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发现的那片松菌林确实隐蔽,但架不住采菌人越来越多,万一被别人发现了呢?
路上,她习惯性地留意着路边的药草。
忽然,一个小土包吸引了她的目光。那微微隆起的形状,对于老采菌人来说再熟悉不过。
“大嫂!”她压抑着兴奋喊道,“松菌!”
几个妯娌立刻围了过来。
刘秋莲蹲下身,用木棒轻轻拨开表层的土。果然,一个尖尖的菌头探出了头。
“真是大松菌!”韩巧英眼睛一亮,“秋莲,你这眼力可真好。”
刘秋莲接过镰刀,小心翼翼地挖掘。
很快,一朵硕大的松菌露出真容,菌柄粗壮得像个小孩的手臂,整株足有半米长。
“老天爷,这么大的松菌!”张冬梅惊叹道,“今年还是头一回见。”
钱玉兰笑着说:“咱们运气不错,这一朵够一顿饭的了。”
刘秋莲仔细把土重新盖好,站起身时发现膝盖都有些发麻。
“你们都急着赶路,没注意看路边。这种地方,往往藏着好东西。”
“快别磨蹭了,”张冬梅催促道,“再晚些,咱们的松菌窝说不定就让别人找着了。”
四人加快脚步,穿过一片杂木林,很快来到去年发现的那片松菌林。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惊喜不已:密密麻麻的白嫩菌帽,如同星星点点撒在地上,阳光透过树叶照射下来,更显得晶莹剔透。
“太好了,还没被人发现!”张冬梅放下背篼,迫不及待地拿起撬棍。
刘秋莲蹲在一丛松菌前,轻轻撬起,“这些得有十来斤呢。”
几个妯娌一边采菌,一边闲聊家常。
刘秋莲一边应和,一边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半个小时后。
几个人采完了松菌,又往山上走。
刘秋莲跟在韩巧英身后,踩着松软的泥土,不紧不慢地往山坡上走。
她时不时扫视着周围的草丛,希望能发现些值钱的野生菌。
前方传来一阵轻快的说笑声,张冬梅忽然站住,伸手拉了拉韩巧英的衣袖:
“那不是陈书记家的妹子吗?”她的目光追随着远处一道身影。
韩巧英眯起眼睛,顺着张冬梅手指的方向看去:
“跟张虎芬走在一起那个?”
她仔细辨认了一会,“可不就是嘛。那陈家可真是了不得,大哥当了大队书记,二哥陈长毅现在都是镇上的二把手了。”
张冬梅的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说起来倒是挺好笑的,陈书记这个大哥,论能力还比不上他家老二这个二把手呢。”
刘秋莲静静听着她们的对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眼前这个跟张虎芬走得近的女人,竟是大队陈书记的妹子。
“你们看虎老幺家那婆娘。”
张冬梅忽然压低了声音,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屑,“整天跟在张虎芬屁股后头转悠,跟个跟屁虫似的。他们家那几个不要脸的,还在外头嚷嚷说咱们贪了他家的牛黄呢!”
韩巧英挥了挥手,像是赶走一只讨厌的苍蝇:
“别理他们,不值当的。这种人啊,就是闲得慌。”
山路渐渐变得陡峭,林子里的植被也愈发茂密。
刘秋莲的目光被几朵晶莹的玉露兰吸引,它们在草丛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跳一支优雅的舞蹈。
她心里暗自叹息,这些以后要被列入保护植物的珍稀兰花,现在竟无人问津。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刘秋莲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突然,她的目光被左边草丛里的一片灰黑色小棍子吸引。
“等等!”
她快步走近,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当看清那些小棍子的真面目时,她忍不住惊喜地叫出声,“这不是松菌蛋吗?竟然有这么多!”
“松菌蛋?在哪儿?”韩巧英听到喊声,立马转身走了回来,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刘秋莲小心翼翼地拨开枯叶,露出下面的灰黑色菌杆。
她的动作极其轻柔,生怕弄坏了这些珍贵的野生菌:
“这可是宝贝,得挖深一点,要找到下面的白蚁窝才行。这种松菌蛋可不好找,咱们运气不错。”
钱玉兰和张冬梅也凑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地上的东西。
阳光从树叶间漏下来,照在那些灰黑色的菌杆上,闪烁着微弱的光泽。
“秋莲,这东西值钱不?”张冬梅蹲在一旁问道,手指不自觉地想要触碰那些菌杆。
刘秋莲轻轻拦住她的手:
“现在不好说,不过找到了总比空手而归强。咱们得分头挖,从下面进去能省点力气。”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东西很娇贵,得小心点。”
几个人分散开来,找了个合适的位置开始挖掘。
刘秋莲和韩巧英配合默契,一个负责挖,一个负责清理周围的杂物。
大约半个小时后,她们终于碰到了一处松软的地方。
“大嫂,你看!”
刘秋莲指着洞口的一块泥巴,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泥巴上隐约可见黑乎乎的轮廓,那是松菌蛋特有的形状。
她小心地把泥巴刨出来,果然发现了六个品相极好的松菌蛋。
仔细观察,这些松菌蛋的皮纹细腻,捏着很结实,应该是最上等的“细花货”。
两人继续往里掏,又陆续找到二十多个,加起来约有两三斤重。
刘秋莲的心里乐开了花,暗自盘算着:要是能卖个二三十块钱一斤,这一趟就很值得了。
填好挖过的坑,几个人继续往上走。
在松树林里,她们又发现了不少石木耳。
这些石木耳生长在潮湿的枯枝上,像一朵朵精致的小花。
突然。“咦?”
刘秋莲拨开一堆湿润的落叶,眼前突然闪过一抹艳丽的红色,“这边有朱菇。”
她刚要俯身去采,韩巧英眼疾手快地一把拉住她的手腕,声音里带着紧张:
“别动!这么红艳艳的,一看就是剧毒的东西。”
刘秋莲轻轻挣开大嫂的手,笑意在眼底漾开:
“大嫂别紧张,这种朱菇我在医书上见过。不但无毒,还是难得的好东西呢。”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杂草,“您看,在有些地方,产妇还专门用它来补身。”
韩巧英将信将疑地蹲在她身边,皱着眉头打量那片鲜艳的菌子:
“真的假的?我们这一带从来没人敢采这个。”
“我们采些回去给王医生看看。”
刘秋莲说着,手指轻轻拨弄菌子的边缘,“您瞧,这菌盖是标准的半球形,边缘有这种整齐的棱纹,菌柄是纯白色的,这些都是它无毒的特征。”
山风吹过,带来一阵潮湿的气息。韩巧英犹豫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还是小心些好。这山里的菌子最是要命,一个不留神就能要人性命。”
“大嫂说得对。”
刘秋莲一边说着,一边仔细地将朱菇放进背篼,“就像那青皮菇,有些人嫌煮得麻烦,没煮熟就敢吃,那可不是要看小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