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进入八月中旬,暑气渐渐开始消退,何艺兵从双桥镇回来,也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了。双桥镇之行,使何艺兵长久思恋的情怀有所释放,他心里多少感到有些轻松。然而今天,何艺兵又被另外一件事情困扰起来,那就是他昨天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事。
何艺兵被一所师范学院录取了。这在别人看来,他已经够幸运的了,能上大学,就有工作干,就能端上公家的铁饭碗,就不用再为就业犯难了。然而何艺兵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上这所学校,就意味着他又要像父亲那样,去当一名教师,这是他一直以来最不想做的事情,也是他以后最不想干的工作。他曾经有过很远大的理想,要上一所理工类大学,期望着自己能在科技发展方面有所作为。这张录取通知书,等于粉碎了他一个有志男儿的夙愿和梦想。
何艺兵的祖辈,是辛勤忠厚、吃苦耐劳的庄稼人。他的祖父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尽管如此,他还是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让何艺兵的父亲何尚文完成了学业。何艺兵听母亲吴金芳说,父亲何尚文当年就是以很微小的差距,而被省城师范大学录取。在六十年代,这样的奋斗结果,曾经让十里八村的多少父老乡亲羡慕之极。可是父亲却很不甘心,他一心要上交通大学,就放弃了那个难得的大好机会。父亲回到家里以后,跟着祖父下地劳动,操持家务,同时利用闲暇时间,发奋苦读。到了第二年,父亲满怀希望地又走进了考场。可谁又能想到,结果还是以微弱的分差,再次被省城的那所师范大学录取。父亲在极端失望之余,万般无奈地走进了那所师范大学的校门。毕业后,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来,留在生命记忆里的那份失落和遗憾,始终没有从父亲的心里消失。何艺兵清楚地记得,有一年父亲因为工作调动,需要搬运东西,跟随父亲上学的他,也帮着父亲收拾东西。无意间,他看到了父亲的日记本,上面有几句话他至今还记得:“教书育人,非我所愿,可能是十几年前,进错了大学的校门!此生所愿,看来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那时那地,何艺兵想起了母亲所讲的父亲的那段经历,他也曾想,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是应该给父亲一些心灵上的安慰的。
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弥补父亲人生的失落和遗憾,何艺兵自己也有他所谓人生的认识和期望。他在跟随父亲上学的那些日子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工作的劳碌与艰辛,也亲身体验了父亲生活的俭朴和清贫。社会不高看教师的地位,常人不尊重教师的劳动,尽管“臭老九”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在大多数人心里,还是不太愿意去从事这个职业。他们把“师范大学”称作“稀饭大学”,在当地就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流传语。对于一向怀有远大理想的何艺兵来说,他觉得对不起父亲,更对不起自己。
吃饭的时候,全家人围着饭桌而坐,又为何艺兵的事情合计开了。母亲吴金芳的意思是,让何艺兵先去上这个学校,等将来毕业以后,再看看有没有别的机会,变动一下工作。她说:“艺兵,这个学校你还是去上吧,不要错过了这个机会!”
“妈,我还想再补习一年,明年考个别的什么学校,我不想将来当老师!”何艺兵说。
吴金芳放下手中的筷子,稍停了一会儿,又说:“这世上的事,也没有个准儿,谁知道明年是什么样子。再说了,咱家现在这情况,一年时间也耽误不起。你爸一个人上班,就那点工资,你们姐弟几个都在上学,家里负担多重。当老师怎么了,好歹也是一份固定的工作,何况人都是活的,以后也未必就变腾不了!”
何艺兵想了想,说:“要是现在上了这个师范学院,就只能学到一些教书讲课的东西,别的社会上有用的东西都学不到,将来还能再变腾个什么呀?”他还想说,现在这社会,凡事都要凭关系,靠后台,咱家一没钱,二没人,我什么时候才能变腾得了?但他没有说出来。
何尚文只是吃饭,没有做声。
吴金芳看着何艺兵,想了想:“艺兵,你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当老师有什么不好?你爸不也当了这么多年老师嘛?”
何艺兵很烦躁地说:“妈,我真的还想再补习一年,明年考个别的什么学校,我不想将来当老师!”
一股辛酸涌上吴金芳的心头:“艺兵,你忘了你爸当年的经历吧?”
何艺兵惊疑地向吴金芳脸上看去:“我爸?我爸当年怎么啦?”
吴金芳的眼圈湿润了起来,又讲起了那段心酸的经历:“艺兵,当年你爸不就是以很微小的差距,而被省城师范大学录取了。可你爸他很不甘心,他一心要上交通大学,就放弃了那个难得的大好机会。你爸回到家里以后,跟着你爷爷下地劳动,操持家务,同时利用闲暇时间,发奋苦读。到了第二年,你爸满怀希望地又走进了考场。可谁又能想到,结果还是以微弱的分差,再次被省城的那所师范大学录取。你爸在极端失望之余,万般无奈地走进了那所师范大学的校门。”
何艺兵无限伤感地看着吴金芳。
吴金芳抹了一把眼泪:“娃呀,这都是命!你以为你爸就甘心当一个老师吗?”
何艺兵木然地看着母亲伤心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眼里也闪着泪花:“妈,我对不起你,对不起我爸!”
吃罢午饭,吴金芳忙着收拾碗筷桌椅,何艺兵回到自己的房里,他的心情还是平静不下来。升入高中时与重点班擦肩而过,在龙山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与奖学金擦肩而过,那些曾经在内心笼罩的阴影,此时又一次出现在他的心头。生活呀生活,二十多年前,你曾经跟我的父亲开玩笑,你曾经捉弄过我的父亲,三年前,你又曾跟我开玩笑,又曾捉弄过我,现在,你又来为难我,为难我的家人,是不是你永远都盯着我们父子,永远都盯着我们何家的人?
