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1978:我在山沟沟里打猎发家 > 第36章 种地的门道

第36章 种地的门道

    “是啊放娃。”

    “谁没想过种点值钱的东西,可山参这东西,对土的要求很高。”

    “就算在山里,也只长在某些特定的地方。”

    村民们议论纷纷,都觉得张放这个想法不大靠谱。

    张立民见状开口,站在张放身侧道:

    “大家都安静一下!听我说两句!”

    “放娃的成长大家有目共睹,这娃聪明的很。”

    “不瞒大家,前天我媳妇儿昏迷,是放娃熬了碗汤药,救活了我媳妇!”

    “反正不管咋说,我相信放娃的能力!”

    见大队长都发话,村民们一时都有些摇摆。

    的确也如张立民所说。

    自从张放恢复正常,的确很快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不但赶山本事见长,还很无私。

    之前的那些熊肉、虎肉,各家也都没少吃。

    这么想了一会,越来越多的村民心里都泛起了嘀咕。

    没人不想多赚点钱。

    能够有能力改善生活,住上好房子,吃上每顿都有肉的饭菜,谁不会向往?

    沉吟半晌,坐在前面的刘叔终于忍不住,试探性的开口:

    “放娃……你真有把握,能带大家种出山参?”

    “而且就算真种出来了,也有办法拿出去卖钱?”

    刘叔的顾虑不无道理。

    就算不说山参能不能种的出来,单是把山参卖出去,都是个难题!

    现如今,明面上可是不许公开买卖的。

    再加上村里的集市,买卖的都是些日用品,根本就没人买山参……

    这也就是说,要想赚钱,就得去镇上或者县里。

    对村里人来说,要去县里和那些正经生意人竞争,把山参卖出去还不被坑,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如此,也难怪刘叔这么问。

    听着刘叔一番话,张放自信回应:

    “放心吧刘叔。”

    “我有本事教大家种出山参,只要种出来,我也保证能卖出去!”

    说着张放看向其余村民,抬高音量,拍着胸脯保证道:

    “各位父老乡亲!”

    “今天我张放在这保证,只要大家跟着我干,同意种山参,少去赶山。”

    “等到明年开春,我保准让各家都住上红砖房!”

    张放一番话传出老远。

    屋里,在场村民听得半晌愣住。

    片刻后,张立民第一个举手响应:

    “我相信放娃!”

    “俺也相信!”

    王婶跟着举手,看向张放的目光满是认可。

    其余村民被这么一煽动,陆陆续续也开始举手同意。

    半晌,便只剩下一半举棋不定的村民。

    刘叔眼神闪烁。

    瞧着眼前张放自信的笑,终于是心一横。

    “娘的!大不了就是再过阵子苦日子,总比继续受穷好!”

    “放娃,你不要让你刘叔失望!”

    说罢,刘叔也跟着举手。

    这下,所有村民都同意了张放的想法。

    张放心中感动不已。

    “多谢大家的信任!”

    “我张放在这发誓,绝对不会辜负大家!”

    村委会终于结束。

    在张立民的安排下,张家村立下了规矩。

    春夏赶山打猎,秋冬便停止活动,留出空窗期,让长白山的动植物得以生长繁育……

    终于实现了心中的打算,张放此刻的心情激动非常。

    “山参的种子,明后天我就会去山里弄来,大家等着我的消息。”

    “好嘞!”

    村民们齐声应答。

    这些村民的情绪也都很兴奋。

    齐心协力干大事赚钱,村民们自然也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

    转眼村民们散去。

    王婶倒是没急着走,过来朝着张放竖起大拇指:

    “可以啊放娃!”

    “你倒是越来越有本事了,当着这么多乡亲的面毫不怯场。”

    “嘿嘿,王婶过奖了。”

    张放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

    这幅样子逗得王婶哈哈大笑。

    随即,王婶便又提起了相亲的事;

    “对了放娃,等过段时间你有功夫,可要去镇上一趟。”

    “去镇上,干啥?”

    张放一脸迷茫。

    “你这孩子,转眼就忘了王婶的话了!”

    “还能是啥?当然是去相亲呗!”

    王婶笑着回应。

    一听到相亲,张放顿时猛咳几声。

    “那个立民叔,我家还有事,先走了。”

    逃似的离开村委会,直到眼看着王婶没追出来,张放这才长舒口气。

    一路上,张放阵阵无奈。

    他也没想到王婶这么坚持,非要拉着自己相亲。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青春期的缘故。

    一想到那素未谋面的相亲对象,张放居然隐隐有些期待。

    “希望是个长相漂亮的女孩吧,王婶……您老可千万别坑我。”

    呢喃一句,张放回了家。

    村民们的意见已经统一,都同意了张放的想法。

    眼下正是开春,张放想着待会就进山一趟,多找些山参回来。

    长白山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

    而眼下,张放所能做的也唯有等待。

    毕竟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至少要过上一年,才能有所效果。

    走进家门。

    一见到张放回来,母亲王翠萍顿时期待的问道:

    “咋样放娃?”

    “村委会上大家伙怎么说?”

    “都同意了妈,过几天我就带着全村人开始种山参!”

    张放笑着回应。

    听到这话,王翠萍一愣神,也没想到事情进展的这么顺利。

    “放娃,虽然大家都同意了。”

    “但妈知道,山参可不是这么好种的东西,你打算咋办?”

    听到母亲询问,张放笑着解释:

    “放心吧妈,我有办法应对。”

    见张放这么说,王翠萍轻轻点头,也没有继续过问。

    吃过晚饭,张放背上箩筐走出院门。

    一路上,张放回想起了有关山参的草药知识。

    山参这种东西,既不耐涝也不耐旱,所以寻常的种植手段行不通,必须要搭大棚。

    有了保温环境,才能促进山参的生长,反之出现意外。

    此外在浇水方面,也要慎之又慎。

    不但要保持土壤适度湿润,还要避免过干或积水,总之相当麻烦……

    也幸好张放的记忆力不错。

    靠着之前解锁的草药学知识,当下也可以勉强应对种植山参的环境问题。

    但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却还远远不够。

    要想尽快种出山参,肥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