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去修仙咯 > 第175章 老道
    傍晚香客下山,逐渐清净。

    放生池的水面映着最后一缕霞光。

    时莱坐在青石板上发了会呆,把小弓收入怀中,揣上锦囊。

    见到这玩意的第一眼,他就猜测是真君法宝。

    毕竟这里是灌口县青城山,

    毕竟供奉着清源妙道真君,

    毕竟之前已经有了赶山鞭。

    至于金弓银弹为什么会出现在道观外的灌木丛里,为什么会被小天和小昭找到

    小天只会拼命摇尾巴,再快点就转成了螺旋桨,面对时莱的提问,一脸傻笑。

    小昭它也不聪明,跟在小天身后,想要靠近又不敢,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清澈的水光。

    问他们,还不如做法把土地和山神叫出来。

    米小满和苏小暖把放生池的水换了新的,爬起来洗了洗手,洗了洗脚,趿拉着鞋子跑回后院。

    梧桐树下挂着灯泡,这是以前师父买的,有些年头了。

    早年间的东西质量真不错,一箱子六个灯泡用了快十年还有新的。

    老式灯泡散发着昏黄的颜色,照亮了树下两个摇晃的小脑袋。

    米小满咬着笔头,正在赶作业,旁边是大字不识一箩筐,好奇观望的苏小暖。

    新鲜场景意外有些古朴的感觉,让人怀念,就像书本里曾经出现过的“小橘灯”。

    “小满的成绩不差。”鲍燕青收拾着东西跟在时莱身后进后院,小声说着,“她能认识很多字,算数也很好,是故意不好好写。”

    鲍燕青这段时间担负着大师兄学业的辅导,虽然小家伙依然十道题错八道,但又怎么瞒得过蜀大的毕业生。

    “是因为班主任吗?”

    “嗯,她不喜欢米继业,大师兄性格活泼,米继业不喜欢她。”鲍燕青犹豫了会,试探道:“能不能给她换个班?”

    “一年级就一个班,现在学生越来越少了,如果不是两个学校合并,人数会更少。”

    “要不,您和校长谈谈,把米继业换掉?”

    薛昌还在以伏魔观的名义赞助着学校的午餐,只要提出来,校长肯定会认真考虑。

    时莱想了想,轻轻摇头,神色收敛,“干扰教学,是一件很让人讨厌的事情。”

    一个老师,特别是小学启蒙的老师,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

    但是,你不能因为米小满个人对米继业的不满,就轻易提出换老师。

    校方如果无法满足要求,孩子会不会更加被针对?

    这种事,只有为人父母才能逐渐理解其中的无奈。

    当然,面对熊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老师们也有很多无奈。

    “你平时多辛苦下,小学的课程也不难,小满很聪明,你多辅导辅导。”

    “没问题,师叔,辅导大师兄的作业不费事。”

    晚饭前,米小满已经做完了作业,检查后居然全对,小家伙得意洋洋,“师弟,道士说,暑假带我们去京城玩。”

    年纪前十而已,轻松拿捏。

    “大师兄,什么是暑假?”

    “就是很热很热的时候放的假,可以很长时间不上学。”

    苏小暖天天不上学,对这个假期没感觉,只是觉得去京城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高兴的晃了晃脑袋,“师父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米小满认真想了想,点头道:“嗯,道士还不错,等我长大了,可以考虑嫁给他,他不聪明,还有大病,以后娶不到老婆的。”

    鲍燕青忍住笑,把手里的作业本放下,轻声道:“大师兄,你不能嫁给师叔,他是你师父。”

    “不可以嫁给师父吗?”

    “不可以,你们算近亲,近亲不能结婚。”

    她想说乱伦,犹豫着,换了个能说的词。

    “近亲?”

    “就是很亲很亲的人,不能结婚。”

    “那我爸爸为什么娶了我妈妈?”

    鲍燕青瞬间被噎住。

    尽管米小满是个聪明机灵的小姑娘,可也只有七岁。

    寅时的山风格外寒凉。

    时莱将最后一叠黄纸压上镇石,抬头望见启明星正悬在伏魔观飞檐上。

    米小满抱着比她人还高的笤帚,正在清扫大殿前面的落叶——小丫头今早出奇地安静,连辫梢的铃铛都没响过。

    苏小暖把落叶拢起,轻手轻脚的放入竹篓,不言不语。

    今天是个严肃的场合,昨天晚上师父甚至没有吃饭。

    梅山六弟子抬着祭品鱼贯而入。

    顾苏桥肩头的扁担弯成满弓,两端各悬着九斤九两的糯米;

    沈云谏怀里的陶瓮装着百花蜜,引得几只早蝶绕着瓮口飞舞。

    卯时三刻,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

    时莱手持桃木剑划开晨雾,剑尖挑起的露珠在空中连成北斗七星。

    “太乙救苦天尊——”他长诵一声。

    米小满和苏小暖肃然立在他身侧,立刻摇响三清铃。

    稚嫩的童音与铜铃的清响交织,惊起满山宿鸟。

    顾苏桥六人列成六合阵,手中六色幡旗次第展开:

    青幡招魂,

    白幡引路,

    赤幡镇煞,

    玄幡定魄,

    黄幡载德,

    紫幡承愿。

    幡面上的往生咒文如活物般游动,将十七年前的悲恸娓娓道来。

    露珠凝成婴孩笑脸,山风送来遥远的读书声。

    “礼赞——”时莱剑锋一转,桃木剑凌空画出金色符箓。

    米小满突然摇动三清铃,惊动了趴在地上的小天狗。

    这黑毛团子突然人立而起,对着厄难的方向连吠三声。

    谢灵运不知何时立于殿脊,月白道衣被山风鼓荡如帆。

    她指尖轻弹,九节杖上的铜环应声而鸣,将梅山六弟子的诵经声送向云端:“魂兮归来——”

    放生池的水面泛起涟漪,倒影着空中掠过的鸟群。

    大殿门外,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道士站在人群之中,看着眼前的法事,暗自点头。

    小小年纪有如此修为,难怪贵人如此看重。

    他受指派而来,也想亲眼看看,这个小道士到底是怎样的人。

    道家传承断绝,今日又在青城山重新出现。

    原本只以为是闹剧,协会都没当回事。

    上一辈住持时,对于道家该不该入世宣传,颇有争论,前些日子老住持去世,杂事繁多,又搁置了。

    直到前几天,有京城大佬询问,协会才重视起来。

    讨论良久,老道决定亲自走一遭。

    刚才桃木剑划过天空,金色符箓就在他眼前。

    做不得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