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和解是个好办法,至少能让我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邻居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我也听说大明军队不会伤害百姓。现在国内这么乱,再打下去,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一些村庄里,百姓们聚集在一起,讨论着投降与和解的事情。
“我们不能再让孩子们去打仗送死了,投降吧,也许能有一条活路。”
一位村民大声说道,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投降和和解持反对意见。
“我们是印度人,怎么能向大明投降呢?这是对我们国家的背叛!” 一位年轻人愤怒地说道。
于是,民间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投降与和解,另一派则坚决反对。
双方争论不休,使得整个印度帝国的局势更加混乱。
国王不顾文臣们的反对,坚定地决定再次整合兵力,主动出击。他召集了所有的将军,在宫殿内召开了军事会议。
“诸位将军,这次我们要制定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务必要击败大明军队。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重新训练士兵,准备武器和粮草。”
国王严肃地说道。
将军们纷纷领命,开始着手准备。
他们在全国各地招募士兵,训练新兵,同时加强对现有军队的训练。
武器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着锋利的刀剑和坚固的盾牌。
粮草官们四处征集粮草,确保军队有足够的物资供应。
在训练场上,士兵们喊着口号,进行着艰苦的训练。
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没有人喊累。
将军们在一旁严厉地监督着,不时地纠正士兵们的动作。
“你们要记住,我们是印度帝国的勇士,我们要为了国家的尊严而战!”
一位将军大声喊道。
然而,在这紧张的备战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些士兵对战争感到恐惧,他们私下里议论着投降和和解的事情。
“这战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们真的能打赢大明军队吗?”
一位士兵小声地说道。
这些言论被将军们听到后,他们立刻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谁敢再提投降和和解,军法处置!” 将军们大声吼道。
在印度帝国积极备战的同时,朱柏和沐春也没有闲着。
他们密切关注着印度帝国的动向,同时继续开展心理战。
“印度国王如此固执,不肯和解,那我们就用武力让他屈服。” 朱柏对沐春说道。
沐春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印度帝国的民间动向。现在民间有很多人支持投降和和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分化他们的内部力量。”
于是,他们派人深入印度帝国的民间,与那些支持投降和和解的百姓取得联系,鼓励他们继续发声,给国王施加压力。
在印度王宫内,国王虽然表面上坚定地要主动出击,但内心也有一丝担忧。
他知道,这次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印度帝国的生死存亡。
“希望将军们能制定出一个好的作战计划,这次一定要击败大明军队。”
国王在心中暗自祈祷。
而那些主张和解的文臣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私下里商议着,试图寻找机会再次说服国王。
“国王陛下如此固执,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走向灭亡。我们要想办法让他改变主意。” 一位文臣说道。
印度帝国的局势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表面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