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雨山向阳村

    “想不到误打误撞来到了这里。”

    陈星牧低声喃喃,目光落在前方那两座交替而立的山峰上。

    一黑一白,两座山如同阴阳两极,静静矗立在天际。

    黑山如墨,深沉而神秘,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白山如雪,纯净而耀眼,仿佛能照亮整片天地。

    这正是阴阳转生岛上的阴山和阳山。

    苏白走到他身边,抬头看着那两座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就是传说中的阴阳转生岛?没想到我们竟然到了这里。”

    小石人跳上陈星牧的肩膀,眯着眼睛看了看,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不就是两座山嘛,有什么稀奇的?本大爷见过的山比这高多了!”

    陈星牧没有理会它的嘴硬,只是默默看着那两座山,心中思绪万千。

    阴阳转生岛,传说中生死交汇之地,阴山通往幽冥,阳山通向人间。

    两山交替而立,象征着生死轮回,阴阳平衡。

    随后,陈星牧看了一眼宋锦。

    宋锦察觉到他的视线,扭头与他对视。

    “就在这里吧,你觉得怎么样?”陈星牧说道,目光扫过四周。

    这里风景秀丽,距离阴阳转生岛很近,算是一块福地。

    将老宋头的尸体托上来,让其入土为安,也算是报答了他的恩情。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宋锦摇了摇头。

    “谢谢你们,”她轻声说道,语气坚定,“但我爷爷之前跟我说过,他想死后落叶归根。”

    说着,她从小石人背上接过老宋头的尸体,动作轻柔而小心。

    “我哥还在村子里,怎么着也得让他见爷爷最后一面。”

    陈星牧思索片刻,点了点头:“好。”

    宋锦抱着老宋头的尸体,转身朝众人深深鞠了一躬:“谢诸位恩人的恩情,小女子会报答你们。”

    她正准备离开,却被一道声音叫住。

    是苏白。

    她走上前,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匕首递了过去,语气温和:“山间野兽众多,这匕首有我三道灵刃,必要时候你可以挥动它。”

    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苏白还是能看出来,这孩子心地善良,值得信任。

    宋锦接过匕首,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谢……谢谢白姐姐。”

    苏白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头发,随后挥了挥手:“快走吧,你哥哥还在家里等你。”

    宋锦点了点头,抱着老宋头的尸体,转身离开。

    她的背影瘦小而倔强,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小石人跳上陈星牧的肩膀,看着宋锦离去的方向,小声嘀咕:“这小姑娘,倒是挺有骨气。”

    其余村民休息了一会儿后,也接二连三地离开,朝着各自的方向散去。

    很快,原地只剩下陈星牧、苏白和小石人三人。

    小石人注意到了陈星牧的目光,顺着他的视线看去,顿时瞪大了眼睛:“你小子不会想去那座岛吧?”

    “对。”陈星牧回答得干脆利落。

    “你疯了?”小石人跳了起来,碎石拼成的脸上满是不可思议,“那座岛上的东西,人不人鬼不鬼,就连高阶修士都不敢踏足半步,你一个不到练气期的就敢进去?”

    “怎么?你不敢?”陈星牧看向小石人,语气里带着一丝挑衅。

    “我靠?本大爷有什么不敢的?”小石人叉着腰,气势汹汹地回怼,但声音很快又小了下来,“但你进不去。”

    “为什么?”陈星牧疑惑。

    小石人叹了口气,语气难得正经起来:“以前那阴阳转生岛随便一个人都能进去,但不知道为何,某天里面的守护神兽突然发疯似的,开始驱赶岛上的人。而且事后还升起了一座屏障,不到练气期的修士根本进不去。”

    它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自那之后,得从山下的一个村里坐摆渡船才能进去阴阳转生岛。”

    陈星牧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摆渡船?”

    小石人点了点头:“没错,那屏障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到练气期的人强行闯入,轻则重伤,重则当场毙命。”

    它说完,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陈星牧腰间的葫芦,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所以小子,你要真想进去那山,就赶紧突破吧。”

    葫芦似乎察觉到了小石人的目光,缓缓转了过来。虽然葫芦没有五官,但小石人还是能感觉到它散发出来的气息——那是赤裸裸的鄙夷。

    小石人被葫芦盯得有些不自在,嘟囔道:“看什么看?本大爷说的可是实话!”

    雨山,因常年下雨而得名。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山间雾气缭绕,仿佛整座山都被笼罩在一层薄纱之中。山上盛产竹子,郁郁葱葱的竹林遍布山腰,风吹过时,竹叶沙沙作响,宛如低语。

    山下的村子以竹子为生,村民们擅长用竹子编织各种器具,还酿出了香气四溢的竹酒,深受周围城镇的欢迎。

    此时,山上的竹林中,一名孩童正背着竹筐,跌跌撞撞地跑着。

    他的脚步有些踉跄,但眼神却格外专注,紧紧盯着前方刚刚冒出笋芽儿的竹笋。

    跑到竹笋前,孩童停下脚步,小心翼翼地取下背上的竹筐,从里面拿出一把小锄头。

    他蹲下身子,双手握住锄头,一下又一下地刨着土,动作虽然笨拙,却格外认真。

    竹笋渐渐露出全貌,孩童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他伸手将竹笋拔了出来,轻轻拍了拍上面的泥土,随后放进竹筐里。

    “今天又能卖个好价钱了。”孩童低声自语。

    他是山脚向安村的孩子,村里以酿酒为生计,竹酒的香气远近闻名,甚至传到了周围的城镇。

    村里流传着一句话:“一斤酒顶得上万斤粮。”

    这句话不仅是村民们对竹酒的自豪,更是他们对生活的期盼。

    酿酒是村里的命脉,就连一个没有薪酬的学徒职位,都有不少人挤破头争抢。

    他也是从小在这段话的熏陶下长大的。

    每当看到村里的酿酒师们忙碌的身影,闻到竹酒那独特的香气,他的心里就充满了向往。

    “以后,我也要做一个酿酒师。”他常常这样对自己说。

    等他成了酿酒师,就能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听说外面的城镇繁华热闹,有高高的楼房,有宽阔的街道,还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

    想到这里,他的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背上的竹筐里,竹笋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