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一旁的宋忠,说道:“宋忠,你和燕王说说之前的事情。”

    宋忠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他微微低下头,拱手说道:“燕王殿下,当日我们与特别行动大队有过一次较量。”

    “即便我们借助了村庄外的机关,最终还是输了。”

    然后,他开始说起了当日的详细经过。

    朱棣听完宋忠的讲述,心中对特别行动大队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

    他意识到,这支部队不仅装备先进,而且训练有素、战术灵活。

    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朱棣感慨道,“有这样一支精锐部队守护大明,是我大明之幸。”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允熥这孩子有眼光,懂得培养这样的部队。”

    两人又聊了许久,从朝堂局势到边疆防御,从民生疾苦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朱棣起身告辞。

    ……

    深夜,金陵皇宫。

    赵谦迈着轻且稳的步伐走进书房,手中拿着一份密报。

    他恭敬地走到朱允熥面前,轻声说道:“陛下,这是早上燕王和先帝交谈的详细过程以及内容。”

    朱允熥放下手中的朱笔,接过密报。

    密报上详细记录着朱棣与朱元璋见面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情。

    从朱棣对朱元璋的关切问候,到两人对朝堂局势、军事部署以及特别行动大队的讨论,都一一呈现。

    朱允熥的目光在密报上缓缓移动,嘴角偶尔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看完密报,朱允熥靠在椅背上。

    “赵谦,你觉得我四叔此次与皇爷爷相见后,会有何变化?”

    赵谦思索片刻,回答道:“陛下,依臣看,燕王殿下对太祖皇帝极为敬重,此次相见,他必定深受教诲。”

    “而且从密报来看,他对陛下的新政和特别行动大队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想必日后会更加尽心尽力地辅佐陛下。”

    朱允熥微微点头,说道:“希望如此。”

    “朱棣是朕的四叔,也是朕的得力助手,朕希望他能与朕一同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随后,朱允熥将密报放在一旁,继续处理政务。

    几天后,金陵军事学院在一片期待与瞩目中迎来了盛大的落成仪式。

    学院的大门巍峨壮观,门楼上“金陵军事学院”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朱允熥带领着朱棣、徐辉祖、张玉、朱能、丘福、朱高煦以及赵谦等一众百官朝着学院走去。

    他们的身后,是整齐排列的仪仗队,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营造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氛围。

    朱允熥一行浩浩荡荡抵达金陵军事学院。

    学院外早已是人山人海,负责建设的官员们身着整齐官服,站在最前列,个个神情紧张又带着几分自豪。

    百姓们则围在四周,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兴奋,都想一睹这所承载着大明军事未来的学院风采。

    朱允熥下了马,目光首先落在那些负责建设的官员身上。

    这些官员们赶忙齐齐跪地。

    负责此项目的黄观说道:“陛下,学院已按照您的要求顺利建成,还望陛下检阅。”

    他的额头微微沁出细汗,眼神中满是期待,既盼着得到朱允熥的认可。

    朱允熥微微点头,温和地说道:“起来吧,你们辛苦了。”

    “朕一路走来,看到这学院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可见你们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