。下一场直播,她与妙妙商定,卖外婆拿手的山粉饺。

    去年妙妙拍过一个外婆包山粉饺的视频,拍了老嬢嬢做山粉饺和煮山粉饺的过程,没有同期声,采用的是后期配乐加字幕解说的形式,文艺有余,但用来卖货,效果还是差一些。

    这一次,妙妙重新编写了脚本。

    从阿四叔到山上挖春笋,两姐妹到山下农户家里买土猪肉,到老嬢嬢到田里挖芋头,磨芋头粉的过程,镜头追着记录下春笋破土的脆响,农村集市喧哗的烟火气,芋头叶上滚远的露珠,将一个小小的山粉饺的制作过程拍成了一部充满自然生趣的记录片。

    片子上传到小红书,效果不错,柴火毕剥同期声里,山粉饺在蒸腾的雾气和松枝的焦香里热腾腾地出炉。

    不到半天就有了二十多万的浏览量,几百条评论。

    趁热打铁,当天晚上,云澜正式开播,用了最简朴的直播方式,就把直播间架在王家老屋,一群老人穿上靛蓝布衣,在后面包山粉饺做背景,刘清宁和外婆在镜头前直播。

    镜头前热气腾腾的山粉饺冒着蒸汽,刘清宁一边讲解一边吃,一开始观看人数并不多,下单的人寥寥无几。

    这数据让刘清宁心里凉了半截。

    突然,屏幕里跳出一个评论:“主播挑战一下能不能一口气吃100个山粉饺。能吃得下我就买。”

    一开始无人在意,过一会儿,网友们在评论区刷起屏来。

    “一口气吃一百个我就买。”

    “吃不了就说明不好吃。”

    “……”

    刷屏刷到刘清宁无法忽视。她看了一眼镜头后面的妙妙。

    妙妙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吃一百个山粉饺?大家别搞错了,我们这里是卖货直播间,不是大胃王直播间。”妙妙说,“虽然我们的山粉饺很好吃,但是山粉就是番薯粉+芋头。番薯大家知道,是粗粮,有时候我们吃减脂餐,里面的主食会从白米饭换成糙米饭,番薯,芋头,土豆之类的粗粮,因为粗粮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没错。”刘清宁举起手里的牌子,上面列出了番薯和芋头的营养成分,“每100克番薯里面含有4克的膳食纤维,每100克芋头里面大约有18克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我们都知道,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所以,适当地食用山粉饺,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降低降低胆固醇,促进肠道蠕动。”

    “但是,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过犹不及。不论是什么好东西,吃多了肯定是不好的。所以呢,”刘清宁拿起手中一份已经真空包装好的山粉饺,“我们的山粉饺提供小包装,小包装一份是8个,刚刚好够一个女孩子吃一顿,不会浪费。如果是一家人吃,大家可以买大包装。”

    “没错,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喜不喜欢吃,也可以先买小包装,我们今天是做活动,一包就包邮。因为食物这个东西,肯定是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的,买多了不喜欢吃,浪费了,那不行,不能浪费食物,这是刻在我们中国人基因里的信念。”

    “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能浪费食物。所以,我们也不搞什么吃100个山粉饺促销的活动,我在这里慢慢吃,你在镜头前慢慢看,大家看,这几年的馅料有多满。”

    刘清宁咬开一个山粉饺,在镜头前展示里面的馅料。

    “这里面有香菇,春笋,虾米,肉,还有豆腐。我们用的都是好材料,春笋是我们镇上山上竹林产的笋。”

    王永梅老嬢嬢插嘴:“我们镇叫云林镇,我们镇,很穷的。全县倒数第一的穷。为什么穷?没有厂子,所以环境好,山清水秀,我们山上的杨梅,竹笋,青田人都抢着要!”

    “外婆说得没错,我们镇子的生态环境非常好,这些野生竹笋都是没有受到污染的,都是好东西。所以,好东西,细细品味,才是对食物的尊重。”

    两姐妹一个在镜头里,一个在镜头外,一唱一和。

    小麦和艾米在一旁登录账号,以普通观众的身份在直播间里留言控评。

    “没错,拒绝浪费食物。”

    “我家就是青田本地的,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都要专门去云林镇买山上的土鸡……”

    一起将话锋转了回来。

    这一晚,直播间的观看人数突破了五位数的关口。

    春分。

    已过春分,春欲去。

    陈今越再次踏进云上村。

    回来之前,刘清宁就告诉他,这几日村里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

    “前段日子大家在家里都憋坏了,现在天气回暖,大家都愿意出来走走,踏踏青。不过大多是青田本地人,外地的不多,早上来傍晚回,住下来的旅客不多。”

    沿着清源溪一路朝村子里走去,人不多,三三两两,确实都是青田口音,但这欣欣向荣的势头,还是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