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苏晴上次测试考最后一名,并且还没及格,她立马就知道好歹,铆足劲去追。
图书馆和自习室待多了,她的成绩很快就有所回升。
“上次考差了,是我掉以轻心,太轻敌。”苏晴解释道:“我放在专业课上的时间一变多,很快就爬到中间去了。”
她接受自己的普通,允许自己在中间蹲着。爬到中游之后,苏晴心态就淡定下来了,默默协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间。
谢建华紧张的咽了咽口水,他真没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可苏晴好像被之前的事刺激到了,格外的敏感。
他一提学习,苏晴自动联想到最后一名。
甚至他不问,苏晴自己就解释上了。
这么一搞,谢建华都有点紧张了,他赶紧说道:“我没笑话你的意思。我知道你们班现在的最后一名,是那个爱哭的男同学。”
苏晴瞪大眼睛,“这你都知道?”
“邱大山说的。”谢建华耸耸肩,“你们班的男同学,全都是邱大山的重点关注对象。”
他只是随便关注一下。
苏晴‘啧~’了一声,吐槽道: “谁会惦记红姐啊。邱大山时不时就带孩子来学校溜达。班上谁不知道何艳红是已婚。”
说完,她又无语的看谢建华一眼。
这家伙也来学校溜达过,尤其是周六下课,谢建华偶尔还会穿军装来接她回家。
班上的人也知道苏晴是已婚,并且爱人还是个军官。
而且大家还知道,苏晴的爱人不仅在,婆婆也在,就住在学校外头。
做军官的爱人,不能时刻陪在苏晴身边,但闲着没事干的婆婆,绝对有突然出现的可能。
而且王翠芬也确实是这么干的。她有时候运气好,买到了一些平时不好买的东西,就会特意跑一趟,送去苏晴的宿舍。
她们住的地方离学校就很近,来回方便得很。之前苏晴不爱学习,没课的时候还会抽时间回去找王翠芬玩呢。
有王翠芬这个最大的防火墙挡着,苏晴身边是真的一点桃花都没有。
大家都顾忌王翠芬婆婆的身份,想到这个,苏晴就忍不住惆怅了两秒,“翠芬要是我亲妈就好了。不做我亲妈,做我姐也好啊。”
她没有红杏出墙的想法,但春天来了,她还是想看看桃花长啥样的嘛。
入学头两个月,学生和老师们都在互相摸底。了解到现在这个阶段,师生之间的拉扯早就已经结束了。
老师们找到了合适的教学节奏,学生们也找到了学习和生活的平衡点。
这个时候,学生们才有余力去想别的,课外生活也丰富了许多,自发的搞起了社团,联络起了老乡……正值青春的男男女女一碰撞,很多人的心就躁动了起来。
但桃花是别人的,苏晴连花瓣都没有看着。
作为桃花防火墙的谢建华,还开玩笑的说道:“晴晴你叫妈名字的时候小声点。别真把人给叫来了。”
他不知道苏晴会怎样,反正他直呼王翠芬大名,得挨锤。
“妈现在忙着呢,才没心思管我们。”
苏晴伸长脖子去看,王翠芬正勤勤恳恳的印卷子呢,一会儿放白纸一会儿给油印机加墨,忙得热火朝天。
新来的那群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也都忙着写自己的作业和试卷。来的人虽然多,但都很安静。大家都是奔着学习来的,就算和身旁的人请教和讨论,说话也很小声,不敢打扰别人。
知道苏晴和谢建华在忙着出题,他们不会来干扰苏晴。
苏晴忙完自己手上的事,会特意抽出一段时间,给大家讲卷子上的题,但不是每道题都讲,她会抽大家都错的题讲,这样节省时间。
这也算是买她家卷子的售后服务了。
细算一下搭进去的时间精力,赚没赚到钱,苏晴自己心里也有数。
这波纯属半卖半送,给王翠芬赚吆喝的。
看手表上的时间走到十点,苏晴就放下手中的钢笔,起身走到李雪梅他们这群学生旁边。
“答案你们自己都对过了吧?有哪些是你们讨论过后,也没搞清楚的,我来给你们讲。”
她说话的同时,李雪梅就已经把移动的小黑板推过来了。
“苏老师,第九题我们没搞懂……还有第十五题……”
苏晴点点头,拿起试卷看一眼,就给大家仔细讲解了起来。
她卖试卷,当然会配答案。但油印机印刷太麻烦了,这答案不可能免费送。想买份答案,花的钱就会更多。
所以整个学习小组的答案,就只有一份,还是苏晴的手写版,放在李雪梅手里,想对答案的,自己去拿。
手写的标准答案里,苏晴不可能把解题的每一步都写上,只会写考点和大概步骤,她觉得简单的,就只留正确答案。
李雪梅他们这群人的基础,都不算太好,有的题能让所有同学全军覆没。
这样的题,就需要苏晴亲自出马解疑答惑。
剩下的题只要有人做对,做对的那位同学,就会帮助其他同学。
毕竟他们这个学习小组,叫互助学习小组,是为了方便同学互帮互助,不是补习班。
名师的高考补习班,那可是另外的价钱。
花了四五十分钟,讲完了卷子上的难题,苏晴就把时间留给大家,自己去房间喝水,然后拉着谢建华去厨房做饭。
“你切肉,我削土豆。”苏晴安排。
王翠芬搞事业呢,她和谢建华得帮忙把后勤管好。
她高考前那段时间,王翠芬所有的时间都扑在了她身上。但她现在只能做到偶尔帮点小忙,因为她大部分的时间,都得上课。
谢建华拿着菜刀,小声问道:“今天来的那个小耿同学,家里条件是不是不太好?”
“这是他第二次来,我跟他还是不算特别熟,他条件好不好,我也不太了解。”
对方穿得很普通,在苏晴眼里,不破烂也不张扬,特征一点也不明显。
“你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苏晴问道:“你想干嘛?你怕人家掏不出钱买试卷,然后举报咱们?”
“那倒不是。我是觉得,可以让那几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来给妈帮忙,然后再分给他们一笔工资,分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