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施针治病

    郁嘉树眼神一亮。

    这小公子,怎么这么厉害,母亲的症状,说得非常准确!

    郁嘉树连忙点头:“对,对,和小公子说的一样!”

    “此种心疾,我施针便能治。不知夫人可愿让我医治?”小公子依旧神色淡淡。

    郁嘉树和母亲对视了一眼。

    这件事,他也不敢做主。

    这位小公子,虽然说的头头是道,可是年纪实在太轻了,郎中都是岁数越大的越厉害,这位小公子,看上去只是学徒。

    小公子看着王氏,眉头微微一皱:“放心,我不收银子,这位夫人的病,再不治可就晚了。”

    虽然郁嘉树一直瞒着王氏真实病情,可是王氏不傻,也知道了自己病情究竟如何。

    如今这个小公子把她的病情说的头头是道,说不定真是个小神医呢。

    不如死马当活马医,万一治好了,以后也能多陪陪儿子。

    主要是嘉树实在是太小了,才十岁啊,有一个这样的父亲,若是她也不在了,嘉树以后可怎么办

    他那么小,却那么懂事,自己真的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

    “小公子,我愿意被你医治。”王氏做出了决定,郑重地说。

    他回过头来对郁嘉树说:“即便医出了问题,也不可以找这位小公子麻烦。”

    郁嘉树点了点头。

    毕竟人家是好心,免费给母亲看病,出了问题,怎么可以讹人家?

    何况也是他们自己同意的治疗。

    “进你家里。”小公子简短地说。

    他让王氏褪了上衣,趴在床上,随后自己先转过身去。

    王氏顿了一下。

    “医者无性别,夫人不必介怀。”

    王氏心想这孩子和儿子差不多大,褪了衣物又能如何,就乖乖照做了。

    秦云竹将小箱子打开,里面是一排针。

    他的手指非常灵活,很快就能取出一根针,握在指尖,随后朝王氏的后背穴位刺去。

    王氏觉得有的地方非常痛,有的地方却没什么感觉。

    郁嘉树紧张地盯着母亲,生怕出什么问题。

    小公子看到了他的表情,似乎看出来他是怎么想的,不屑地将目光挪到别处。

    小公子把郁嘉树提前准备好的盆放在了王氏前面。

    过了半个时辰,王氏一口黑血吐在了盆里。

    随后剧烈地咳嗽起来。

    郁嘉树急了,“母亲,您怎么了,您没事吧!”

    小公子声音冷淡:“动作幅度别太大,背后还有针呢。”

    王氏这才尽量收敛了一些。

    不过血咳出来之后,她确实觉得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仿佛胸口郁结之物疏通了一般,整个人神清气爽了许多。

    咳嗽完毕,郁嘉树用手帕给母亲擦嘴,小公子一根一根将针收了回来。

    “已经没事了,七日内不要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可以去找郎中开点补药。”

    小公子将小箱子拎起来,起身就要离开。

    郁嘉树心下疑惑,母亲真的没事了吗?

    镇上最好的大夫都要大量的药物才能治疗,这小公子只不过施了几针,母亲的病就好了?

    若真是治好了,自己应该好好报答人家才行。

    “公子,请问姓甚名谁,家住何处?”郁嘉树问道。

    看这小公子衣着华贵,像是从京都来的。

    他们镇上有时候能看见一些京都人。

    “闲云野鹤,竹下清风,不提也罢。”随后就走了。

    郁嘉树看着小公子的背影,摸了摸头,这小公子,神神秘秘的。

    后来,郁嘉树又带母亲去看了镇上的郎中,郎中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他记得前几日这妇人都要死了,如今怎么病好了,只是有些体虚罢了。

    “怎么做到的?究竟怎么做到的?”郎中几乎要站了起来。

    “昨日一个小公子给我母亲施针了。”郁嘉树回答道。

    “什么小公子,人在哪里,让我见见可好?”郎中行医半世,从未见过如此高超的医术。

    厉害,太厉害了!

    “就是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公子,好像是京都人,不肯说姓名和住址,人早就走了。”郁嘉树回答道,他心下也十分震惊。

    没想到,小公子真的把母亲的病治好了!

    那小公子才多大啊,和他差不多的年纪,不会是什么神仙的仙童被他遇见了吧!

    郎中的下巴差点掉下来。

    “和你差不多大,就有如此医术?”

    他摇着头,仿佛自言自语般:“厉害,太厉害了!”就是京都最厉害的郎中,就是那宫里的御医,也做不到这种程度吧!

    “太好了,母亲,您真的好了!”郁嘉树眼里泪光盈盈。

    他本以为要失去母亲,失去自己唯一的亲人了,没想到,母亲活了下来,一切好像做梦一般。

    他和母亲相拥在一起。

    他心中后悔,没有追问那小公子的姓名,这人海茫茫,要上哪找人家去,怎么报答人家啊!

    若是以后再遇见那小公子,一定要磕头道谢!

    郁嘉树知道自己如果想要摆脱现在的命运,就一定要出人头地。

    要出人头地,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科举,二是参军。

    其实郁嘉树喜欢行军打仗。

    不过,若是去参军了,母亲怎么办?无人照顾了。

    所以他决定科举。

    为自己搏一个好的前程,让母亲过上好日子,还有郁彭泽和那李氏,他也要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郁嘉树很聪明,成绩非常好,会试还得了第一名。

    殿试结果公布,中了探花。

    他高高兴兴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结果回到家里,王氏正躺在榻上,闭着眼睛。

    他以为母亲睡着了,便没有叫醒她。

    母亲这些年养育自己非常辛苦,他等母亲醒来,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让母亲高兴高兴。

    结果等到晚上,母亲都没有醒,连姿势都没变过。

    他这才觉得不对,去探了探母亲的鼻息,发现母亲已经死了。

    后来知道,是心疾发作而亡。

    他当时觉得浑身冰凉,天旋地转。

    好不容易取得了成绩,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了,结果,母亲就这么不在了,甚至还没来得及听到这个好消息。

    他不知道,所做的这一切,取得的这些成就,还有什么意义?

    葬下母亲,他去兵部任职,郁彭泽却找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