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朱棣挑选了一名经验丰富、办事稳重的信使,将汇总好的战况文书交给他,并郑重地说道:

    “你即刻乘船返回金陵,将这份文书亲手交给陛下。”

    “务必日夜兼程,不得有丝毫延误。”

    信使领命后,怀揣着文书,匆匆赶往港口,带着人登上了一艘快船,向着金陵的方向疾驰而去。

    安排好汇报事宜后,朱棣开始有条不紊地下达后续工作的命令。

    他目光扫视着众人,严肃地说道:“接下来,我们要做好三件事。”

    “其一,派遣精锐部队扫荡各国剩余的反抗势力,这些残余势力虽不成气候,但仍有可能兴风作浪,必须彻底清除,以绝后患。”

    一名将领抱拳领命:“殿下放心,末将这就挑选精兵,对各国进行全面清剿,定将那些反抗分子一网打尽。”

    朱棣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其二,加快建设军营和驻军的相关事宜。”

    “我们要在各国建立稳固的军事据点,确保我大明军队能够长期驻守,维护当地的稳定。”

    “同时,要合理规划军营布局,保障士兵的生活和训练需求。”

    “其三,将各国百姓汇聚起来,向他们传达我大明的旨意。”

    “告诉他们,大明不会对他们怎么样,我们是为了这片海域的和平与繁荣而来。”

    “要安抚好百姓的情绪,让他们安心生活。”

    朱棣下达完命令后,另外两路大军很快收到了消息。

    徐辉祖在爪哇国的临时营地内,召集手下将领,传达了朱棣的命令。

    “弟兄们,殿下有令,我们要继续清剿残余势力,加快军营建设,安抚百姓。”

    “大家务必全力以赴,不得有任何懈怠。”

    将领们纷纷响应,迅速行动起来。

    士兵们分成多个小组,深入山林和村庄,搜寻那些隐藏的反抗分子。

    同时,工匠们开始忙碌地搭建营房,搬运物资。

    李景隆和王景弘在满剌加国也同样积极落实朱棣的命令。

    李景隆亲自带领士兵去组织百姓,他站在广场上,大声说道:“乡亲们,我大明军队是为了给你们带来和平与安宁而来。”

    “只要你们安分守己,不与反抗势力勾结,大明绝不会伤害你们。”

    “大家可以安心地生活、劳作。”

    百姓们起初还有些疑虑和恐惧,但看到士兵们纪律严明,态度和善,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

    在朱棣的统一指挥下,大明军队在南洋群岛迅速展开了后续的工作。

    ……

    金陵皇宫。

    朱允熥正批阅着各地呈上来的奏章。

    此时,一名太监匆匆走进宫殿,跪地禀报:“陛下,朱棣殿下派来的信使已到宫外,求见陛下,说是有重要战报呈上。”

    朱允熥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说道:“宣他进来。”

    不一会儿,信使风尘仆仆地走进宫殿。

    他单膝跪地,双手将战报高高举起,说道:“陛下,这是朱棣殿下让臣带回的南洋群岛战况战报。”

    接过战报,朱允熥脸上的神情先是一愣。

    他没想到自己这位四叔朱棣带着军队在南洋群岛竟如此势如破竹,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各国首都,俘虏了各国国王。

    这一系列的战果远超他的预期,心中不禁对朱棣的能力又多了几分赞赏。

    很快,朱允熥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好,好得很!”

    “没想到四叔如此能干,为我大明立下了这等大功。”

    朱允熥转头看向信使,温和地说道:“你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吧,朕自会有赏赐。”

    信使感激地叩谢道:“谢陛下隆恩。”

    然后便退了下去。

    朱允熥深知这是一件关乎大明海外战略布局的大事,需要与朝中重臣们商议后续的对策。

    于是,他立刻吩咐身边的太监:“速去将赵谦、夏元吉、黄观、解缙、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几位大臣喊来,就说朕有要事相商。”

    太监领命后,匆匆离去。

    朱允熥开始思考着如何利用这次胜利进一步扩大大明在南洋群岛的影响力。

    不一会儿,赵谦、夏元吉、黄观、解缙、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几位大臣陆续赶到。

    朱允熥微笑着说道:“今日唤你们来,是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与你们分享。”

    说着,他将手中的战报递给了站在最前面的赵谦,说道:“你们看看吧。”

    赵谦接过战报,迅速浏览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

    他将战报依次传给其他大臣,众人看完后,都露出了兴奋和激动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