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去修仙咯 > 第186章 李富贵
    夜风裹挟着腐土的气息拂过打谷场,谢灵运的指尖在时莱腕间收紧。

    小仙女的掌心冰凉如玉石,在说出“魔奴”二字时猛地一颤。

    那种源自骨髓的恨意,毫不隐瞒!

    时莱一直对神魔大战感兴趣,想要探寻千年前的隐秘。

    只是小仙女总是想不起魔的来历。

    此时他被谢灵运抓着,凌空站立,听到耳旁传来咬牙切齿的声音,心中一惊。

    所谓的洋和尚并不是洋人,只是一个职业,人倒在打谷场中央,脸色惨白,嘴角还凝固着一丝诡异的微笑。

    最刺目的是他手中紧握的银十字架,链子深深勒进指缝,仿佛生前经历着极大的痛苦。

    时莱很肯定,他在那人身上没有感觉到任何的灵力波动,甚至气血都不算旺盛。

    如果他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除了快速逃窜的那只黑猫,就是他手里拿着的十字架。

    所以,魔奴和这个玩意有关?

    那魔又是什么?

    他有一些猜测,又不敢肯定。

    “洋和尚”已经有进气没出气,胸口看不到起伏,顾苏桥师兄弟六人顾不得休息,稍稍商议,又打出一张六丁六甲符,再次攻了进去。

    这种场合,只有他们能上,龙组只能旁观。

    那是女鬼,无形无质。

    此时被符箓逼出身形,依然可以自由穿梭草垛、石碾,看看倒地的那人就知道,普通人拿她没有办法。

    常破虏和一众龙组成员眼巴巴的看着,心里把自家爷爷骂的要死。

    你都去过道观了,也不知道帮我求一个上山修道的名额。

    但凡我这会有点灵力,肯定会比这几个老登强!

    趁着六人抢攻,鲍燕青深吸一口气,快速跑进去,把那人给拖了出来。

    试了试鼻息,已经死球!

    这是一个中年男人,穿着深色衬衫搭配白色可拆卸衣领。

    鲍燕青认得这是罗马领,象征忏悔与圣洁,是洋和尚的标准着装。

    正在叹息时,她听见耳旁传来一道细不可闻的声音。“燕青,你把他手里的东西拿上,回山之后给我看看。”

    是谢师叔

    鲍燕青身形一顿,猛地抬头看了看四周,没有发现两位师叔的身影。

    她默默的俯下身,又检查了一遍尸身,把这人右手拿着的十字架取下,悄悄塞入衣兜。

    旋即,她心情大好,掂了掂手里的斩妖剑,再次冲了进去。

    两位师叔压阵,她还怕个屁啊!

    有了上一次对敌的经验,七人越打越顺,并不急于击杀,慢慢把女鬼逼入一个狭小空间。

    七把剑上都有灵力和驱鬼符加持,女鬼不敢触碰,少了腾挪辗转,渐渐落入下风。

    她发出一声尖啸,再次抛出鬼婴。

    顾苏桥早早就等着这一招,手里的长剑也随之抛出,刚好把鬼婴给钉在地上。

    紫灰色的鬼婴龇牙咧嘴,想要把剑从身体里拔出,却只能在一阵阵青烟之中无声哀嚎。

    其余六人加速抢攻女鬼,让她无暇分身,顾苏桥把一张驱鬼符结结实实印在鬼婴额头,盖上城隍印。

    收了魂珠退出来,七人气喘吁吁,却不约而同的笑出声。

    少了鬼婴,女鬼的攻击就少了一半威力。

    谢灵运心不在焉,时莱见场上战斗已经没有悬念,关切道:“我们先走吧?”

    小仙女低着头,噘着嘴,似乎在努力的回忆着什么。

    听见时莱的话,她闷闷的点了点头,带着他凌空飞出村庄。

    一些过往的片段不停从她脑海闪现,又消失不见。

    只有那十字架,让她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路过村口时,时莱低头看了眼,见到一个老道士爬到老槐树上,踩着细枝,抻着脖子,正用望远镜看向村内的的打谷场。

    明明很猥琐的形象,老道士却神态凛然,嘴里还小声嘀咕着,“道家正统传承未绝”

    时莱已经认出,这就是每天在放生池打坐的老头。

    只是此时小仙女心神不宁,他也无心询问,瞟了一眼又把注意力放在身边人。

    老道士有个很俗气的名字,叫做李富贵。

    别看名字俗气,那是父母对子女莫大的祝福。

    至少一听就知道以后想要什么,比“子涵”、“梓涵”、“紫涵”通俗易懂!

    可惜,他出生的年代,正是百废待兴,没办法富贵。

    十岁左右,他饿的嗷嗷叫,爹娘不忍心,心一横,把他送进了道观,去吃百家饭。

    那个年代,别说道观,连平民百姓都活的很苦。

    少有香火,更无供奉。

    他师门在深山之中,就自己开荒种田,又学狩猎和捕鱼,总算留下了一条性命。

    也好在他是正一,终归是能吃肉。

    肉才有油水,抵得住饿!

    后来能传度了,他有了道号,依然是个很俗的名字:大通。

    重建龙虎山,正一道各宗各派选送优秀道人,他也被当地协会送去,一待就是十来年。

    和顾苏桥等人算是同宗,他也出自茅山。

    早年间,各门各派都食气修炼,不过着重点不同,茅山宗更偏向于符箓。

    那时候灵气尚未枯竭,符箓千奇百种,见效快,威力大,容易收割信众。

    等李富贵开始修道时,传到他手里的符箓不过十来种,而且空有其表,最多能有点心理安慰。

    他一辈子都在道观长大,一直都在追寻大道的踪迹。

    这次上面发了话,让他们好好研究下伏魔观。

    话说的很客气,但是态度很明确。

    研究,就是学习。

    几次会议后,李富贵请缨,先来伏魔观一探究竟。

    老道士年过七十,但身体康健,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他做事稳妥,一直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了伏魔观也不表明身份,也不急着和时莱攀谈,一直在悄悄的观察。

    除了无为,他没看出太多门道。

    一直到今天,时莱送七剑下青城,他才找到机会。

    先是通过副会长打听到消息,又通过渠道和龙组沟通,一路上紧赶慢赶总算到了现场,可惜被拦在村外,只能借了个望远镜爬树。

    总算让他见识到心仪多年的降妖伏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