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儿喜欢?母妃这就派人多搜罗些玉箸篆给你。”
说出这话后的三日,公主便香消玉殒,成了太后心底永远的痛,而太后费尽心思,也没搜罗到多少玉箸篆写出的字迹。
至此,太后便酷爱玉箸篆,每次见着都觉得像是见到了当年的公主。
春熙姑姑做主,赏了沈舒意黄金千两,首饰头面三套,另有上好的锦缎二十匹,东珠一斛。
乾武帝对于这位早逝的姐姐,并无不满,甚至多有怀念,故而太后一发话,乾武帝便也开口道:“既然该赏的母后都赏了,那朕便同样赏你一枚玉佩,凭此玉佩,朕可许你一个心愿。”
沈舒意倒是没想到,竟能得此封赏。
不过想想倒也不算意外,毕竟前世她就凭借这一手玉箸篆,得了太后恩准,时常出入宫中,费尽心思,帮着萧廷善得了太后的支持。
只是前世她没这么幸运,没能得到乾武帝的赏赐。
看着王喜公公呈到自己面前的白色龙纹玉佩,沈舒意弯了弯眉眼,对着乾武帝和太后行了个大礼:“臣女祝陛下和太后娘娘,青春永葆、寿与天齐。”
太后此刻回过神来,看向沈舒意眼里亦是多了抹笑意。
“倒是讨喜,没想到这沈家丫头既能写得出这样的狂草,又写得出规整圆润的玉箸篆。”
太后对沈舒意确实改观,本以为写得出那样一首词和字的女子该是何等狂妄,却不想举止沉稳,性子倒也讨喜。
“日后得了空,便多进宫来陪陪哀家吧。”太后缓缓开口,显然,对于自己逝去的女儿多了些追思。
静妃和柔妃都错愕了片刻,看向沈舒意的目光多了些复杂。
太后这些年静心礼佛,并不好相与,对于几个儿孙的较量,也鲜少参与。
没想到,如今倒因为一手好字,对这个沈舒意另眼相看。
可不得不说,玉箸篆失传已久,格外难学,沈舒意会写这字,倒是她的造化。
沈舒意柔声道:“臣女遵旨。”
直到下场,沈静语都好像成了被人遗忘的存在,原本得帝王一句尚可,已是不小的称赞。
偏此前沈静语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太响,这样一来,倒像是成了笑话。
沈静语心头堵的厉害,回到静妃身旁后,明显能察觉到静妃的不快。
“你同沈舒意同为姐妹,那玉箸篆你可会写?”静妃开口问道。
沈静语咽了口口水,道:“臣女…不曾习过玉箸篆。”
静妃冷笑出声,因着被柔妃压了一头,缓缓道:“虚有其表。”
再简单不过的四个字,将沈静语的脸色臊的通红,连带着袖中的手指都逐渐收紧。
沈舒意回到自己的位置后,张锦萍脸上几乎笑开了花。
“意姐儿可真厉害,回头你得了空可要好好指点指点我家那两个不孝子。”
“二姐姐得了陛下和称赞和太后娘娘的恩典,真是让人艳羡。”沈清欢亦是笑道。
沈美茹则是笑的牵强了许多:“二姐姐得了太后娘娘的青睐,日后必定前程似锦。”
沈舒意笑了笑,只轻描淡写的回应了一句:“运气好而已。”
沈美茹心头不是滋味,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连沈静语都不是这个二姐姐的对手。
沈静珍坐在稍后的位置,有些心不在焉。
大姐输了?
那她还能成为八皇子妃吗?
自己和博昌哥哥的婚事,是不是就有希望了……
不管旁人如何想,沈舒意的心情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