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外的小村庄。

    朱元璋坐在庭院的石桌旁,手中拿着从金陵城内传来的消息。

    在看到朱允熥的决定以及大小琉球的事情后,他先是陷入了一阵长久的沉默。

    许久,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钦佩:“允熥这孩子,一攻一守,安排的当真是妥当。”他

    “看来朕当年一味的海禁,真的是错误的决定。”

    说罢,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坚定,继续说道:“朕也不想海禁,但当时大明初立,首要敌人是北方草原。”

    “自古以来,北方的敌人都是最为重要、威胁最大的。”

    “若不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上面,大明的根基便难以稳固。”

    “为了不分心,所以干脆海禁。”

    “这虽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却是最重要的原因呐。”

    他深知,海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明的内陆安全,但也限制了大明在海洋上的发展。

    “允熥能有如此远见,实乃大明之幸。”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

    大明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些年轻一代的手中,而朱允熥的决策,无疑为大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宋忠微微欠身,神情恭敬又诚恳,继续说道:“陛下,当年您施行海禁,将重心置于北方边患。

    “此举使得大明内陆得以休养生息,百姓免遭战乱之苦,根基得以稳固,这是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

    “最适合当初我大明朝处立!”

    “而如今琼王殿下能有这般开拓海洋的举措,也是因为我大明在武器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有了足够的实力去经略海洋,这同样是顺应时势,契合当下大明发展的良策。”

    朱元璋听后,爽朗地笑了起来。

    他伸出手轻轻摆了摆,说道:“你呀,倒是会说话,不过你说的对。”

    笑声渐歇,朱元璋站起身来,缓缓踱步到房间内悬挂的那幅巨大的大明地图前。

    他凝视着地图,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严与深邃。

    他抬起手,从倭国开始,沿着海岸线缓缓划过,一直落到大小琉球的位置,手指轻轻点了点。

    “允熥的构思很不错,有了这几处地方作为依托,大明的海防能稳固不少。”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继续游移,突然,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手缓缓指向南洋群岛。

    “接下来就应该对这里下手了,把这里拿下来,就可以打造第二条防御岛链了。”

    “这些岛屿地理位置关键,扼守海上要道。”

    “若能将其掌控在我大明手中,进可攻、退可守,对于大明的海上安全和海外贸易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朱元璋不是没有战略眼光,更不是目光不长远。

    他当初只是选择了最适合的道路。

    眼下大明要钱有钱,要实力有实力,自然得选择另一条路。

    当年他要是有现在大明的情况,那没的说,自然会不断的开疆拓土。

    凡日月所照,皆为大明的土地!

    这是朱元璋最想看到的,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当年,他做不到!

    但,如今,他看到了希望!

    他的好大孙,允熥肯定能实现!

    宋忠连忙上前,顺着朱元璋的目光看向地图,眼中满是敬佩,说道:“陛下英明。”

    “这些若能纳入我大明版图,必能让我大明的声威远播海外,海上防线也将固若金汤。”

    朱元璋背着手,微微仰头。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说道:“这一步,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