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 第七章 心有灵犀

第七章 心有灵犀

    这时,孙巧玲却像找到了话题:“姐姐带我来过那么一次,差点回不去了。”

    “巧玲。”孙巧云轻声提醒,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面很快上来了。林明远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吸溜声在面馆的喧闹中格外明显。他吃得专注,却没注意到孙巧云微微皱起的眉头。

    孙家姐妹的吃相要文静得多。孙巧云动作优雅,细嚼慢咽;孙巧玲虽然眼睛发亮,却也规规矩矩地用着筷子。

    “哎呀,这面也太多了。”孙巧玲放下筷子,揉着微微鼓起的肚子,“还是比不上姐姐做的呢。”

    “小声点。”孙巧云瞪了妹妹一眼,眼神中带着责备。

    林明远眼睛一亮:“原来你会做饭?手艺好吗?”

    “我姐手艺真是了得,每次吃她做的都令人垂涎三尺!”不等姐姐阻拦,孙巧玲就骄傲地说道,“全村都说我姐的手艺数一数二呢!”

    林明远若有所思地看着姐妹俩。孙巧云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孙巧玲则笑靥如花,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一个温柔似水,一个活泼可人,真让人难以抉择。

    吃完面,三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回走。街上人渐渐少了,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陈巧玲帮着整理购物清单,“这些东西够用好一阵子了。”

    林明远点点头,心里盘算着下次来县城要买些什么。虽然生活艰苦,但只要一步一步来,总能把日子过得更好。

    吃完饭,三人直接去了返程集合点。老车夫正躺在一棵大槐树下纳凉,看到林明远走近,慢悠悠地坐起身来。

    “来根烟?”林明远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

    老车夫接过烟,笑呵呵地打量着三人手中的购物袋:“看来收获不小啊。”

    “够用好几年了。”林明远靠着树干坐下,疲惫感突然涌上来。

    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林明远不知不觉间打起了盹,意识逐渐模糊。

    孙巧玲正要说话,却被姐姐拉住。她偷偷打量着林明远的睡颜,心跳不知为何加快了几分。孙巧云则站在一旁,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等林明远被喧闹声惊醒时,牛车上已经坐了不少人。几个大妈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林知青,给你介绍个对象呗?”一个圆脸大妈笑眯眯地说。

    “我侄女正合适,今年刚满十八”另一个大妈接茬道。

    “哎呀,你们没看见吗?他跟孙家姐妹处得多好”

    “两姐妹长得极为相似,以后分不清可咋办?”

    七嘴八舌的打趣声中,孙家姐妹的脸越来越红。孙巧云低着头,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孙巧玲则把脸埋在姐姐肩上,耳朵红得像要滴血。

    “各位大娘,饶了我吧。”林明远连连摆手,“别耽误人家姑娘名声。”

    “哈哈,那就不说了。”大妈们见好就收,转而聊起了家长里短。

    林明远夸张地擦了擦额头的汗,这个动作逗得孙巧玲忍俊不禁。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像是山间的清泉,让人心情愉悦。

    看着她粉嫩的脸蛋,林明远心里一动。这些大妈虽然爱说闲话,但说得也不无道理。他确实对姐妹俩都有几分心思,只是这份心思究竟该放在谁身上,他自己也还没想明白。

    牛车缓缓启动,向着农工组的方向驶去。夕阳的余晖洒在土路上,拉长了众人的影子。林明远坐在车厢一角,时不时地偷瞄着姐妹俩的背影。孙巧云始终保持着端庄的姿态,而孙巧玲则靠在姐姐肩上,随着车子的颠簸轻轻摇晃。

    大妈们的话题已经转向了最近的红白喜事,但林明远的心思早已不在那里。他望着渐渐西沉的太阳,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姐妹俩的身影。温柔贤惠的姐姐,活泼可爱的妹妹,这对他来说,或许是个幸福的烦恼。

    牛车继续在乡间小路上颠簸,带着疲惫却满载而归的众人缓缓驶向夕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夹杂着若有若无的桂花香,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美好。

    林明远早早回了村,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疲惫的身影上。他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心中五味杂陈。

    挎包里的红糖被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放在桌上。包装纸已经有些皱了,他用手抚平,目光闪烁。这是他特意买来送给韩叔的,毕竟借住人家家里,总要表示一下心意。

    本想买块肉,可惜卖完了。林明远回想起供销社里空空如也的肉架,不由得叹了口气。乡下物资匮乏,能买到这块红糖已经算是运气。

    孙家姐妹倒是懂事,一回来就忙活开了。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孙巧云正在灶台前忙碌,她纤细的身影在袅袅炊烟中若隐若现。

    “巧云,这个我来帮忙吧。”林明远走进厨房。

    孙巧云摇摇头,手上的动作没停:“不用,你歇着吧。”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孙巧玲在院子里打扫,扫帚沙沙作响。她时不时抬头看看厨房的方向,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无事可做的林明远只好搬了张板凳,坐在门口等韩叔他们回来。傍晚的凉风吹过,带来远处田野里泥土的芬芳。

    村里陆续有人从地里回来,肩上扛着农具,脸上带着一天劳作的疲惫。他们经过时,都会好奇地打量林明远几眼。

    “这不是知青大院的林明远吗?怎么在韩大山家门口?”

    “听说是搬出来住了。”

    “那孙家两姐妹也跟着搬出来了?”

    窃窃私语声传进林明远耳中,他装作没听见,目光依旧望着远处。

    太阳快要落山时,韩叔和孙大婶终于回来了。两人肩上都扛着农具,衣服上沾满了泥土。

    “这是什么?”孙大婶一进门就看到了桌上的红糖,眉头微皱。

    韩大山放下农具,脸色一沉:“你们的意思我们听不太懂,能不能解释得更明白一些?”他的声音里带着不悦。

    “韩叔,这不是在您家借住嘛,买点红糖是应该的。”林明远连忙解释,心里却有些忐忑。

    “乡里乡亲的,借住几天算什么,东西拿回去吧。”韩大山摆手不肯收,语气虽然生硬,但眼神却透着关切。

    “您要是不收,我们怎么好意思住下去?再说建房子还得麻烦您呢!”林明远硬是把红糖塞给了孙大婶,心想这份心意总算是表达到了。

    孙大婶接过红糖,叹了口气:“你们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