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女医惊华传 > 第179章 难产
    黎昭这才注意到,袁娘子身边并无仆从随侍,甚至连个贴身丫鬟都没带。不经意地,她不禁对这位孤单的孕妇多了一份关注。

    “你是瞒着宋大人吗?”

    “是……”她顿了顿,又说:“孩子已经八个月大了,前些日子请了郎中来,看胎像,应当是个女孩。”

    黎昭微微怔住,没有错过袁娘子眼中一闪而过的惋惜:“你不喜欢?”

    “不论男女,她都会是妾身唯一的孩子,妾身怎会不喜欢呢。”她抚摸着肚子,眼中满是爱惜:“只不过,妾身怕她个女孩,不得父亲欢心,又担心夫君纳妾,从此冷落我们母女,届时才是真正的灾难。同为女子,殿下或许——啊,殿下有圣上庇护,妾身怎可与您相提并论呢,还请殿下见谅。”

    语罢,袁娘子福了福身,不想正是这一举动,让她见了红。

    细如长流的鲜血顺着裙裾缓缓流下,逐渐汇成一根长条。

    “快来人——”

    ……

    不知折腾了多久,袁娘子有气无力地躺在医馆的床上,豆大的冷汗布满额头,时不时落下一颗。

    “殿下,若是……还请您保下我的孩子。”她撑着最后一口气,吐露自己的肺腑之言。

    “别说话,保留力气。”黎昭温声劝解,可心里却慌成一团,险些端不稳手里的碗。

    济世堂的女医也有些手忙脚乱:“夫人,袁娘子这胎过大了……”

    胎儿过大而母亲骨盆狭窄,最是容易难产,乃至于一尸两命。

    若是在现代她尚有办法,可这是古代,连最基本的麻醉药都没有,又怎能保证母女二人的存活?

    先前老爷子教了不少法子,提到难产的时候却是讳莫如深,只告诉她一定要保下产妇。

    “产妇是人,可胎儿不一定……”她喃喃自语,种种经历浮现在脑海中。

    倘若保下产妇,就要用剪刀剪碎胎儿,换成胎儿,就是用剪刀剪开产妇的肚皮。这一点,是济世堂心照不宣又引为惯例的法子。

    也是在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唯一能活下来的办法。

    可袁娘子不是旁人,身边又无亲人扶持而来,连个能相商的人都没有,即便已经派人去找了宋书澄,一时半会儿人也到不了。

    济世堂的稳婆不敢妄下决断,便将这一切推给身份最高的黎昭。

    “我记得济世堂曾有郎中研制出了麻沸散,快些拿来!”

    话音刚落,一名稳婆端着汤碗赶来,碗里黑乎乎一片,味道也不是多好闻。

    她走到袁娘子耳边,轻声嘱咐:“待会儿,你就当睡了一觉。其余的都不要管,我会救你的。”

    八个月的胎比十月的还要险厉许多,待袁娘子沉沉睡去后,黎昭使唤几个人去煮纱布。

    没有杀菌的东西,便也只能用最原始的高温消毒。

    至于凝血的东西,眼下也只有黑胡椒和白糖。

    黎昭吸气屏息,小心翼翼用一柄被煮的火热的剪刀做着并不合时宜的剖腹产。

    ……

    日月疏忽而过,门外似乎有人在吵嚷,所幸稳婆给力,几个老婆子将年轻力壮的宋书澄死死拦在门外,愣是没将一点声音传进去。

    血腥味逐渐浓烈,很快弥漫了不大的屋子。

    宋书澄心急如焚:“里面躺着我的妻子,是我八抬大轿、明媒正娶的妻,我凭什么不能进去。”

    一名稳婆见状,低声解释:“宋大人,不是我们不让你进,而是里面有位贵人,我们拦着你……也是贵人的意思。”

    长安城遍地的贵人,会医术的人不在少数,可真正做出成绩的只有一人,他的脑海中很快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扶光公主。

    当今圣上最宠爱的长女,为了她不惜与群臣作对,破格提拔、荣耀加身不说,乃至给了上朝参政的权力。如何不让人嫉妒、如何不让人忌恨?

    假使袁娘子真的命丧黄泉,对她来说也不过是一笑了之,只因这位公主深受永元帝喜爱,便有了为非作歹的资本。

    良久,微凉的霜凝结,结挂在厚厚的叶片上,不大的产房内烛火通明。

    一滴汗滑过耳畔,很快被细布拭去。

    “拿些白糖来。”她粗喘着气,尽量不让口气碰到伤口。

    细粒的白糖落下,刀口逐渐止住血液,大盆的血水端出门外,她微微一笑,宣告了这场无声的胜利。

    受不了寒受不了惊,黎昭看着床上昏睡着的袁娘子,心中感慨万千:曾经八面玲珑、洞察人心的女子,在病床上也会露出受伤的模样。

    她抱着怀里的婴儿,仔细哄着。

    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这孩子是辰时出生,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哭声传到宋书澄的耳朵里,他恨不得立马冲进来,只可惜门外的稳婆死死拦着,让他得不到机会。

    “让他进来吧。”她轻声说。

    宋书澄进来后的第一句话竟是:“我娘子呢?”

    她抬起下巴指了指:“在哪儿,不过已经睡着了,你还是别吵到她。”

    喘息间,宋书澄猛地跪在地上,做足了恭敬的姿态:“臣见过扶光公主,公主千岁。臣……”

    黎昭让他起来,将孩子递给他:“这是袁娘子九死一生拼来的孩子……”她想了想,补充道:“虽说是个女孩,可——”

    劝慰的话卡在半路,只听宋书澄欣喜若狂,声音微微颤抖着:“臣这一生有妻有女便已足矣,男孩也好、女孩也好,都是娘子送给臣最好的礼物。”

    再往下,他沉默片刻,忽而冷笑一声:“臣一无济世之才、二无滔天之势,留给孩子的不过是薄田几亩、藏书几箱。啊,不小心唠叨了许多,还请公主见谅。”

    世人大多喜欢提拔亲族,以此来巩固权势,永元帝是,天下人亦是,没了亲人族人的宋书澄,便是孩子最大的后台。

    他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在记恨花雨棠一包老鼠药药死他全家?黎昭心知肚明,但此刻也不方便挑明,也由着他胡乱说去了。

    “你既已经想开,我也不过多久留,先走一步了。”

    临行前,高亢的声音在产房内回荡:“臣宋书澄,叩谢公主殿下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