愁烦之中,何艺兵心想:这或许真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命运吧!
在一阵烦恼和焦躁中,何艺兵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梁子锋,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到他了,不知道他最近忙些什么,也不知道他跟刘悦婷的关系发展得怎么样。再过一个多月,全家人就要搬到县城里去,就算自己不去上这所师范学院,以后可能也很少再回何家村来了。不管怎么说,应该去跟他把这些情况聊聊,也算是个告别吧。
梁子锋的家在何家村的东头,紧挨着通向西山县城的公路。此时,他正在和心爱的姑娘刘悦婷坐在一张桌子前,翻看着农业科技杂志。
梁子锋指着书本:“悦婷,你看这个行不行?”
刘悦婷将身子贴近梁子锋:“你是说发展养鸡?”
梁子锋胸有成竹地说:“噢,我已经看了不少这一方面的书了,有一些关于养鸡的知识,我想试一试!”
刘悦婷很是赞成的鼓励他:“好啊,我帮你干!”
“然后呢,咱们再搞一些食用菌栽培。”
刘悦婷心领神会地说:“你还想栽种蘑菇?”
梁子锋更加肯定地一拍手,好像一切已经决定:“对,这个成本小,见效快,利润也很高的。”
“子锋,要做就赶快行动吧!咱们一起干!”
“等我们赚了钱,再高高兴兴地把咱俩的喜事一办!咱们就可以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了!”
刘悦婷看着梁子锋,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两人正说得亲热,却听见门外传来何艺兵的声音:“子锋——子锋——”
梁子锋赶忙迎出门来:“艺兵,今日个儿闲了?我正准备去你家,听说高考揭晓了,怎么样?”梁子锋问道。
“嗯,没事儿,过来转转。”何艺兵心不在焉地说。
“我问你高考怎么样?”
“也不怎么样,是个‘稀饭学院’!”何艺兵有点丧气地说。
“好啊,跟你爸一样,将来当老师。”梁子锋看着何艺兵说。
“我不想当老师,我也不爱当老师!”
“为什么?”梁子锋有点不太明白。
“我觉得当老师一点儿都不好,也没有出息!”
“再不好也比当农民强!”
何艺兵不以为然:“强什么?人常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当老师根本就没有什么前途!”
梁子锋却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这样说?”
“现在?现在还有人管老师叫‘臭老九’呢!还说什么,九类人,是教员,鱿鱼海参人不全!”
“快别那样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高尚的职业!倒让你说的……要是这样,那谁还愿意去干?”
何艺兵:“反正我是不喜欢当老师!你看我爸,教了几十年书了,尽管他教的学生年年考试夺魁,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可又能怎么样?有谁认可他的成绩呢?”
梁子锋笑了:“呵,自己不想干教师,竟然还想抹煞你爸的功绩!咱这方圆几十里的,谁不知道你爸?谁不尊敬你爸?谁不称你爸是位好老师?”
刘悦婷看到两个小伙子谈得亲热起来,便说:“你们两个聊吧,我回家了!”
何艺兵听了,不好意思地说:“哎呀,是不是我来的不是时候?打扰你们说正事了?”
刘悦婷甜甜地笑了笑,说:“不是不是!艺兵,我家里真的有事,正准备回去!”
梁子锋拍拍何艺兵的肩膀说:“没事没事,艺兵,咱俩谝,她也该回去了!”又回头对刘悦婷说,“好,你回吧!”
刘悦婷答应着就要离开。
何艺兵看了看刘悦婷的背影,又冲梁子锋笑了笑:“真不好意思!我可不是有意来打扰你们的!”
梁子锋说:“艺兵呀,看你说地什么话嘛!”
何艺兵想了一下,逗趣地说:“子锋,看起来你跟悦婷的关系发展得不错哟!”
梁子锋红了脸:“我们俩呀,有感情基础。”
何艺兵继续逗笑着:“哎哟,看把你美的,有感情基础,那你就好好地继续发展吧!”他又扭头看了看梁子锋所看的书,说,“你在家忙着看什么书呢?”
“我还能看些什么书?就是一些关于农村副业的书,我想学一点栽培和养殖方面的知识。”梁子锋说。
何艺兵说:“你想科技兴农,很好,将来做个什么专业户,当个农民企业家。”
“什么呀?我只是想,我就那点文化,到外边去闯荡,估计也不会有多大发展,在家里,就得想点办法,你说对不对?”
“那你有没有初步计划?”
“我初步打算,在后面那几间屋子里栽培一些蘑菇,在后院里养一些蛋鸡,都先搞一点,长点经验,也看看哪个效益更好一点,下一步再考虑扩大。”
“你还挺有头脑的,比我有出息多了,既然有这个打算,那就好好干吧,我觉得你肯定能干好!”何艺兵鼓励他说。
“那你跟我到后院去,帮我规划规划,看看那些地方如何利用,好不好?”梁子锋说。
“我哪能胜你?”何艺兵摸了摸脑袋,说,“不过看看也行。”
“那好,走吧!”
梁子锋说完,右手往何艺兵的肩膀上一搭,两人便朝后院走去。
看到梁子锋决心在农村大干一番的样子,何艺兵明白,这位好朋友已经开始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事业、爱情奋斗了,这使何艺兵不得不再次审视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