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国王并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继续沉默着,这沉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无比压抑。

    印度帝国的宫殿内,气氛依旧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巨大的穹顶下,石柱上的雕刻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可此刻,辉煌不再,只余一片沉重的死寂。

    印度国王坐在王座上,眼神疲惫而迷茫,仿佛被一场噩梦纠缠得无法挣脱。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无力地搭在扶手边缘,整个人显得憔悴而苍老。

    就在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从人群中缓缓走出。

    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黑色方帽,花白的头发和胡须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上。

    大臣走到宫殿中央,先是恭敬地向国王行了一个大礼,然后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国王。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略带颤抖却又充满了忧虑地说道:“陛下,自与大明开战以来,我们印度帝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

    宫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大臣身上。

    大臣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们的军队在战场上伤亡惨重,无数英勇的士兵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他们本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国家的希望,可如今,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您看看那些失去儿子的母亲,失去丈夫的妻子,她们的哭声日夜回荡在我们的国土上,这是何等的凄惨啊!”

    说到这里,大臣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也有些哽咽。

    他停顿了一下,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不仅如此,战争还让我们的经济陷入了困境。大量的物资被消耗在战场上,农田荒芜,商业停滞,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许多家庭失去了生计,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我们的国库已经空虚,再也无法支撑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了。”

    国王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痛苦和自责。

    他知道大臣所说的都是事实,这些损失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大臣见国王有所动容,便接着引经据典地说道。

    “陛下,古往今来,战争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孙子兵法》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如今我们与大明实力悬殊,继续战争只会让我们的损失更加惨重。我们为何不尝试与大明帝国和谈呢?”

    他顿了顿,又说道:“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到大明国都找皇帝陛下和谈,表达我们的诚意,寻求和平共处的机会。”

    “同时,也派遣使者到大明军队去和谈,争取在前线达成停火协议,为我们的国家争取时间和稳定。”

    大臣的话刚说完,一名年轻气盛的将军就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他身着一身威武的铠甲,铠甲上的金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他的脸上充满了愤怒和不屑,大声吼道:“和谈?这简直是懦夫的行为!”

    “我们印度帝国的军队向来英勇善战,怎么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向大明低头求和呢?我们的士兵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他们的鲜血不能白流!”

    “我们应该重整旗鼓,再次与大明决一死战,把失去的尊严和土地都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