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夕阳西下,江跃坐在鼠子伯的灶膛烧火,鼠子伯在灶台煮着玉米粥,随口聊到村里发生的事,“李二家买牛了,想不到他家还能买牛,买一头牛要五六两银了,他咋不买骡子呢?骡子划算啊。”
江跃听着鼠子伯的话,低声“嗯”了一声,往灶膛里加了一根干柴,厨房顿时浓烟缭绕。
鼠子伯爷不管江跃对他的话感不感兴趣,他只知道今天有人陪他说话,依旧讲着,“季家的成哥儿听说拜师了,他们夫子取了个新名字,就连虎子也得了个新名字。”
江跃这时候来了兴致,问道,“拜师了?叫什么新名字?”
鼠子伯停下搅拌的动作,思索了一会儿道,“哦,叫什么来着,什么来着,我忘记了!不然你去问问,你这整天呆在家里也不行,多出去外面走走才好。”
火光打在江跃的脸上,满面澄红,江跃突然豁地起身,往沾满油烟窗户外面望去,外面霞光瑰丽,正是外出的好时辰。
江跃这时候道,“伯伯,我出去一下,待会就回来。”
鼠子伯一听,忙高兴道,“好好好,去,去玩,天黑了再回来啊,粥我给你留着。”
江跃再转身出去前道,“嗯,好,待会伯伯你趁热先吃。”
“好好好,去吧。”
季桐正在院子中的鸡圈中喂鸡鸭呢,现在鸡鸭都是亚成年的状态,细细的绒毛被长长的翅羽替代,虽然没有小时候那么可爱 ,但是季桐每日喂这些鸡鸭,熟悉地和家人一样,有感情了还是觉得怎么看都是欢喜的。
看到江跃踏进院门的时候,季桐还是有些意外的,毕竟江跃很少主动找她。
“江跃,你怎么来了!”
江跃走到季桐身边,看了一眼那些抢食得鸡鸭,道,“听说你拜师了?”
一听是问这事,季桐不知为什么听出江跃语气里淡淡的哀伤,还是欣喜道,“是啊江跃,再过几天,我要去上学了,我还得了个新名字呢。”
“什么”
这是侧边的厨房中传来江氏的声音,“桐哥儿,帮我拔两根葱进来!”
季桐刚想应,这时候季萍萍从厅堂走了出来,对着厨房喊道,“婶子,我来拔,三哥正和江跃说话呢。”
“桐哥儿?季桐?这是你的新名字?”
季桐得意一笑,“夫子取得,好听吧?”
江跃看着季桐微微得意的表情,微微一笑,换了个话题,“我要离开桃李村了。”
要走?这也太突然了吧!
季桐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学武吗?去那里?”
“陕西。”
“陕西?”季桐是知道的,现在这个朝代,甘肃陕西现在还比较乱,又与鞑靼接攮,怎一个乱子了得,还很危险。
“去那里,岂不是很危险?”
“你不是说富贵险中求吗?”江跃笑着答道。
还有心思开玩笑!季桐的眼中有些担心,江跃才十二岁,怎么会想离家远游。
不过也是,江跃与他们这些孩子都不同,他或许天生就是烈风,得四处呼啸,奔波于外。
季桐没有多问,珍重地说了一句,“望君一直平安。”
江跃听了这话,勾唇笑了一下,有种肆意的意味。两人就此道别,季桐看着江跃夕阳下的背影,不知为何有种孤独感。
江跃刚走出季家的院门,就听同村人大声喊道,“江跃,你家出事了,快去看看!”
江跃一听,一开始还以为翟三喜的事被发现了,直到同村人跑去的方向才知道是江擎在的那个家。
今天是林飘飘的头七,能出什么事!
这个消息不仅江跃听到了,就连季桐也听到了,忙放下手中喂鸡鸭的谷糠,往外跑去。
刚跑去没多远,就看见不疾不徐的身影,有些纳闷,但是又觉得江跃这表现正常。
季桐不管江跃吗,自己一马当先跑到江跃家。
江跃看到前头风一样的季桐。
“”
季桐一口气跑到江跃家,就看见满院子的官差,这江擎怎么惹上官府了。
看了一会儿,果然看着肖承选带着人,架着江擎走了出来,江擎嘴里还骂道,“怎么能凭一辆马车就断定我与那通缉犯有干系,你们这些吃干饭的官油子,胡乱抓人!”
季桐没看到林家全,大概是回了学堂。
肖承选面无表情地命令道,“带走!”说完,自己先翻身上马,提前走了。
这时候江跃也走到了院子,一听道江擎被人架着往外拖,冷冷地吐出两字,“活该!”
江跃不知道的是,江擎把亲儿子当马夫,他自己这回也是栽在了马车上,实乃报应。
季桐也在看热闹中,看见江跃道,“你爹被官府抓了,你知道怎么回事不?”
江跃看着季桐好奇心颇大的摸样,有些语塞,还是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他做什么事向来不和我说。”
季桐点了点头,看着人群散了,问江跃,“你今晚怎么办?回自己家吗?”
江跃看着自己的家,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几息还是答道,“回鼠子伯那里,我答应了他回去吃晚饭的。”
季桐点了点头,跟着人群散了。
回到家之后,看到季收已经下了床,才知道季收今日又熬过一天了。
季桐严重怀疑季收是阑尾炎发作了,可是自己又不是医生,这个朝代还不能手术。
季收只能吃些中药止痛,调理身体,那可真是苦了季收了,阑尾炎痛起来可真是要人命的。
季收这样的身体现段日子也不能上学了,只能延后再看看能不能上学了。
没过几天,季桐收到潘七达的告知,说是夫子找到婆子了,让大家伙去上课,几人的家里人一听,都在家忙活起孩子上学的事来了。
“娘,不用带这么多物什吧,我一个月后就回来了。”
季桐看着江氏给她准备的棉衣,鞋袜,棉被,暖炉竟然还有大捆大捆的蔬菜,土豆等等,季桐觉得太多了吧。
“不怕啊,虎子那里有两辆牛车,他们让我们多带点物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