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总裁豪门 > 重回八零小山村 > 第六十一章 老实点

第六十一章 老实点

    “最好是这样。”刘秋莲转头瞪他一眼,“你要是敢像以前那样懒散,我就让你自己过。”

    “就一个梦就把你吓成这样。”林守平忍不住笑出声,“我的傻媳妇儿。”

    刘秋莲拍开他不安分的手:“老实点睡你的觉。”

    “那我看会儿书,保证不打扰你。”

    等刘秋莲睡熟,林守平注意到她眉头依然微蹙,轻轻抚上她的额头:

    “放心吧,这辈子我都不会负你。”

    “死蚊子!”睡梦中的刘秋莲突然挥手。

    林守平哑然失笑,放下书本,轻手轻脚地吹灭油灯。

    清晨,阳光还未完全洒遍大地,刘秋莲就被院子里的动静惊醒。

    她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吵醒身边熟睡的人。推开门,迎面撞上正要出门的张冬梅。

    “弟妹也起这么早?”张冬梅笑着打招呼。

    “大嫂二嫂都起来了,”

    张冬梅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说,“今年第一天上山摘菌子,得抓紧时间。”

    钱玉兰的声音从灶房传来:“快来吃早饭,去晚了只能捡人剩下的了。”

    刘秋莲端着脸盆去打水,看见林父和林守富兄弟几个从后院走来。

    晨露沾湿了他们的衣袖,显然已经忙活了一会儿。

    “老汉们这么早?”刘秋莲打招呼。

    林父抹了把额头的汗:“还剩点树皮要剥,早点干完好去挑黄泥。”

    “南瓜地那边有黄泥,离土窑也近。”刘秋莲提醒道。

    林母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从厨房出来,招呼大家吃饭。

    刘秋莲回房看到林守平居然也醒了,不由得惊讶:“你伤着腿,多睡会儿不好吗?”

    “习惯了,这会儿肚子就饿。”

    林守平不好意思地挠头笑道,“对了,等会让建国帮我叫三秋来拿钱。”

    “嗯。”刘秋莲应了一声,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饭,林父看着小儿子这些天一直都没有睡懒觉,欣慰地笑了。

    清晨的风带着泥土的芬芳,掠过每个人的脸庞。

    吃过早饭,刘秋莲和几个妯娌带上工具准备出门。

    她们跟着张冬梅抄近路,穿过南瓜地后的林子,朝山窝窝进发。

    清晨的山林雾气缭绕,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嫂子,弟妹,这边!”

    张冬梅指着一片开阔地,“这里去年长了不少菌子,今年肯定也不会少。”

    正说着,钱玉兰眼尖地发现了一簇野菇:“快看,这里有!”

    几个人顿时分散开来,仔细搜寻着地上的蘑菇。

    刘秋莲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拨开面前的枯叶。

    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对这片山林了如指掌。

    潮湿的泥土气息钻入鼻腔,混合着草木的清香,带来一丝难以言说的惬意。

    远处传来鸟儿的啼鸣,偶尔有几片树叶随风飘落,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她握紧手中的木棒,眼睛在灌木丛中来回搜寻。

    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洒落,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身后传来韩巧英的脚步声,“秋莲,这边树根下有个小家伙。”

    刘秋莲转身看去,只见韩巧英正蹲在一棵老槐树下,手指着一簇泛着土红色的蘑菇。

    “是奶浆菌!”她快步走过去,蹲下身仔细观察。

    菌盖表面光滑如丝绸,边缘内卷,颜色介于土红与琥珀之间。

    白色的菌褶整齐排列,轻轻一碰就会变成褐黄色。

    “记得小时候,我爹最爱吃这个。”

    韩巧英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将蘑菇采下,“炒着吃最香。”

    刘秋莲点点头,“这种菌子确实鲜美,不过得小心采摘,别伤着根部。”

    她伸手接过蘑菇,放进随身带的竹篮里。

    两人继续向前搜寻,不时停下脚步查看可疑的隆起或枯叶堆。

    远处传来张冬梅的声音,“这边有青头菌!”

    “等等我们!”韩巧英提起裙摆就要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

    刘秋莲拉住她,“慢点,山路不好走。”话音未落,一阵簌簌声从旁边的灌木丛中传来。

    两人屏住呼吸,齐齐望去。灌木丛剧烈晃动,一只野兔突然窜了出来,吓得韩巧英差点摔倒。

    “哎呀!”她扶着刘秋莲的手臂站稳,“吓我一跳。”

    刘秋莲笑道,“看把你吓的,刚才不是还要跑吗?”

    “这不一样,”韩巧英嘟囔着,“我是怕错过好东西。”

    正说着,前方传来一阵扑腾声。

    “野鸡!”钱玉兰的声音突然响起,紧接着就看见两只野鸡扑棱着翅膀冲天而起。

    韩巧英眼疾手快,抄起手中的镰刀就扔了出去,却还是落了空。

    野鸡扑扇着翅膀,很快消失在树林深处。

    “可惜了,”她遗憾地说,“要是有把猎枪就好了。”

    刘秋莲想起林守平曾说要买猎枪的事,不由得笑出了声,也难为他这段时间如此耗费心力。

    “秋莲,你笑什么呢?”韩巧英凑过来,眼中闪着促狭的光。

    “没什么,”她轻轻摇头,“继续找菌子吧。”

    刘秋莲背着竹篼,继续跟着三位妯娌沿着山路缓缓前行。

    初秋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地上,带着丝丝暖意。

    “秋莲,你说这山里的菌子,怎么一年比一年少了?”

    韩巧英一边拨开挡路的灌木,一边感慨道。

    刘秋莲抬眼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山,轻声回应:

    “可不是嘛,现在采菌的人多了,好菌窝都让人找光了。”

    脚下的落叶厚厚一层,踩上去软绵绵的。她不由放慢了脚步,蹲下身子拨弄几下。

    这种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往往是上好的菌子生长之地。

    “别管那些小菌子了,”

    张冬梅催促道,眼神里带着几分焦急,“咱们今天是专门来找松菌的。”

    “知道了,三嫂。”刘秋莲站起身,拍了拍裙子上的尘土。

    穿过板栗林时,零星的刷把菌和青杠菌映入眼帘。

    她随手捡了几朵放进篮子,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路边的药草吸引。

    金刚藤蜿蜒爬过树干,鸡屎藤的紫色果实半掩在叶下,偶尔还能看到几株鹅掌金星草探出头来。

    “这片山林里的药材可真不少。”

    钱玉兰感叹道,“秋莲,你以前跟你老汉学看过医书吧?要不然怎么能认得这么多。”

    刘秋莲微微点头,眼底闪过一丝留恋:“是啊,光是这一片林子,就有十几种常用药材。”

    “你这丫头,”韩巧英笑着摇头,“采个菌子都能分心。”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翻过了一道山梁。

    沿途遇到不少背着竹篼的村妇和孩子,都在林间寻觅菌子的踪迹。

    有人收获颇丰,笑逐颜开;有人一无所获,愁眉不展。

    “这么多人都往这边来,”张冬梅压低声音说,“该不会咱们的松菌窝让人发现了吧?”

    钱玉兰安慰道:“应该不会,那片地方偏僻得很,一般人找不到。”

    刘秋莲默默跟在后面,心里却泛起一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