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57章 鲁肃劝北上,赵云守孤城

第57章 鲁肃劝北上,赵云守孤城

    孙坚领军北上,马蹄扬起阵阵尘土,行至江边时,忽闻袁术已攻破合肥,心中不禁一紧,犹如巨石压心。他急忙招来麾下各将,众人神色凝重,齐聚帐中商讨应对之策。

    “主公,合肥已破,寿春如今成了孤城,袁术只要守住长江,我军水军稀少,实难以北上啊。”程普出列,忧心忡忡地说道,他的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仿佛看到了眼前难以逾越的障碍。

    “嗯,德谋所言极是。江东新定,我军贸然北上,倘若有所差池,恐怕江东就不再为主公所有了。”黄盖也附和着,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责任。

    孙坚听到袁术攻破合肥的消息后,内心也是五味杂陈,他来回踱步,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这时,鲁鲁肃却站了出来,反驳道:“此言差矣。”

    “主公,我深知此刻您心中忧虑,可越是这种时候,越需当机立断。”

    孙坚停下脚步,抬起头,目光中带着几分迷茫与犹豫,缓缓说道:“子敬,如今局势不明,我军水军薄弱,贸然北上,实在是困难重重。德谋与公覆也都认为此举太过冒险,稍有不慎,江东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鲁肃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地看着孙坚,说道:“主公,我明白您的顾虑,可有些话,我不得不说。主公身为扬州牧,袁术公然犯境,攻打扬州,若此时我们畏惧不前,那江东百姓将如何看待主公?民心一失,想要再挽回,谈何容易!此乃其一。”

    孙坚微微点头,示意鲁肃继续说下去。

    鲁肃接着道:“袁术占据南阳、汝南、庐江等地,势力愈发强大,如今又新得九江,若不趁他根基未稳之时讨伐,等他彻底安定九江,势力必将更加难以制衡。到那时,主公想要再争夺扬州之地,恐怕难上加难。这是其二。”

    孙坚微微皱眉,陷入了思考,鲁肃见状,趁热打铁:“再者,刘表与袁术有深仇大恨,之前刘表示好将南阳送与袁术,袁术却毫不领情。如今主公在九江抗击袁术,只要修书一封与刘表,晓以利害,以刘表对袁术的惧怕,必然欣然出兵相助。荆州水军天下无双,有了他们的助力,主公何愁不能收复九江?”

    孙坚听后,心中虽有所动摇,但仍有些迟疑:“子敬所言虽有理,可万一刘表只是口头上答应,却不出兵,或者出兵后又临时变卦,那我军岂不是陷入绝境?”

    鲁肃自信一笑,说道:“主公,刘表乃汉室宗亲,素以仁义闻名,前期他与董卓合谋害袁术不成,时时担心袁术报复攻打他,主公与其结盟以抗袁术,他岂会轻易错过?我们与刘表联合,也是互利共赢之事,他必定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退一步讲,即便刘表有所保留,只要他能牵制住袁术的部分兵力,对我军而言也是极大的助力。”

    孙坚沉思良久,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子敬,你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好,就依你所言,北上讨伐袁术!”

    鲁肃拱手说道:“主公英明!此次北上,虽有风险,但只要我们谋划得当,联合各方力量,定能化险为夷,成就大业。”

    孙坚看着鲁肃,心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有子敬在我身边出谋划策,我便放心了。接下来,我们即刻筹备北上之事,切不可贻误战机。”

    袁术攻取合肥后,留下赵云镇守合肥,自己则领大军与颜良回合,攻打寿春。那袁术的大军浩浩荡荡,军旗招展,气势颇为吓人。孙坚领军北上,赵云领兵抵御。孙坚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周瑜身披战甲,英姿飒爽,他命令左右两军到达预定位置后,即饬令鸣鼓渡江,进至江中心,等待命令。

    袁军听到上下游鼓声大作,赵云误以为孙坚是乘夜渡江,分兵两路而来,立即派出上下两军,驰往堵击。赵云骑在马上,神情严肃,指挥若定。

    周瑜得知袁军分兵出击的情况,即刻趁着黑夜容易掩护之际,命令中军衔枚渡江,不鸣鼓,由黄盖为先锋,秘密接近袁军大营,举行突然而猛烈的攻击。黄盖率领着先锋队,犹如黑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逼近袁军大营。当他们距离袁军大营还有一段距离时,黄盖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袁军。袁军毫无防备,顿时一片混乱。赵云仓促应战,被打得崩溃四散。袁军兵迎击敌人的两军,闻悉大本营被袭,赶忙回军援救,但孙坚左右两军,渡江追击,将其击破。

    赵云退回合肥收容散兵,整顿队伍,据合肥而守,准备再战。他在城中来回巡视,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周瑜紧接着逼进至阵前,双方再次展开激战。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交错。此际,刘表大将率领一万水军,通过横山向袁军侧背包围,展开攻击。袁军大将侯音被黄盖所杀,桥蕤也被程普击杀,这使得中下两军更加动荡不安。赵云见形势不利,无力击退敌人挽回颓势,只得收兵,据守合肥。

