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远也给自己盛了一碗,轻轻吹了吹。这野鸡是他昨天打来的,特意用文火慢炖,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汤汁浓郁鲜美,鸡肉入口即化,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太香了!”林明光喝完一碗,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明远哥,还有吗?”
“确实很好喝。”孙巧云也赞不绝口,“比我做得好多了。”说着,她有些惭愧地低下头。
“姐做的也很好。”林明远笑着给她夹了个鸡爪,“来,尝尝这个,我特意给你留的。”
“我也要!”孙巧玲在一旁撒娇,眼巴巴地看着那个金黄的鸡爪。
“给你给你。”林明远又夹了一个给她,“小馋猫。”
“林哥,我的鸡腿呢?”林明光眼巴巴地看着锅里。
“自己动手。”林明远翻了个白眼,“又不是没长手。”
陆巧云看着林明光这副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就你话多。”
饭后,林明远背着一袋新鲜的蘑菇出了门。这是他今早在山上采的,打算挨家挨户去送一些。
刚到郑婶家门口,就听见傻头明的哭声传了出来。林明远站在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哎呦,这是怎么了?”他探头问道。
“林知青来了?快进来坐。”郑婶笑着迎他进门,一边说一边瞪了傻头明一眼,“这臭小子,带着李小妹去掏鸟蛋,结果害人家从树上摔下来,掉了门牙。”
“正好在换牙的年纪,应该没什么大事。”林明远安慰道,“不过以后得看着点,别让他们爬那么高的树。”
“可不是嘛。”郑婶叹了口气,又转头瞪着傻头明,“你给我站着,稍等一下,我马上会处理你。!”
傻头明委屈地扁着嘴,眼泪汪汪地看了林明远一眼,心里暗暗发誓要和林大哥冷战一天。不过看到林明远手里提着的蘑菇,他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婶,这是今早采的蘑菇,给您送来点。”林明远从袋子里拿出一把蘑菇,“都是好的,您看看。”
“哎呦!”郑婶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过来,“这蘑菇长得真好,又白又大的。等会儿我就炒个蘑菇炒蛋,尝尝味道。”
她赶紧找了个搪瓷盆来装,林明远一捧一捧地往盆里倒。蘑菇堆得越来越多,郑婶连连摆手:“够了够了,再多就浪费了。”
“多吃点没事,这蘑菇营养好。”林明远又添了一捧,“您平时总给我送饭,这点心意您可得收下。”
院子角落里,傻头明眼巴巴地看着这一幕,嘴巴都快撅到天上去了。他蹲在地上,手指不停地抠着墙根,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那盆蘑菇。
林明远注意到了傻头明的神情,从兜里掏出两颗水果糖:“来,给你两颗糖。记得给李小妹留一颗。”
傻头明眼睛一亮,一个箭步冲过来,把糖果紧紧攥在手心里,咧着嘴笑道:“谢谢林哥!”
“去玩吧。”林明远揉了揉他的脑袋,转身对郑婶说:“那我先去韩叔家一趟。”
“去吧去吧,”郑婶笑着说,“你这孩子,就是太懂事了。”
告别郑婶家,林明远又来到韩叔家。远远地就看见韩大山站在门口抽旱烟,烟雾在暮色中缭绕。
“臭小子,大晚上的背着啥呢?”韩大山眯着眼问道。
“给您和孙大婶送蘑菇来了。”林明远放下竹篓,“第一批收成,您二老得尝尝。”
“你小子,就知道讨好人。”韩大山笑骂道,眼神却透着欣慰,“你那手艺啊,都快把知青大院的人馋疯了。天天有人来问我,啥时候能吃上你种的蘑菇。”
“这可不怪我,是您非让我住在知青大院那边。”林明远笑着辩解,“要是住您这儿,天天给您做好吃的。”
“就你能说。”韩大山佯装生气地瞪了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这时,孙大婶闻声从屋里出来,一边擦手一边说:“我看小林说得对,非要让人家和知青大院那些人住一块干啥。”
韩大山嘀咕了句:“这不是怕人说闲话嘛”
“你说啥?”孙大婶眉头一竖。
“没没说啥。”韩大山赶紧转移话题,“对了,第二批蘑菇啥时候能成熟?”
“快了,后天就能收。”林明远一边往院子里搬蘑菇,一边回答,“这次产量应该能比第一批多三成。”
“那就好。”韩大山神色认真起来,叼着烟卷的嘴微微抖动,“蘑菇房的事你得上心,你能担当起这个组长的工作吗,那就看你的表现了。”
林明远点点头,心里明白这是韩叔的一番好意。在村里,一个外来知青能当上农工组组长,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不是韩叔他们在背后帮衬,哪有这么顺利。
“来,进屋喝口水。”孙大婶招呼道。
屋里点着煤油灯,昏黄的光线照在墙上,映出几个模糊的人影。孙大婶给林明远倒了杯水,又从柜子里翻出一包饼干。
“多吃点。”孙大婶慈爱地看着林明远,“你这孩子,就是太瘦了。”
韩大山坐在一旁的板凳上,神情严肃:“明远啊,你要记住,当组长不是那么容易的。村里有些人眼红,背后说三道四的多着呢。”
“我明白。”林明远轻声应道。
“你要做好心理准备,”韩大山吐出一口烟圈,“有人会故意找茬,甚至使绊子。但只要你把事情做好了,就不怕他们说。”
孙大婶在一旁补充:“就是,你别理那些闲言碎语。”
林明远默默点头,心里有些沉重。这段时间,他确实感受到了一些异样的目光和窃窃私语。但他知道,这些都是必经之路。
告别韩叔家,夜色已经渐深。林明远又去了钱六叔和孙师傅家送蘑菇。钱六叔虽然不好意思收,但还是答应以后多给他留些木屑。
“这木屑可是菌菇栽培的好东西啊。”钱六叔摸着下巴说,“你要是缺了,随时来找我。”
到了孙师傅家,师娘热情地招待他,只是埋怨他没把巧玲一起带来。
“那丫头整天念叨着要吃你做的饭呢。”师娘笑着说,“下次可得把她一起带来。”
回到知青大院时,月亮已经高高挂在天上。林明远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心中五味杂陈。从一个普通知青到现在的组长,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村道上零星亮着几盏煤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夜色中格外温暖。远处传来几声犬吠,随即又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