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门外人头攒动,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循着香味望去,只见一个简陋的摊位前围满了人。
“这面饼也太香了,给我来一百个!”人群中,一个穿着绸缎的富商挥舞着银钱嚷道。
“我要五十个!”
“老板,双倍价钱,多给我留些!”
叫喊声此起彼伏,韩远站在摊位后面,看着眼前拥挤的人群,不动声色地调整着呼吸。他的金丝面饼还未正式进城,就在城门外掀起了一阵风波。
“诶,你们别挤,都有份!”韩远一边招呼,一边麻利地将热气腾腾的金丝面饼装进食盒。他的动作很快,但面对蜂拥而至的客人,依然显得有些忙不过来。
一旁的韩铁戈默默地帮忙递递筐子,递递包袱。
“这面饼松软得很啊!”一个已经买到的食客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比我家婆娘做的还好吃!”
“可不是嘛,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旁边有人应和道,“我家那口子平日里挑食得很,今儿个一口气吃了三个!”
周围的议论声让更多人蠢蠢欲动。韩远看着这场面,眼底闪过一丝精明。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控制供应量,让这股热度持续下去。
“街坊们,”韩远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说道,“我们家的金丝面饼用的都是独家秘方,每天产量有限。明日我们只供应五千个,限量发售。”
此话一出,人群顿时沸腾了。
“十个哪够吃啊!”
“我现在就给钱,能不能多预订些?”
面对众人的请求,韩远却是不为所动:“限购是为了让更多人都能尝到。大家放心,以后我们会想办法增加产量的。”
守门的虎威军司阳炎倚在城门边,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他踱步走到韩远身边,压低声音说道:“三郎,你这金丝面饼,明日给我府上留二百个。”
韩远微微一笑:“五郎放心,一定给您留着。”
正说着,街角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一队骑兵缓缓而来,马蹄声清脆地敲击着青石板路面。为首的骑士身材魁梧,面容威严,正是薛王府右三统军薛马鸿。
韩远看着那道威风凛凛的身影,不由得想起父亲曾经提起过的往事。这位薛将军,可是父亲当年的袍泽。
薛马鸿端坐在马上,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当看到韩铁戈时,他的眼神微微一滞,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
“薛马勇。”他低声唤道。
“在!”马侧的护卫立刻应声。
“那个年轻人是谁?”
“回大将,那是铁枪老爷子新收的义子,叫韩远。”
薛马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多年前,在龙门关外,老爹提着长枪冲锋陷阵的情景。那时的韩铁戈,已经不再年轻,却依然像个不知疲倦的战士。
“多留意着点。”薛马鸿淡淡地说道,随即策马离去。
韩远并未注意到这番对话。他正忙着清点剩余的面饼,脑子里盘算着明天要准备的面粉和配料。今天的五百个金丝面饼转眼就卖完了,明天得多准备些才行。
“父亲,”等人群散去,韩远转头对韩铁戈说道,“我们得去西市买些蜜粉和红枣。”
韩铁戈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夕阳西下,父子二人背着空筐往西市走去。洛京城的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马车辚辚,一派繁华景象。
西市是洛京城最大的市集之一,各色商贾云集于此。韩远和韩铁戈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停下来询问价格。
“老板,这蜜粉怎么卖?”韩远在一个杂货铺前停下。
“上等蜜粉,一斤五文钱。”店家笑眯眯地说道。
韩远皱了皱眉:“太贵了,四文钱一斤,我要二十斤。”
“这位小哥,”店家摇头,“我这可是上等货,四文钱连本钱都不够。”
韩远继续和店家讨价还价。最后以四文五分钱一斤的价格成交。
买完蜜粉,他们又去找卖红枣的摊位。韩远仔细挑选,要了十斤上等红枣。
“父亲,”回去的路上,韩远说道,“明天我打算多做些面饼,但是现在的灶台太小了,得想办法再搭一个。”
韩铁戈沉默片刻,说道:“后院还有些空地,可以搭个大灶。”
天色渐暗,街上的行人逐渐稀少。父子二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后是渐渐暗淡的夕阳。韩远的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明天的生意,这金丝面饼的热度才刚刚起来,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到家中,韩远立即开始准备明天要用的面团。他将面粉过筛,按比例加入蜜粉,然后用温水调和。这些都是他从现代带来的记忆,但在这个时代,这些简单的技巧就足以让他的面饼与众不同。
韩铁戈坐在一旁,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他想起当年在战场上的岁月,那时候他也是这般年轻气盛。如今,看着这个义子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业,他心中竟生出几分欣慰。
夜深了,韩远还在揉面。面团在他的手中渐渐变得柔软有韧性,这是明天美味的开始。远处偶尔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
这就是洛京城的夜晚,平静而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