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但表面上却依然保持着镇定,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能看穿这些使者背后的阴谋诡计。

    朱允炆缓缓开口问道:“那三个国家的使者,可是一起来的?”

    他的声音不紧不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地在殿堂中回荡。

    公公连忙回答道:“陛下,不是的。他们是分别来的。黑羊王朝的使者队伍昨日便已抵达,进城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百姓们都好奇地围观着他们那独特的服饰和奇异的坐骑。”

    “今日一早,白羊王朝的使者也到了,他们带来的礼品中,有一些罕见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而奥斯曼帝国的使者刚刚才进城,他们的队伍整齐有序,士兵们个个神情严肃,气势不凡。”

    听到使者们是分别前来,朱允炆的心中又多了几分疑虑。

    分别前来,这背后是不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是不是这三个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竞争,所以才选择单独行动?

    还是说,他们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摸清大明的态度和底线?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朱允炆靠在龙椅上,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在透过时空,洞察着这三个国家的未来动向。

    过了一会儿,他说道:“既然如此,你随便派些接待的人去,将他们安排住在驿站就好了。不必大张旗鼓,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规矩,不可肆意妄为。”

    此时,朱允炆的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应对策略。

    他决定先以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来接待这些使者,既不表现出过度的热情,以免让他们觉得大明软弱可欺;也不显得过于冷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他要让这些番邦使者知道,大明是一个强大而有尊严的国家,不会轻易被他们的小把戏所迷惑。

    公公连忙点头称是。

    “陛下圣明。奴才这就去安排。只是,不知陛下对他们的接待规格如何安排?是按照普通使者的规格,还是给予更高的礼遇呢?”

    朱允炆皱了皱眉头,他在心中权衡着利弊。给予过高的礼遇,可能会让这些使者觉得大明有求于他们,从而提出过分的要求。”

    “而给予过低的礼遇,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他思索片刻后说道:“按照一般的外国使者接待规格即可。”

    “可过于优待,也不可怠慢。让他们知道我大明既友好又有威严。”

    “若是他们遵守规矩,诚心与我大明交往,日后自然会有相应的回报;若是心怀不轨,我大明也不会轻易饶恕。”

    在做出这个决定时,朱允炆的心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

    他相信,只要大明保持着强大的实力和威严,这些番邦使者就不敢轻易造次。

    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这些国家传达一个信息:大明愿意与各国友好交往,但前提是必须遵守规则,尊重大明的主权和尊严。

    公公再次行礼道:“奴才明白。陛下,那是否要告知他们何时进宫面圣呢?”

    朱允炆想了想,说道:“等他们在驿站安顿好之后,再派人去通知他们,三日后进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