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祖微微点头,说道:“陛下此计甚妙。传统的世袭武职使得一些无能之辈占据高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通过学院培养职业军官,能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朱允熥接着说道:“此外,学院的课程也需进一步完善。要教授基础战术、兵器操作、阵法,还有战略学、后勤管理、地理情报等知识。并且通过沙盘推演或野外演习强化实战能力。”
徐辉祖眼睛一亮,说道:“陛下考虑周全。这些知识和实践对于培养优秀的军官至关重要。有了这些,我们的军官在战场上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随后,朱允熥下令召集诸位将军前来商议此事。
不多时,几位将军陆续来到宫殿。他们身着铠甲,神情肃穆,向朱允熥行礼后站在一旁。
朱允熥再次向众人说明了自己的想法,然后说道:“诸位将军,对于此事,你们有何看法?”
一位老将率先站出来,说道:“陛下,打破世袭武职恐会引起一些勋贵家族的不满,还望陛下慎重考虑。”
徐辉祖说道:“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但为了我大明军队的长远发展,这是必要的改革。我们可以逐步推进,给予那些世袭武职中确有才能的人一定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在学院中学习和提升。”
另一位年轻的将军说道:“陛下,学院的课程设置非常合理。但要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军官,还需要有实战的检验。野外演习和沙盘推演是很好的方式,但还可以增加一些与实际战斗相似的训练。”
朱允熥点头道:“你说得对。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小规模的实战演练,让学员们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
接着,朱允熥又提出了推动军事科技与战术革新的想法,重点提到了火器研发。
“朕认为,火器在未来的战争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设立火器研究所,加大对火器研发的投入。” 朱允熥说道。
一位将军皱了皱眉头,说道:“陛下,火器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且目前我们对火器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不知能否取得成效。”
徐辉祖说道:“将军不必担忧。虽然火器研发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集中力量,聘请一些精通火器制造的工匠和学者,一定能取得进展。而且,火器的威力大家有目共睹,一旦研发成功,将大大提升我军的战斗力。”
朱允熥说道:“徐爱卿说得对。朕会从国库中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火器研究所的建设。同时,也会在民间招募相关人才。”
谈到城防工程时,朱允熥说道:“北方游牧民族时常侵扰我边疆,我们需要传授近代筑城技术,完善边疆防御。”
一位熟悉边疆事务的将军说道:“陛下,近代筑城技术确实能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但边疆地区地形复杂,要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徐辉祖说道:“我们可以先在一些重要的城池进行试点,根据当地的地形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建造。同时,培养一批专业的城防工程师,负责指导和监督工程的实施。”
朱允熥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就按徐爱卿说的办。一定要确保边疆城池的安全,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最后,朱允熥提出了建立情报网络的想法。
“我们要培养专业斥候,建立类似‘夜不收’的侦察体系,完善边疆防御。情报对于战争的胜负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忽视。” 朱允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