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身姿婀娜多姿,如同灵动的仙子,手中的彩带在空中飞舞。

    舞女们的舞步轻盈,配合着音乐的节奏,时而旋转,时而跳跃,引得众人纷纷鼓掌喝彩。

    朱允熥举起酒杯,站起身来,目光扫视全场,朗声道:“诸位爱卿,此次草原之战,你们奋勇杀敌,为我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

    “朕在此敬你们一杯,感谢你们为国家和百姓所做出的贡献!”

    说罢,他一饮而尽。

    功臣们纷纷起身,举杯回应:“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继续为大明效命,万死不辞!”

    随后,他们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在欢快的氛围中,众人开始享用美食。

    宴会上,众人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着战场上的趣事和经验。

    随着宴会的进行,气氛越来越热烈。

    官员们纷纷起身,向朱允熥和功臣们敬酒,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祝贺。

    百姓们也在宫外欢呼庆祝,他们虽然不能进入皇宫参加宴会,但他们的热情和喜悦却通过欢呼声传递到了宫中。

    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庆功宴达到了高潮。

    朱允熥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他知道,有这样一群忠诚勇敢的臣子和将士,大明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

    这场庆功宴,不仅是对功臣们的嘉奖,更是对整个大明王朝的激励。

    它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和国家的强大。

    金陵城的城门巍峨耸立,城墙上,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被绳索紧紧捆绑着。

    他们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孤寂,每个人都沉默不语。

    而在金陵城门前,倭国天皇双膝跪地,头也无力地耷拉着。

    朱棣和徐辉祖等人今日进入金陵城自然看到了他们,但是压根就没有理会。

    因为不重要!

    ……

    晚宴的喧嚣渐渐散去,皇宫内的灯火也逐渐稀疏。

    朱棣怀着满心的急切,趁着夜色匆匆来到朱允熥的书房。

    他脚步急促,迫不及待地想要从朱允熥口中得到确切的消息。

    朱棣一进书房,还没来得及行完礼,便急忙开口:“陛下,臣……”

    话还没说完,朱允熥便抬手打断了他。

    朱允熥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四叔,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朕有更重要的事情和你说。”

    朱棣微微一怔,脸上露出满脸的疑惑。

    他原本以为朱允熥会立刻和他谈论战事,没想到陛下却提及有更重要之事。

    他只好强压下心中的急切,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朱允熥开口。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四叔,皇爷爷其实没有死。”

    “什么?”

    朱棣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听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他的认知里,朱元璋早已驾崩,这是举国皆知的事情。

    可如今朱允熥却说出这样的话,让他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朱棣的脑海中瞬间思绪万千,无数的疑问涌上心头。

    他嘴唇动了动,想要问个清楚,但却一时语塞,不知道该从何问起。

    朱允熥转过身来,看着朱棣震惊的模样,继续说道:“当年皇爷爷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应对一些潜在的危机,才对外宣称驾崩。”

    “其实他一直隐居在一个秘密的地方,暗中关注着大明的局势。”

    朱棣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竟然隐藏着如此巨大的秘密。

    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陛下,这……这是真的吗?”

    “我父皇如今身在何处?”

    朱允熥看着朱棣满脸的震惊与疑惑,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四叔,皇爷爷如今就在金陵城外的一座小村庄里。”

    “朕把那里严密封锁起来,不让任何人进入。”

    “知道皇爷爷没有死的人,确实寥寥无几。”

    朱棣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不解,他向前跨了一步,急切地问道:“陛下,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

    “父皇他为何要假死隐居,您又为何要将此事隐瞒?”

    朱允熥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棣:“四叔,虽经这些年的努力,朝堂和边疆的局势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有一些潜在的危机尚未完全消除。比如那倭国,野心勃勃,一直妄图侵犯我大明领土;朝堂之中,也仍有一些隐藏极深的势力未被揪出。”