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老弟,你这是抱了一座金山啊。”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微微亮,薛怀义骑着摩托车赶到李家沟村,将李建国从床上拽了起来,直奔西山茶园。
昨晚,李建国耕了耕家里的地,小兰兰很给面子,没吵没闹,两口子折腾大半宿,原打算睡个懒觉。
薛怀义来了。
二人登到西山顶,薄雾还未完全散去,飘荡在茶园之上。
放眼望去,满山清脆碧绿,好似一碗浓郁甘甜的清茶,宛若仙境。
“这一片都是你承包下来的吧?”
薛怀义不住颔首。
他虽然不差钱,但投了钱,就得放在心上。
昨天薛怀义带着李建国送来的茶叶,去了县里一趟,特地请了几个业内专业人员试了试,大伙儿纷纷给出好评,开出的价格更高。
不然,薛怀义能天没亮,就赶过来吗?
“嗯。”
李建国点点头,“这边打算盖房子,房子侧边则是流水池塘,房子前面就是中草药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薄荷、石斛。”
“石斛不错,虽然成长周期长一点,但价格也更高,薄荷不是特别耐寒,金山镇的气候,恐怕冬季不适合种植,若采用大棚种植,成本就大了,不划算。”
“不过,我提议,咱们的茶园规格要扩大,二三十亩的茶园,还是小了,不够分。”
“扩大?怎么扩大,我也不知道上哪儿买茶树啊。”李建国一脸懵逼。
“扦插啊,或者,嫁接啊,这还不简单吗?”
薛怀义蹲在一株茶树下,用手清理出上面的杂草,在大茶树旁边,一颗只有十厘米高的小茶树冒出了头。
“喏,直接移植过去,挖个坑种下,四周做个竹条罩子护住即可,快了两三年就能采摘茶叶了。”
随后,薛怀义从包里摸出一把专门修剪枝条的剪刀,教李建国修枝。
“剪下来的枝条别扔,插在淤泥里,大部分是能成活生根的。”
“另外,抓紧请工人采摘茶叶,分批采摘,嫩芽老芽分开装,摘完后,得先对茶园做一个大清理。”
“你看书上人家那茶园搞的,一排排整整齐齐,跟列队的士兵一样,再看咱这茶园,一个个歪瓜裂枣的,像个啥啊?”
李建国嘴角一抽。
“建国,别嫌当哥哥的话难听,咱不能光靠卖茶叶赚钱吧,你就没想过,什么时候搞一把大的?”
薛怀义挑了挑眉,笑容意味深长。
“搞一把大的?啥意思?”
李建国顿时来了兴趣。
他相信薛怀义的眼光,上一世,出狱前结识了薛怀义,那时候九零年代的薛怀义,已经是百万级别的富翁。
“比如,把整个村子的土地都承包了,搞一个茶园村,搞一个旅游风景区,天天坐在家里等人送钱,不就行了吗?”
“整个村全都包下来?”
李建国瞪大了眼珠,随后又提出质疑,“就咱们村这破地方,还能建成旅游风景区?这能有啥风景啊?”
“建国老弟,你要把思路打开,抽空多出去走走,看一看,不要只局限于眼前的世界嘛。”薛怀义拍了拍李建国肩膀,便先一步下山了。
茶园他很满意,接下来只等着请人,先制一批茶叶出去,开拓市场即可。
“……”
李建国站在原地没动,脑子里却是“轰”的一声。
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自己虽然重生了,但思维仍旧停留在上一世,靠着信息差赚了一点小钱。
但,格局太小,眼界太窄。
真正赚大钱的人,靠的不是勤劳踏实,而是认知。
“走啊,建国,我还着急回镇上呢,有些设备得先送过来。”
“来了。”
李建国快步跟了上去。
到家的时候,何明霞已经做好早饭,薛怀义随便对付了一口,又从兜里摸出一个红包,硬塞给小兰兰。
寒暄几句,薛怀义便骑上摩托车走了。
“建国,海哥给了八百,这,这也太多了吧。”
打开红包看了一眼,何明霞吓的手抖。
“八百算什么?这八百,将来可以给他带去八百万都买不来的好处。”李建国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搞钱嘛,不难!
“啊?”
“没事,你收拾一下家里,我去把隔壁屋子腾出来,用来囤积茶叶,还得找王叔帮忙找几个手脚利索的年轻人帮忙摘茶叶呢。”
李建国交代两句,戴上草帽去找王富贵了。
王富贵到底是村长,广播上一通知,一听说招人摘茶叶,两毛钱一斤,一个个都激动了,纷纷赶往李建国家里报道。
这一天,要弄个三四十斤,不得比西山林地干活儿的老爷们儿挣得多啊。
半小时不到,李建国家院子里围了得有二十来人,村子里一大半的姑娘媳妇儿都来了,一人背着一个背篓。
“大家听我说,咱们摘茶叶,要保证每一张叶子的完整性,同时,嫩芽跟老芽得分开装,太老的叶子不能要啊。”
“而且,不能压,压坏了,就不值钱了,大家多跑两趟,摘满了就下来找明霞和桂芳婶儿过秤,这边我们会登记好,每个人摘了多少茶叶,咱们一天一结算,绝不拖欠。”
交代两句,李建国又留下王富贵跟自己打扫屋里的卫生,用来储存茶叶,只等薛怀义把设备送来,就能直接开工制茶了。
“建国,你小子行啊,这才几天功夫,事儿都让你办成了,咱们村民现在不用饿肚子了,我当了一辈子村长没办到的事儿,你却做到了。”
王富贵感慨之余,又很欣慰。
“我就运气好而已。”李建国笑了笑,没抢功。
“西山的茶树种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别人咋没这个运气呢?要不还说你厉害呢……”
“汪汪……汪汪汪……”
两人正聊着天,外面的来福一阵狂吠。
“李建国,你给老子滚出来!”
外面传来李有才的声音,看样子来者不善啊。
“李有才,你想干什么?”
王富贵拎着铲子走了出去,不过,看到李有才身边十几张年轻的陌生面孔,眉头不由一紧,目光落在李美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