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寺共三千一百八十二阶台阶,寻常人登上去已是不易,就连身子健壮的大汉,都需要爬上三四个时辰。多数显贵走到一半,就嚷嚷着要轿子上来送,鲜少有能走到山顶万华寺的。
刘老汉便是以此为生,显贵出手阔绰,他又认干,于是领着自家兄弟,靠着一身力气和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已经在寸土寸金的京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宅院。如今正合计着将自己八十岁的老母亲接到京城来。
只是这几年,永元帝倚重北辰宫的谢国师,谢国师也不负众望,无论是求财路的商人、还是求仕途的举子,大多心想事成,因此山高路远的万华寺,也就渐渐消失在世人眼中。他的活计也少了许多。
这一日,虽说天暗淡了些,看起来要飘雨,但并不耽误有贵人来求愿,他像往前一样,笑眯眯迎了上去:“贵人是想做什么样的轿子?”
人有三六九等,轿子自然也会随着价钱而水涨船高,看眼前这人的打扮——紫衣华服、身型纤瘦、肤色白皙,就是鬓角间长有一缕显眼的白发,看起来不大协调,不像是长寿之状。
那人摆了摆手,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坚定:“求愿之人若不心诚,怎会得佛祖保佑。”
佛祖保佑?刘老汉差点笑出声来,这年头哪有真心实意去拜佛的,求金银求权势的可不都去了北辰宫,见那位高高在上的国师了?
“这时候哪有真心求佛的,您这样的娇贵公子还是去求求那位显贵国师吧。”见那人痴心妄想过了头,刘老汉讽刺一笑,头也不回的走了。
谢昀弯了弯手指,眼神略微复杂的看了他一眼。
路走到一半,刘老汉心里泛起阵阵担忧,那公子脸白如霜,又只牵了一匹白马,身后也没几个跟随的侍卫——万一半路出了事怎么办?
想到这里,他半路折返回去:黄、紫乃尊贵之色,就连醉仙楼有头有脸的掌柜的,也不敢碰这样的衣服,那人却穿着一身紫衣……
能被当今圣上赐紫衣华服的,除了那位夜闯禁宫、绞杀三十四名北周刺客的国师谢昀,还能有谁?
刚才自己的那番话可真是大逆不道啊!
一边是和自己相冲的人命,另一边是自己的小命,百感交集下,他心里的那团善良终于战胜恐惧,决定雇个人去北辰宫通风报信,自己去万华寺守着人。
刘老汉懊恼地拍了拍脑门,随后肉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子,交给沿途卖梨的小孩,嘱咐道:“小孩啊,你路走得多,比我这个老头子强。你拿着这袋银子去北辰宫,去找那里的人,就说他们主子独自一人去了万华寺。”末了,他又怕小孩路上贪玩忘了正事,于是再三叮咛:“你可千万别忘了啊!”
小孩点点头,抱着一筐梨跑远了。
北辰宫即便有个娇纵的首徒,可对一个小孩,总归是有几分怜悯之心的吧。刘老汉拍了拍心口,又朝着万华寺的方向走去。
古刹林深,阵阵梵音伴随着丝丝缕缕的檀香,一点点沁入大雨前的潮湿水汽中,竟平添几分清凉心静之感。
谢昀望了望远在天际的万华寺,只觉头晕眼花,将手里的白马系在山下的马厩里,他整了整身上的衣领,毅然决然地跪了下去。
第一拜,拜青天与黄土;
第二拜,拜越国上下千万生灵;
第三拜,拜圣上与师父的教导之恩;
第四拜,拜自己一腔私欲
……
等跪到第三百九十二阶时,他已浑身湿透,连额头那片都渗出丝丝点点的血珠。
山上愈发冷了,等到了山腰,已经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正好冲走了他的一身热气。
“呼”谢昀长舒一口气,抬眼望向天空,迎面便是豆大的雨滴,一颗颗砸在如玉的面颊上,像极了一道道不甘的泪痕。
这样的长道不过走了十分之一,他已然狼狈至极,又怎么奢求能撑下全程。
没有犹豫,也没有后悔,只是一条路走到底,都说北辰宫的谢国师仅靠九枚不起眼的铜钱就能搅弄风云,他倒要看看,这天意,究竟是靠的是人心,还是别的什么……
……
等刘老汉走到山脚的时候,宝华寺已经被一片烟雨笼罩,白气缭绕,雾蒙蒙一片看不真切,只能看到上面绿油油的青绿砖瓦和朱红漆墙,如同一副水墨画一般交织缠绕、难舍难分。
寺内的撞钟声不绝于耳,宛如一道道贯穿天际的银竹,与雨水混合在一起,成为一片雨与音的森林。
顾不得欣赏雨中美景,刘老汉披了一件半旧的蓑衣,深一脚浅一脚爬了上去。
不知是不是下雨的缘故,这条路走得格外漫长,甚至连他这样的熟手都免不了打几个踉跄。
思及山上那位娇贵公子,刘老汉心中担忧更甚,脚步不自觉快了些。
一个走一步磕一步,一个走一步算一步,不多时,他就追上了谢昀。
“贵人,贵人,你别跪了。”甫一找到,刘老汉就跪在地上,手上拽着他的华贵衣衫。
谢昀将他的手从自己身上扯开,胸口憋着的那口气此刻也缓缓吐出:“我的妻子没了……”
“不就是一个婆娘,再娶就是了,您要是有什么妨碍,越国怎么办?”
“一个婆娘?”他歪了歪头,很不赞同这话,“可是越国上下,只有她是我的妻子。”
刘老汉心知劝解无用,只祈求着那小孩能快点跑到北辰宫,那首徒也不会为难,免得待会儿这金尊玉贵的贵人出什么事。
当今圣上讲究命理,又喜好钻研道术,万一这贵人真有什么大碍,他死了事小,连累了家人才是最大的不孝!
不多时,就听到泠泠雨声中混杂了一痕杂乱的脚步声:
“把他架起来!”
也不知是谁下的令,一伙训练有素的卫兵将谢昀团团围住,嘴里说着“得罪了”,却是实实在在将他架了起来。
身后一白衣公子撑起油纸伞,将一片雨意隔绝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