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王翠芬不让儿子回家,过年都不让儿子进门,不管怀孕的儿媳……街坊也没敢说她做得不对,最多嘀咕一句王翠芬的气性大。
连谢瘸子也不敢发表什么意见。
王翠芬在他枕边说了,大儿子认错,只是想让家里帮忙带孩子的猜测。这些话在谢瘸子的心里扎了根刺。
他倒是稀罕孙子,父子感情好的时候,他主动提出帮忙带孙子没问题。要是双方还在闹矛盾,被儿子算计去带孙子,那问题就大了。
想劝母子和解,怎么着也得孙子大一点再说。
不然就真成王翠芬猜的那样了,儿子道歉,只是为了让他们老两口去当牛做马,光是想想,心里就怪不是滋味的。
王翠芬虽然不管,但该她知道的情报,一个都没少听。
“因为张大红怀相不好,想请人代班,被马桃花骂了一通,嫌请人代班要花钱……就为了那么点钱,一点不顾惜自己女儿的身体,张大红也是不容易…… ”
“也是张家不地道,要不然翠芬也不会那么大的意见。张大红这样,全是自己娘家坑的。”
这种八卦,王翠芬只管听,不插话,只偷偷撇嘴。
听得正起劲,门口路过的邮差,直接喊了声婶子,就递了两封信给王翠芬,“谢二哥寄回来的信。”
然后邮差又打量一圈围着说话的大娘大姐,又掏出一封信,“周婶子,你家的。知青点寄回来的。”
作为负责这片地方很多年的邮差,他根本不需要记门牌号,能直接认脸。
周大姐拿到信,就直接拆开,交到王翠芬手里,“翠芬你帮我念。”
她不识字,又不想等到儿子下班回来,等的时候太磨人。正好王翠芬现在长进了,能把字认全,估摸着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信,她就让王翠芬帮着念了。
王翠芬拿起信纸,坐姿就端正了起来,一目十行的看完,总结道:“你儿子下个月十号要回家。你提前收拾一下。”
念完别人的信,王翠芬才起身,准备把给苏晴的那封信交给她。
平时谢建华寄信,都是寄一封,直接寄给家里。只有找苏晴单独说事的时候,才会另写一封。
王翠芬怕是正经事,把那封单独的信交给苏晴之后,还眼巴巴的看着苏晴,等她说话。
“怎么了?建华到底什么事啊?”
苏晴有些不好意思和王翠芬对视,因为谢建华企图劝她一个人去随军。
“妈,信给你,你自己看。”
寄给家里的那封信,王翠芬刚刚已经撕开看过,跟往常每个月都寄回家的平安信差不多。
谢建华在信里也没说什么特别的,只说自己已经在新地方安顿下来了,那进修的学校挺好,他挺习惯的,让家里人别担心。
汇报完自己的情况,他又问家里人好不好。
信里面没有什么值得重点注意的消息,王翠芬看完就顺手放桌边了。
她哪能想到,谢建华居然挖她墙角,在写给苏晴的信里,叫苏晴去随军,不叫她。
写给家里的给她看的信,提都没提一下随军的事。
“建华这小子过分了嗷。”王翠芬一边哼,一边拿苏晴的信看。
王翠芬看信的间隙,苏晴替谢建华说话道:“他也不是不想让你去。是他们那边现在就这条件,最多能申请到一个单间,二居室和三居室的,要等一段时间。”
现在不比刚建国那几年,学校的教职员工多,来进修的有职位的军官也多,房子没那么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