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 第六章 县城见闻

第六章 县城见闻

    百闻不如一见林明远心想于是嘴上说“我们也该去县城置办东西了。”林明远看了看天色,“路程不近,得抓紧时间。”

    几十里路程,他倒不担心自己,主要是怕孙家姐妹吃不消。而且这年头县城也不太平,还是早去早回的好。

    “我和妹妹去过县城,不用担心。”孙巧云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笑着说道。

    孙巧玲也跟着点头:“是啊,我们认识路,而且知道哪里能买到便宜的东西。”

    林明远看着姐妹俩自信的样子,不禁莞尔。这对姐妹虽然生别的地方,但一点也不怯场,反倒比本地城里的姑娘还要机灵。

    “那就麻烦你们了。”他笑着说,“不过路上还是要小心些。”

    准备妥当后,三人踏上了去县城的路。清晨的阳光洒在土路上,留下三道长长的影子。远处,晨雾渐渐散去,露出了县城的轮廓。

    林明远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姐妹俩。孙巧玲穿着一身灰布衣裳,头上扎着白色头巾,走路带风;孙巧云则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蓝布衣裳,却依然掩不住她的活泼。

    路上,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孙巧玲说起村里的趣事,孙巧云则时不时插上几句俏皮话。林明远听得入神,不时点头或是发出轻笑。

    “小林,你说咱们村怎么样?”孙巧玲突然问道。

    林明远想了想,认真地说:“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我觉得这里挺好的。村民们都很热情,而且”他顿了顿,“这里的风景也不错。”

    “是吧?”孙巧云兴奋地说,“等你房子盖好了,就能每天看到河边的日出了。冬天的时候,河面上还会结冰呢!”

    林明远笑着点头,心中却在思索着其他事情。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修炼形意拳,而长岭子村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不知道,这平静的生活能维持多久。

    牛车摇摇晃晃驶向县城,木轮碾过泥泞的土路发出吱呀声响。林明远坐在车上,身旁是孙家姐妹。清晨的寒气还未散尽,他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

    “明远,你冷吗?”孙巧玲注意到他的动作,关切地问道。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沾着露水的黑葡萄。

    林明远摇摇头,目光不经意扫过车厢里挤满的村民。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都是和他一起下乡的知青。彼此点头示意后,又各自沉默下来。

    “哎呦,这小伙子戴的手表不错啊!”一个大婶忽然探过身来,目光紧盯着林明远手腕上的表。

    “可不是嘛!”另一个大婶也凑了过来,“衣服也是新的,一看就是城里来的知青。”

    林明远下意识地把手往袖子里缩了缩,脸上挤出一丝尴尬的笑。这些大婶的眼睛比显微镜还厉害,连他新换的衬衫扣子都能数得清楚。

    “听说城里现在还在抄家呢,”一个老汉接过话茬,“前两天我侄子来信说,他们单位主任被打倒了,说是什么反动学术权威。”

    车厢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几个知青低下头,仿佛对脚下的稻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孙巧玲察觉到林明远的不自在,连忙转移话题:“婶子,听说您家的小猪仔长得不错?”

    “可不是!”大婶立刻来了精神,“才两个月就有二十多斤了,明年开春准能卖个好价钱。”

    一路上,大婶们叽叽喳喳地说着村里的八卦。从谁家的母猪下崽到哪家的儿媳妇偷懒,再到隔壁村寡妇和年轻汉子的风流韵事,说得热闹非凡。

    牛车终于驶进县城,林明远活动了下发麻的腿。街道两旁的柳树抽出嫩芽,春意盎然。三人先去了邮局,准备寄信回家。

    “糟了!”孙巧玲突然拍了下脑门,“我都忘记给家里写信了!这都半个月了。”

    “用我的纸写吧。”林明远从挎包里掏出纸笔,递给她。

    孙巧玲接过纸笔,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三人找了个角落,开始写信。林明远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字里行间都是对父母的思念。

    写完信,他们匆匆寄出,接着去了粮站和食品供应站。“今天猪肉卖完了。”供应站的售货员冷冷地说,“明天早上七点来排队。”

    林明远有些失望,但很快振作起来。他们转向供销社,开启了疯狂采购模式。

    “这个大铁锅要了,蒸笼也来一个,对了,砂锅也得买。”林明远指着货架上的物品。

    “你买这么多能搬回去吗?”孙巧玲看着逐渐堆成小山的东西,眉头微皱。

    “所以我还买了个背篓。”林明远笑着指了指角落里的竹篓。

    “真有你的。”陈巧玲也被逗笑了,“不过这些东西确实都用得上。”

    供销社里人来人往,柜台前挤满了人。林明远注意到角落里有人在低声议论什么,脸色都不太好看。

    “听说市里又抓了一批右派”

    “嘘,小声点。”

    林明远装作没听见,继续挑选物品。锅碗瓢盆、针头线脑,甚至连蚊帐和蒲扇都没放过。

    “这个暖水瓶不错。”孙巧玲拿起一个蓝花瓷瓶,爱不释手。

    “要不要买一个?”林明远问。

    孙巧玲摇摇头:“太贵了,要三块多呢。”

    林明远看她眼中的失落,悄悄记在心里。等姐妹俩去看别的东西时,他偷偷把暖水瓶放进了购物篮。

    采购完已是中午,三人饿得前胸贴后背。街上飘来阵阵面香,勾得人直流口水。

    “走,去国营饭店吃面。”林明远提议。

    “想吃什么?我请客。”林明远站在面馆门口,目光在孙家姐妹身上来回打量。面馆的招牌在阳光下泛着油腻的光泽,空气中飘散着面汤的香气。

    孙巧云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眉头微蹙:“不用了,我们自己买就好。”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孙巧玲正要开口,却被姐姐轻轻拉了一下衣角。她抿了抿嘴,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

    林明远耸耸肩,也不强求。他推开面馆的木门,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面馆里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几个食客正在大声谈笑,油烟味和面香混杂在一起。

    “老板,来碗大份肉丝面。”林明远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随手拿起筷子在桌上轻轻敲打。

    孙家姐妹对视一眼,也跟着坐下。孙巧云轻声道:“两碗阳春面。”

    服务员麻利地记下点单,转身离开时还友善地笑了笑。林明远暗自点头,看来传言中县城服务员的冷眼相待并不尽然。

    等待的时间里,孙巧玲的目光不时地瞟向林明远,又飞快地移开。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

    “你们来过县城吗?”林明远随口问道,试图打破这份略显尴尬的沉默。

    “很少。”孙巧云简短地回答,眼神依旧带着几分戒备。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是不明白,她们到底心里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