    孙坚军马自渡江以来,两战两胜,将士们斗志昂扬,乘胜猛攻合肥。那合肥城高墙固,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袁军奋勇力战,双方经过反复搏斗,孙军死伤惨重。孙坚终于尝到了当初袁军攻打九江时的无奈。

    在这紧张激烈的战斗中,每一位将领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谋略。程普的稳重分析,黄盖的忠诚进言,鲁肃的远见卓识,周瑜的机智指挥,以及赵云的顽强抵抗,都让这场战争变得更加波澜壮阔。

    孙坚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暗自思忖着下一步的计划。他深知,合肥城高墙固,袁军防守严密,想要轻易攻破并非易事。而自己的军队经过连日激战,也需要休整和补充物资。

    “主公,我军虽两战皆胜,但也不可小觑袁军的实力。”周瑜走进营帐,向孙坚说道。

    孙坚点了点头,问道:“公瑾,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周瑜沉思片刻,答道:“主公,合肥久攻不下,我军可先围而不攻,断其粮草,待其军心涣散之时,再一举攻破。”

    孙坚微微皱眉,说:“此法虽好,但需耗费时日,若袁术得知合肥被困,派援兵前来,恐生变故。”

    “主公不必担忧,我已派人密切关注袁术的动向,若有援兵,我军自会提前做好准备。”周瑜自信地说道。

    孙坚听后,心中稍安,决定采纳周瑜的建议。于是,孙坚下令军队围住合肥城,同时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控制,防止袁军的补给进入城中。

    而在合肥城中,赵云也在积极备战。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守卫合肥的重任,不能有丝毫懈怠。

    “将军,敌军围城,我军粮草有限,该如何应对?”一名将领焦急地问道。

    赵云神色镇定,说道:“孙坚不过两万多兵马,我军有合肥坚城,一万百战精兵,只要坚守合肥,孙坚能耐我何?”他一边说着,一边巡视着城墙,检查着防御工事。

    孙军围城3日,只见城中袁军刀枪林立,士气也渐渐恢复。孙坚心急如焚,无奈之下只得再次猛攻合肥。袁军奋勇力战,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孙军士兵们前赴后继,毫不退缩,但袁军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顽强的斗志,一次次击退了孙军的进攻。经过反复搏斗,孙军死伤惨重,孙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

    此时,合肥城中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赵云看着城墙上不断倒下的士兵,心中暗暗担忧。虽然目前袁军士气有所恢复,但粮草的短缺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他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更加艰难的局面。

    “将军,城中粮草最多还能支撑五日。”负责粮草的官员前来报告。

    赵云眉头紧锁,说道:“密切关注敌军动向,看看他们是否有什么破绽可寻。”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持冷静,寻找机会打破僵局。

    而在孙军营地,孙坚和众将也在商讨着对策。

    “主公,如此强攻下去,我军损失太大。”程普忧心忡忡地说道。

    孙坚叹了口气,说:“可若不尽快攻破合肥,袁术的援兵一到,我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主公,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其他方面入手,比如挖掘地道,从地下攻入城中。”鲁肃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孙坚眼前一亮,说道:“此计可行,公瑾,你觉得如何?”

    周瑜沉思片刻后,说:“此法虽有一定可行性,但也存在风险,袁军可能会有所防备。不过,眼下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我们可以先派人暗中勘察地形,再做打算。”

    于是,孙坚下令派出一小队人马,趁着夜色掩护,悄悄靠近合肥城,寻找合适的挖掘地道的地点。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孙军一边继续对合肥城进行佯攻,吸引袁军的注意力,一边秘密地进行着地道挖掘工作。而合肥城中的袁军也察觉到了孙军的异常举动,加强了对城墙周边的巡逻。

    一天夜里,负责挖掘地道的士兵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股水流。原来,合肥城地下有一条暗河,地道挖掘不慎,导致河水涌入。这一突发情况让孙军的计划受到了阻碍。

    “主公,地道挖掘遇到暗河,无法继续进行。”负责此事的将领前来禀报。

    孙坚听后,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想出新的办法。

    “主公,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劝降城中的将领?”黄盖提出了另一个建议。

    孙坚思考了一下,说:“这倒是一个办法,不过,城中将领多为袁术的心腹,恐怕劝降并非易事。”

    “不妨一试,或许能有意外收获。”黄盖坚持道。

    孙坚点了点头,决定选派一名口才出众的使者前往合肥城中劝降。

    使者来到合肥城下,大声呼喊着要见赵云。赵云登上城墙,看着城下的使者。

    “我乃孙坚帐下使者,今有要事与赵将军相商。”使者说道。

    赵云冷冷地看着他,说:“有话快说。”

    使者清了清嗓子,说道:“赵将军,袁术逆天而行,不得人心。如今孙坚将军兵临城下,合肥城破只是早晚之事。将军何不弃暗投明,跟随孙坚将军,共创大业?”

    赵云听后,冷笑一声,说:“我赵云只知忠于主公袁术,岂会轻易背叛?回去告诉孙坚,要想攻破合肥,就凭他的本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