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位谋士说道:“二位将军所言都有道理。我认为我们可以水陆并进,双管齐下。”

    “陆路军队吸引印度陆军的注意力,海路军队则从侧面进行攻击,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沐春点了点头,说道:“此计甚好。不过,印度的战象是个难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时,一位谋士笑着说道:“将军不必担忧。战象虽然凶猛,但也有其弱点。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火油、火箭等易燃物品,在战斗中点燃,惊吓战象。”

    “战象受惊后,必然会四处逃窜,反而会冲乱印度军队的阵型。”

    一名副将质疑道:“这办法听起来可行,但在战场上如何准确地将火油和火箭送到战象身边呢?战象周围肯定有印度士兵保护,我们很难靠近。”

    谋士想了想,回答道:“我们可以利用投石机,将点燃的火油桶投送到战象群中。同时,安排弓箭手在远处发射火箭,形成火力网,让战象无处可躲。”

    朱柏听了,满意地说道:“此计甚妙。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准备。那么,在心理战术方面,大家有什么想法?”

    一位谋士站起身来,说道:“将军,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印度帝国内部的矛盾,进行心理战术。”

    “我们可以派人潜入印度,散布一些不利于战争的言论,比如战争会导致百姓受苦、贵族利益受损等。让印度的百姓和贵族对这场战争产生反感,从而动摇他们的信心。”

    另一位谋士接着说道:“我们还可以利用印度的宗教矛盾。印度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我们可以制造一些宗教冲突的假象,让他们内部产生混乱。”

    “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集中精力应对我们的进攻。”

    一名副将不屑地说道:“这些心理战术真的有用吗?印度人会这么容易被我们影响吗?”

    提出心理战术的谋士反驳道:“副将有所不知,印度帝国内部矛盾重重,百姓和贵族对战争本就存在不同的看法。”

    “我们只要巧妙地引导舆论,制造一些事端,就能让他们的内部矛盾激化。一旦他们内部混乱起来,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朱柏和沐春听了,都觉得这些计策可行。朱柏说道:“好,就按照你们说的办。我们一方面要做好军事准备,另一方面也要实施心理战术。”

    “不过,在实施这些计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密,不能让印度方面察觉。”

    沐春补充道:“我们还要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及时了解印度军队的动向和部署情况。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柏和沐春开始积极筹备水陆两路的进攻。在陆路方面,他们挑选了精锐的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

    “士兵们练习着如何应对战象,如何突破敌人的防线。同时,他们还准备了大量的武器和粮草,确保军队在战斗中有足够的物资支持。

    在训练场上,一名士兵抱怨道:“这训练也太苦了,天天练对付战象的法子,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旁边的士兵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兄弟,别抱怨了。这可是将军们制定的战术,肯定有道理。咱们好好练,到时候上了战场才能保命。”

    在海路方面,他们调集了战船,对水手进行了海战训练。战船配备了先进的火器和武器,准备在海上与印度海军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