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皇帝猜忌?我换地方称王 > 第四十三章 流民

第四十三章 流民

    副将钱马走上前来,压低声音道:“末将斗胆直言。京都不回信,或许或许就是最好的回信。”

    司勇微微侧头,“此话怎讲?”

    “您想,如今天衍境内,蝗灾水患接连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各地粮食都紧缺得很,这些流民往哪去?”钱马眼中闪过一丝精明,“若是让他们去了玄都,那不就等于是让钟煜帮咱们养人?”

    这番话让司勇眼前一亮。是啊,让这些人暂时去玄都避难,等灾情过后再召回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妙啊!”他忍不住拍了拍钱马的肩膀,“你小子,倒是个人才!”

    钱马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低头道:“末将不过是实话实说。”

    “传令下去,”司勇的声音里多了几分轻快,“撤销统计人数,大开城门,但凡想走的,一律放行!”

    命令很快传遍了整个玄冥关,守城士兵不再盘查离境的百姓,甚至还主动为他们指路。

    与此同时,玄都城头。

    钟煜站在城墙上,看着那些络绎不绝的人群,眉头微皱,自从他下令接纳幽州百姓,并承诺只要加入天枢民册就能分到房屋和粮食后,来的人就越来越多。

    “这些人”他喃喃自语,“天衍朝廷是真不要了?”

    身旁的诸葛明月欲言又止,“大王,这些都是流民啊,咱们的粮食”

    “粮食?”钟煜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玩味,“咱们缺这个?”

    诸葛明月一时语塞。确实,自从开通了海上贸易,玄都的粮仓就没空过。但这么多人口涌入,总归是个负担。

    “人才是最宝贵的。”钟煜继续说道,“如今这帮人已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安顿下来就是劳动力,是兵源!”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明月,本王给你几个任务。”

    诸葛明月立刻挺直身子,“大王请说。”

    “第一,发粮时要让他们高喊天枢万岁,煜王万岁。”

    “第二,从流民中挑选三千人,组建城市护卫队,重点选那些年轻力壮的,最好是有些功夫底子的。”

    “第三”钟煜说到一半,看到诸葛明月那茫然的眼神,不由叹了口气,这是个好将领,但让他干这些事,确实为难他了。

    “算了,你先把前两件事办好。”

    “是!”诸葛明月如释重负,转身离去。

    “铁木战。”

    “大王!”一个身材魁梧的将领快步上前。

    “去挑选识字的,考过功名的,当过官的,凡是读过书的,赏肉干一包。”

    “遵命!”

    城下的人流仍在继续。有老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有妇人背着婴儿,满脸疲惫;有壮年男子扛着简单的行李,眼中带着对未知的忐忑。

    钟煜看着这一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些人,吃了他的粮,住了他的房,就得听他的话,若是不听话那就别怪他无情了。

    寒风呼啸,吹动着他的衣袍,远处,又一批难民正在向城门涌来。

    城中的喧嚣声渐渐远去,钟煜转身离开城头,脑海中已经在盘算着该如何安置这些意外之喜,这些人,可都是他未来攻城时的好帮手。

    而在玄冥关,司勇依旧站在城头,看着源源不断南下的人流。他觉得自己做了个明智的决定,却不知道这些离开的百姓,或许再也不会回来了。

    当一个人连活下去都成问题的时候,还会在乎自己是哪里人吗?

    这个简单的道理,司勇不懂。他这样的勋贵子弟,从小锦衣玉食,哪里知道饥饿的滋味?

    夜幕降临,玄冥关的城门依旧大开,零星的人影仍在向南移动,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第二天一早,钟煜就召集了文武大臣商议安置流民的事宜。

    “大王,”一名文官站出来,“这些人来路不明,若是其中混有奸细”

    “无妨,”钟煜打断了他的话,“让他们先在城郊安顿下来,每家每户都要登记造册,详细记录来历和人口。”

    “是。”

    “另外,”钟煜继续说道,“派人暗中观察,若发现可疑人物,立即报告。”

    众臣纷纷应是。

    “大王英明!”有人开始拍马屁。

    钟煜摆摆手,“都下去准备吧,记住,要让这些人感受到天枢的温暖。”

    等众臣退下后,钟煜独自站在大殿中,目光深邃。

    这些流民,不过是他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但只要用得好,就能成为撬动天衍的杠杆。

    时间一天天过去,玄都的人口不断增加。二环很快就住满了人,不得不开始规划三环。

    而这些新来的居民,在享受到安稳生活后,对天枢的认同感也在不断增强。

    每天清晨,当发放粮食时,“天枢万岁,煜王万岁”的呼声总能响彻云霄。

    这一切,都在按照钟煜的计划进行着。

    他要让这些曾经的天衍子民,变成他手中最锋利的刀。

    而这把刀的锋芒,终有一天会指向天衍。

    次日清晨,承运殿内,檀香袅袅。

    钟煜端坐于龙椅之上,一身玄黑锦衣衬得他愈发英武不凡。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殿内的气氛凝重而压抑,连空气似乎都变得粘稠起来。

    这几个月的征战,让他身上那股子文人气质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凛冽的杀伐之气。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的扶手,眼神深邃如潭,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殿外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大王,人都带来了。”铁木战躬身禀报,声音低沉而恭敬。

    钟煜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殿下那二十余人。这些都是铁木战从城中挑选出来的读书人,其中不乏参加过科举的秀才,甚至还有两个在天衍当过芝麻官的。他们大多衣着褴褛,面带菜色,显然这段时间过得并不好。

    殿内的气氛越发凝重,有人甚至开始微微发抖。钟煜注意到,人群中有几个人的眼神闪烁,似乎在打着什么主意。

    “诸位不必拘谨。”钟煜轻笑一声,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轻微的叩击声,“本王找你们来,是有要事相商。”

    殿下众人大多恭敬应声,只是那声音中难掩颤抖,唯独两人神色有异,站得笔直,目光中带着几分倨傲。

    “卫东、孙瑜,为何不行礼?”铁木战眉头一皱,声音中带着几分怒意。

    那卫东抬头看了眼钟煜,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略显颤抖:“回回大王,在下身为天衍臣子,实难向”

    “对着这个背叛王朝的罪人,我缓缓鞠躬。”钟煜替他说完了后面的话,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孙瑜也跟着附和:“是啊,大王当年在朝为官时也曾说过,为臣当忠君爱国”

    话音未落,一阵寒意突然席卷整个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