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叔侄二人一路上倒也吃得不错。三天两头就能加餐一顿肉菜。
人逢喜事精神爽,二人的气色也渐渐好转。
韩宇看起来越发像个道长,开口闭口尽是“贫道”、“天机”。
在一声声恭敬的“道长”呼唤中,韩宇恍惚间竟有些飘飘然。他差点忘了自己不过是韩家村里的一个小混混。
况且韩宇腰包里揣着两贯铜钱还能坐上牛车,本该用半月的行程,仅用十一日便走完。
抬头望着青禾镇熟悉的城墙。叔侄俩相视一眼,眼中泛起泪光。
韩超嘴唇微颤,韩宇喉头滚动,两人一跃而下牛车,韩超大声喊道:“终于回来了!”
腊月寒风凛冽,二人比大部队迟了整整一月。
韩超望着熟悉的街景,眼中泛起湿意。
“你先回去吧。”韩宇淡淡开口,将韩超往旁边一推,独自迈入城中。
“三伯,您不回家吗?”韩超愣了片刻,连忙追问。
韩宇脚步不停,头也不回地丢下一句:“还有事要办。”
韩超张了张嘴,终究没能说出挽留的话。
他看着三伯的背影渐行渐远,一时五味杂陈。
这一路上,若非有三伯相伴,他恐怕难以安然归来。
城内熙熙攘攘,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韩宇穿梭其中,心不在焉。
荒漠要塞的艰险险些夺去他的性命,如今能活着回来,已是天大的幸事。
可想到家中那位泼辣的婆娘,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韩宇苦笑着摇了摇头,脚下不自觉地加快了步伐,直奔学堂而去。
“刘兄?”
一声惊呼打乱了方才几名学子的争论,相熟的几位同窗转头看过去。
“真是你啊!我们还以为”有人激动地上前,话说一半又戛然而止。
韩宇淡然一笑,轻描淡写道:“劫后余生,侥幸而已。”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起他的经历,韩宇只是简单应付,并未多说。
寒暄过后,他婉拒了同窗们的邀约,独自走进学堂。
宿舍里,韩宇简单收拾了一番,抖了抖《论语》上的灰尘。
“韩宇,你在吗?”一个女声从门外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韩宇一愣,随即苦笑。果然,该来的总会来。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走向门口。
韩宇伸手推开门,露出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夫人,我回来了。”
门外的柳芸愣了一瞬,随即眼中涌现出复杂的情绪,方才听闻韩宇回来了,她撂下栗子摊就往学堂这儿跑。
可真见到韩宇,柳芸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两人就这样对视良久,谁都没有先开口。
韩宇看着分别许久的刘芸,心中竟然生出些许思念。
最终,他打破了沉默:“我知道你有很多话要说,但能否容我先说几句?”
柳芸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韩宇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这次荒漠要塞之行,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知道从前的我有多么不堪,也知道你为什么会如此厌恶我。但请相信,我已经决心改过自新。”
他指了指身后堆积如山的书籍,继续说道:“我会努力读书,考取功名。不为别的,只为能给你和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未来。”
柳芸听到这番话,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男人,发现他确实与从前大不相同。那双曾经浑浊的眼睛,如今清澈闪烁。
“你”女子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韩宇郑重地点了点头:“请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证明给你看。”
柳芸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转身离去。
韩宇看着柳芸渐渐消失的背影,暗自下定决心。
他关上门,重新回到书桌前拿起笔,在发带上郑重地写下“智慧星君护我”五个大字,将其系在头上。
仿佛这发带就是一道护身符般,帮助他战胜一切困难。
韩宇深吸一口气,重新埋首书中。
窗外,新的一天已经开始。而对韩宇来说,这不仅是新的一天,更是新的人生。
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韩宇发誓,这一次,他要真真正正地读书。
日复一日,他废寝忘食地钻研典籍。
同窗们都被他的勤奋所震惊,纷纷效仿。整个学堂顿时弥漫着一股读书热潮。
孟文旺终是按捺不住,找上门来。
他看着形容憔悴的韩宇,皱眉问道:“刘兄,你这是何苦?何必如此拼命刷题呢?”
韩宇抬眼,幽幽道:“脖子上架着一把锋利的剑,只要偷懒就会遭受惩罚,樊相公到底要不要继续?”
孟文旺被他这番话吓得一颤,不禁后退两步。
韩宇低头继续读书,仿佛未觉周遭变化。
夜深人静,韩宇伏案而眠。
不知过了多久,他猛地惊醒,发现自己满脸泪水。梦中的情景已然模糊,只记得有个温柔的女子,与他相对而坐,相谈甚欢。
韩宇苦笑着摇摇头,甩去脑中杂念。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书本,前路漫漫,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读书好啊,”韩宇喃喃自语,“考取学位换前程,就能摆脱苦力的宿命。”
想到这里,他忽然觉得有些可笑。
从前的他,对读书避之不及,如今却将其视作救命稻草。世事无常,莫过于此。
韩宇摇了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到脑后。
寒风呼啸,雪花纷飞。韩宇踽踽独行,身影在茫茫雪地中显得格外孤寂。
不知不觉初雪已经降临,距离上次与刘芸的见面竟过去了这么些时日。韩宇心想。
今日学堂的同窗早早回家,唯独他似是不大愿意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